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33°20′N 130°29′E / 33.33°N 130.48°E / 33.33; 130.48
千栗八幡宫(日语:千栗八幡宮/ちりくはちまんぐう */?)是日本佐贺县三养基郡三养基町大字白壁字千栗的神社,社格是肥前国一宫、国币小社和别表神社,祭神(日语:祭神)是应神天皇、仲哀天皇、神功皇后、难波皇子(日语:難波皇子)、宇治皇子、住吉明神和武内宿祢,本地佛是弥勒菩萨,本寺是宇佐弥勒寺,别当寺(日语:別当寺)是弥勒寺,座主院是妙觉院。氏子方面,根据《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日语:府県郷社明治神社誌料)》和《日本社寺大观》记载是815户,《神社名鉴》称是884户,《全国神社名鉴》称是1000户,《佐贺县神社志要》则称是1600户。文化财方面,《千栗八幡宫缘起绘》是佐贺县重要文化财(日语:佐賀県指定文化財一覧)、一之石鸟居和肥前狛犬则是三养基町重要文化财。
神社位于佐贺平原(日语:佐賀平野)东部,隔着筑后川与福冈县久留米市相连,地处海拔6米的低地上一处高32米的山丘,推测在古时一带是连接神埼郡至筑后国府的驿路(日语:駅路)。行政区划方面,神社原属肥前国三根郡千栗乡,后为千栗村、白壁村、三养基郡北茂安村和北茂安町(日语:北茂安町)。名称方面,神社古称千栗宫,在升格为国币小社前称为千栗八幡神社,升格后改称千栗八幡宫。千栗源于神社创建自长有一千棵栗的地方而来。发音方面,栗的训读虽然是Kuri(くり),不过千栗的栗却念成Riku(りく),此发音早在高山寺本《和名类聚抄》已有记载,念作
在元正天皇时期,三根郡或养父郡郡司(日语:郡司)壬生春成在千栗山打猎时,八幡大菩萨的神使白鸽停在其弓的先端部分,当晚他又梦见一名白发老翁把装满一千颗栗子的盆放在其枕边,并且让其在此供奉八幡神。翌日,他再度前往千栗山打猎时,一千棵栗树已经遍布整个山头。其后,春成将此克上奏朝廷,圣武天皇便让其次子国玉王担任祭主,从而创建神社。关于创建时期,《镇西要略》称是神龟元年(724年),《和汉三才图会》主张是天平年间(729年至749年),《游方名所略》认为是天平宝字年间(757年至765年),《神社启蒙考》则称宝殿建于天平宝字年间。根据收录于《书陵部所藏八幡宫关系文书》内建历2年(1212年)4月的《大宰府在厅官人(日语:在庁官人)解(日语:解 (公文書))》以及建历3年(1213年)2月的《八幡宇佐弥勒寺所司解》(镰仓遗文(日语:鎌倉遺文)1927号和1977号)记载,神社从天平宝字年间至仁安年间(1166年至1169年)为止,获国司兴建社殿达14次,最后一次由大江通资负责。长保元年3月7日(999年3月26日),根据《日本纪略》和《本朝世纪》记载,在神社发生灯油(日语:灯油)取之不尽的瑞相(日语:瑞相)。
承平年间(931年至938年),根据《太宰管内志》、《镇西要略》、《肥阳古迹记》、《千栗社记》、《二十二社注式》和《藤崎宫缘起》等记载,神社成为宇佐八幡宫的别宫,与大分八幡(日语:大分八幡宮)、藤崎八幡(日语:藤崎八旛宮)、新田八幡(日语:新田神社 (薩摩川内市))和大隅正八幡宫合称八幡五所别宫或五所八幡。由于收录于《石清水田中家文书》内的《弥勒寺喜多院所领注进(日语:注進)》记载道神社有御田(日语:神田)5町(约0.05平方千米),因此反映神社劝请自八幡宇佐宫的神宫寺弥勒寺。根据收录于《续群书类从(日语:群書類従)》内的《石清水祠官系图》记载,弥勒寺的领地在平安时代并入石清水八幡宫的领地后,神社也划入其管辖。
