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克30

✍ dations ◷ 2025-11-23 06:47:38 #格洛克手枪,袖珍手枪,.45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口径枪械

格洛克30(Glock 30)是一款由奥地利枪械制造商格洛克(Glock)公司所设计及生产的手枪,是格洛克29的.45 ACP口径版本,标凖弹匣为9发。

格洛克30经历了三次修改版本,最新的版本称为第四代格洛克30(英语:4th generation Glock 30)。第四代会在套筒上型号位置加上“Gen4”以玆识别。新推出的格洛克30为了大大提高人机工效,采用了与第四代格洛克17新纹理,握把由粗糙表面改凹陷表面,而握把略为缩小,亦且由过往不能更换改为可以更换握把片(分别是中形和大形,亦可以不装上握把片直接使用),以调整握把尺寸,更适合不同的手形。亦会有经改进的弹匣设计,以便左右手皆可以直接按下加大化的弹匣卡榫以更换弹匣,亦可以与旧式弹匣共用,但只可以右手按下弹匣卡榫以更换弹匣。

在2013年的SHOT Show(美国著名枪展)之中,美国格洛克公司推出了格洛克30S。

格洛克30SF(Glock 30 SF)和格洛克30的主要分别是30SF的扳机距离(从握把背部至扳机)缩短了2.5毫米(0.098英寸)和全长(从握把根部)缩短了4毫米(0.16英寸),让手掌较小的用户能够触及并且操作扳机;并把原本套筒下前方设有的导轨改为MIL-STD-1913战术导轨,以安装各种战术配件。SF意为短底把(Short Frame)。

格洛克30S(Glock 30S;S,全写:Small,意为:小型)使用格洛克30SF的底把、格洛克36的套筒,以及.45 ACP口径格洛克双排手枪弹匣供弹。该枪的标凖弹匣为10发。

第三代格洛克30(注意套筒下前方的导轨)

第三代格洛克30分解图

格洛克30及其弹匣

在黑暗中射击的格洛克30

相关

  • 皮胆虫门皮胆虫(学名:Picozoa,Picobiliphytes或Picobiliphyta)是一类水生单细胞异养真核生物,尺寸小于约3微米。第一种被明确归为此类的生物是Picomonas judraskeda。 他们可能属于原始色
  • 德里达雅克·德里达(法语: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2004年10月9日),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当代最重要亦最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德里达一生总共发表超过40多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散文
  • 反科学反科学是一种反对科学以及科学方法的理念。持有反科学观点的人认为科学并不能作为一种寻找普遍知识的客观方法。他们尤其会认为化约主义在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世界时是非常受
  • 角马牛羚(学名:Connochaetes),也叫角马,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在生物分类学上,它指的是属于牛科的狷羚亚科的角马属。角马属有两种,白尾牛羚和斑纹牛羚。角马的头粗大而且
  • 新竹消防博物馆新竹市消防博物馆,为台湾新竹市的一座消防博物馆,馆舍兴建于1936年,原本是新竹市消防局,主体建筑由六层楼的钟楼与二层楼的办公室组成。在日治时期,该建筑是全新竹市最高的建筑。
  • 面具面具是一种戴在面上的物件,通常是用作保护、隐蔽、表演或娱乐用途。面具一词可能源自于法文的máscara,或是意大利文maschera。2003年在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所发现拥有5000年历史
  • 苏莱曼·巴尔塔奥卢苏莱曼·巴尔塔奥卢(土耳其语:Süleyman Baltaoğlu;?-?),十五世纪保加利亚裔穆斯林出身的奥斯曼帝国海军司令,曾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围攻君士坦丁堡。但因他攻城不力和被基督徒敌船逃
  • 奥地利执法机构奥地利的执法机构是由隶属于内政部的公共安全总局负责,位于维也纳。现由超过20000名员警服勤于全国1000多个警局。在湖泊及河流水警拥有70多艘船舰。电话号码059133可接通奥
  • 西区故事 (2020年电影)《西区故事》(英语:)是一部预定于2020年上映的美国爱情歌舞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东尼·库许纳编剧。电影改编自李奥纳德·伯恩斯坦和史蒂芬·桑坦的同名百老汇音乐剧。主
  • 名花倾国两相欢《名花倾国两相欢》(意大利语:Teodora, imperatrice di Bisanzio)是一出由里卡多·弗雷达(英语:Riccardo Freda)导演的1954年的意大利历史片,讲述拜占庭皇后狄奥多拉的故事。她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