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是由中国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高等学府。现代图书馆教育由此而引入中国。并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档案学教育的先河。学校原址位于武昌崇复山街二号。
学校修习图书馆学课程主要有中国目录学、中国图书馆史略、西洋图书馆史略、中文参考书举要、西文参考书举要、图书馆行政学、图书馆经济学、中文书籍编目法、西文书籍编目法、西文书籍分类学等。教学内容汇集中西图书馆学,教学方法侧重方法训练与实际操作技能,附设实习图书馆。教务主任毛坤结合欧美档案教育的经验,设计了适合当时中国档案工作的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所设课程和使用教材,基本上是仿照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加以变通而成的。包括:档案经营法、分类原理、档案分类法、档案编目法、公文研究、档案行政学、中国档案通论、西洋档案学、序列法、检字与索引、资料管理、人事行政与人事档案管理、调查与研究、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文哲概论、史地概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史料整理、政府组织、国文、英文、中英文打字、服务道德、军训、音乐、论文等课程。此外,学校还高度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安排有实习课程和暑假见习。
自1922年至1941年止,本科毕业生共有127人;又从1942年至1947年为止,图书馆学专科毕业生亦有72人,共计约200人。六届档案管理专科共培养毕业生51人,而档案管理短期职业培训班结业生达212人,档案资料管理培训班结业生为48人。这批毕业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大都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成员,进而奠定当今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石。其培养的档案管理人才多数成为当时各档案管理部门的中坚力量,在档案管理界成为号称“文华集团”的精英群体。
文华图专设置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的一批近代著名的档案学者撰写了数部至今仍在中国档案学界有重要影响的档案学著作,均具有较大的学术及实用价值;中西合璧式的教学特色,聘请专职外教,成功地借鉴了欧美的档案学专业教育的经验,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还收藏有大量外国档案管理的书籍和期刊。
学校出版物有《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沈祖荣译《简明编目法》(1929年)、毛坤译《西洋图书馆史略》(1933年)、章新民译《民众图书馆的行政》(1933年)、皮高品编《中国十进分类法及索引》(1934年)、沈祖荣编《标题总目》(1937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