文治2年(1186年),根据收录于《壬生家文书》内建历2年4月的《大宰府在厅官人解》记载,神社在源赖朝指示下制定修理勘文(日语:勘文),不过根据某年2月3日的《某书状案》记载,直至建历3年接获院宣(日语:院宣)后才得已动工。安贞2年12月2日(1228年12月29日),根据文永6年11月10日(1269年12月4日)的《卜部兼文勘文》(镰仓遗文(日语:鎌倉遺文)10527号)记载,神社失火,连同神体也付之一炬,根据《百錬抄》宽喜2年7月23日(1230年9月1日)条记载,朝廷也曾经商议此事,同年9月21日(10月28日)根据《后堀河天皇宣旨(日语:宣旨)案(日语:案文)》(镰仓遗文4024号)记载,国司奉命以下辖的庄园和公领(日语:国衙領)来尽快重建社殿。文永5年8月(1268年),根据《萨摩新田宫(日语:新田神社 (薩摩川内市))所司神官等解状(日语:解状)案》(镰仓遗文10297号和10334号)记载,神社获举国之力兴建社殿。
根据收录于《河上神社文书》内正应5年8月16日(1292年9月28日)的《河上宫造营用途支配惣田数注文(日语:注文)》记载,神社在养父庄30町(约0.3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领有其中的3町(约0.03平方千米)。根据收录于《肥前千栗八幡宫文书》内的正和元年12月16日(1313年1月13日)的《镇西(日语:鎮西)下知状(日语:下知状)》(镰仓遗文24738号)记载,神社在镰仓时代末期遭到押领(日语:押領),此文献也记载道弥千松名是“神官等相传之下地(日语:下地)”,其余社领(日语:寺社領)尚有松安名(日语:名田)、岩松名、小永利名、成万名和财部名。
嘉元(1303年至1306年)和正庆年间(1332年至1333年,元弘),根据收录于《实相院文书》内的正庆元年12月2日(1332年12月20日,元弘2年)的《后伏见上皇院宣(日语:院宣)写》记载,神社曾经获颁院宣,以肥前国和萨摩国为对象的一国平均役(日语:一国平均役)来兴建社殿。根据建武4年(1337年,延元2年)某月10日的《沙弥某施行状(日语:施行状)案》和贞和6年11月13日(1350年12月12日,正平5年)的《千栗社大宫司惟经申状(日语:申状)案》(《足利直冬安堵状(日语:安堵状)》)记载,神社在南北朝时代也曾经遭到在地武士(日语:在地領主)押领。
天文3年(1534年),根据《九州治乱记》记载,神社遭到大内氏家人(日语:家人)陶道麒焚毁,直至天正11年(1583年)由龙造寺政家等人重建,不过在天正13年(1585年)又遭到大友氏焚毁。天正15年(1587年),根据正保3年正月18日(1646年3月5日)的《千栗山申状案》记载,神社的社领遭到丰臣秀吉没收。天正20年(1592年),神社再由锅岛直茂重建,同年11月28日(12月31日),根据《坊所锅岛家文书》记载,直茂向以千栗八幡宫为首的五座位于肥前藩内的神社祈求出兵朝鲜能够获胜。庆长3年(1598年),神社获直茂寄进三根郡千栗以及北尾村田地约7町1反(约70413.22平方米),总共200石。庆长18年(1613年),神社获锅岛胜茂寄进北尾村内141石8斗以及千栗内6石。1884年7月,社殿遭到暴风雨吹袭而倒塌,其后在1886年9月重建。
作为式外社的神社,社格是肥前国一宫、国币小社和别表神社。根据引述建历2年(1212年)3月《千栗宫寺神官所司等解状》的建历2年4月《大宰府在厅官人解》记载,神社是“依敕定为肥前国第一之崇社”,建历3年(1213年)2月的《八幡宇佐弥勒寺司解》也称神社是“当国第一宫也”。正和元年12月16日(1313年1月13日)的《镇西下知状》也有记载少贰随从国分季高主张神社是“肥前国一宫”。由于收录于《龙造寺文书》、《后藤家文书》、《田尻家文书》和《鹤田文书》内天正年间(1573年至1592年)的起请文多以千栗八幡宫为国内诸神之首,加上西海道一宫中也大多是八幡宫(日语:八幡宮),因此大冢统子推测千栗八幡宫在中世时便是肥前国一宫。
