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戴芳澜
✍ dations ◷ 2025-10-20 17:35:48 #戴芳澜
戴芳澜(1893年5月3日-1973年1月3日),字观亭,湖北江陵人,中国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中国植物病理学与真菌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前后在上海震旦中学学习,1913年结业于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1914一1919年在美国威斯康新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专攻植物病理学和真菌学。1934一1935年再度赴美,在纽约植物园和康奈尔大学研究真菌遗传学等。曾参与发起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为近代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1949年后,1952年院校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戴芳澜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教授。1953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真菌病害研究室主任,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所长。从1959年起,他不再兼任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而专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兼真菌研究室主任。1966年文革期间,检讨书屡次修改不过,多次受到批判。近耄耋之年被驱离北京接受改造。1973年1月3日离世,终年81岁。
相关
- G+CGC含量是在所研究的对象(例如放线菌)的全基因组中,(鸟嘌呤)(Guanine)和胞嘧啶(Cytosine)所占的比例。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或特定DNA、RNA片段有特定的GC含量。在DNA链中G和C是以三个氢键
- 裂谷热裂谷热(英语:Rift Valley fever)又称作里夫谷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人畜共通病,它的症状程度从轻微到严重都有。轻微的症状包括:发烧、肌肉疼痛、以及头痛(常持续数天到一周);严重的
- 携带蛋白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
- 硝酸钠硝酸钠为无机盐的一种,化学式为NaNO3,白色固体粉末,又称为智利硝石或秘鲁硝石(较不常见)其水溶液呈中性,pH约6.97。世上最大的硝酸钠矿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可由下列化学式合成:
- 英国战争史英国战争史既包括岛国内部之间的战争,也包括大不列颠参与西欧大陆、世界各大洲的战争。
- 内夫反应内夫反应(Nef反应)是一级或二级硝基化合物负离子在酸中水解,生成醛酮和一氧化二氮的反应。反应以约翰·内夫的名字命名。1894年,他用硝基乙烷的钠盐与硫酸反应,得到了85-89%产率
- NaTcOsub4/sub高锝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是高锝酸盐的一种,化学式为NaTcO4,是由−阴离子和钠阳离子组成,由离子键结合而成。该化合物中的Tc若是同质异能放射性同位素99mTc(即Na99mTcO4)的话
- 伊本·苏尔伊本·苏尔(阿拉伯语:أبو مروان عبد الملك بن زهر,音译Abū-Marwān ʻAbd al-Malik ibn Zuhr ,约1094年-1162年),又译为伊本·祖尔,生于塞维利亚(今西班牙),
- 乱世佳人 (消歧义)《乱世佳人》是根据小说《飘》改编的1939年美国电影。乱世佳人也可以指:
- 磁单极子理论物理学中,磁单极子是假设的仅带有北极或南极的单一磁极的基本粒子(类似于只带负电荷的电子),它们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更专业地说,这种粒子是一种带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