庆长19年(1614年),与止日女神社获后阳成天皇下赐刻有“大日本国镇西肥前州第一之镇守 宗庙河上山正一位淀姬大明神一宫”的御笔匾额,引发两者就一宫地位的争议。元和7年6月1日(1621年7月19日),根据收录于《实相院文书》内的《河上山座主尊纯申状》记载,尊纯列出七点来主张与止日女神社作为一宫的正当性,其后锅岛胜茂在元和9年(1623年)以喧哗两成败来解决争议,他下令两者除了庆长18年(1613年)之前的文献以外均禁止使用一宫称号。其后延宝7年(1679年),双方均被禁止使用一宫称号,最终在宝历4年和宝历5年(1754年和1755年),双方均决定不再使用一宫称号。
明治4年(1871年)5月,神社获列为乡社,1903年3月9日升为县社,1908年获指定为神馔币帛料供进社,1940年11月1日再升为国币小社。1948年9月30日,神社本厅制定“干部和职员去留相关规定”(役職員進退に関する規程,《规程第15号》),神社列于其中第五条提到的“记载于别表的神社”(別表に掲げる神社)之内,即别表神社。
本殿
迈向荣光的石楼梯
一之石鸟居
根据《府县乡社明治神社志料》和《日本社寺大观》记载,神社境内(日语:境内)面积达3195坪(约10561.98平方米),《神社名鉴》和《全国神社名鉴》称是4262坪(约14089.26平方米)。本殿占地21.5坪(约71.07平方米),为入母屋造建筑。一之石鸟居由锅岛直茂在庆长14年9月8日(1609年10月5日)奉纳(日语:奉納),铭文(日语:金石文)由奉长院是琢负责,书写则是洪浩然,匾额也同样出自其手笔。狛犬以砂岩类石材制成,源自安土桃山时代,阿像高57.5厘米,宽48厘米,吽像则高宽同为50厘米,推测由龙造寺信亲、藤原信忠或犬冢镇盛奉纳。此外,境内尚有一处地方称为“迈向荣光的石楼梯”(栄光への石段),总共有146级,高低差达25米,为巴塞罗那奥运以及亚特兰大奥运柔道项目金牌及银牌得主古贺稔彦以前用作练习的地方,后援会(日语:後援会)在其夺得银牌后于一旁竖立显彰碑(日语:顕彰碑)。
武雄神社
鸠森稻荷神社
境内社方面,武雄神社的祭神是武雄心命、天忍穗耳尊、菅原道真、伊弉诺尊和高木神,鸠森稻荷神社的祭神则是保食神或八幡神的神使白鸽。
御粥祭又称Okaisan(お
名越祭即夏越之祓(日语:大祓)。在7月30日,氏子总代制作一个直径约1.7米的茅圈,放置在拜殿前的二之鸟居处,另外也制作一些小茅圈,用来在祭事当天派发予信众。祭事当天,以宫司为首,町长等人按左右左顺序穿过茅圈三次,然后前往拜殿。在拜殿举行与月次祭(日语:月次祭)相同的祭祀仪式后献上神馔(日语:神饌),然后由宫司奏上大祓词。下午在拜殿旁边的空地则举行由小学生和中学生奉纳的剑道大会。
例大祭又称放生会,为秋祭(日语:秋祭)。祭事当天上午8点,在本殿举行发舆祭后,一行人与神舆一同神幸至以西两千米处位于道濑川旁的下宫。在下宫举行仪式后短暂停留,于上午10点半出发返回神社,12点半再于本殿举行仪式。在出发至下宫以及从下宫返抵神社时,由称为“行列浮立(日语:浮立)”的人带头移动,先在印钥社奉纳后回到神社,并且于本殿前再次奉纳。浮立由当地六个地区轮流奉纳,囃子(日语:祭囃子)有四种,由称为头取的数名负责人、辅助头取以及负责横笛的八名副头取、男女舞狮各两名(有让狮头噬咬自己来祈求身体健康的习俗)、负责大太鼓的四名16至17岁的少年(六个地区中四个地区穿男装,两个地区穿女装,按男女装不同浮立的风格也有变化)、负责小太鼓的四名7至8岁的男孩、负责钲(日语:摺鉦)的30至40名高中生以上的青年以及负责犀毛的中学生以下的男孩等人一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