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克30

✍ dations ◷ 2025-02-23 14:38:17 #格洛克手枪,袖珍手枪,.45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口径枪械

格洛克30(Glock 30)是一款由奥地利枪械制造商格洛克(Glock)公司所设计及生产的手枪,是格洛克29的.45 ACP口径版本,标凖弹匣为9发。

格洛克30经历了三次修改版本,最新的版本称为第四代格洛克30(英语:4th generation Glock 30)。第四代会在套筒上型号位置加上“Gen4”以玆识别。新推出的格洛克30为了大大提高人机工效,采用了与第四代格洛克17新纹理,握把由粗糙表面改凹陷表面,而握把略为缩小,亦且由过往不能更换改为可以更换握把片(分别是中形和大形,亦可以不装上握把片直接使用),以调整握把尺寸,更适合不同的手形。亦会有经改进的弹匣设计,以便左右手皆可以直接按下加大化的弹匣卡榫以更换弹匣,亦可以与旧式弹匣共用,但只可以右手按下弹匣卡榫以更换弹匣。

在2013年的SHOT Show(美国著名枪展)之中,美国格洛克公司推出了格洛克30S。

格洛克30SF(Glock 30 SF)和格洛克30的主要分别是30SF的扳机距离(从握把背部至扳机)缩短了2.5毫米(0.098英寸)和全长(从握把根部)缩短了4毫米(0.16英寸),让手掌较小的用户能够触及并且操作扳机;并把原本套筒下前方设有的导轨改为MIL-STD-1913战术导轨,以安装各种战术配件。SF意为短底把(Short Frame)。

格洛克30S(Glock 30S;S,全写:Small,意为:小型)使用格洛克30SF的底把、格洛克36的套筒,以及.45 ACP口径格洛克双排手枪弹匣供弹。该枪的标凖弹匣为10发。

第三代格洛克30(注意套筒下前方的导轨)

第三代格洛克30分解图

格洛克30及其弹匣

在黑暗中射击的格洛克30

相关

  • 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印尼语:Abdurrahman Wahid( 读音 帮助·信息,1940年9月7日-2009年12月30日),华语姓氏陈 印度尼西亚政治家,盲人政治家,民族觉醒党创立者,曾任印度尼西亚总统(199
  • 一次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初级资料、首次资料、一级来源或称第一手资料,是文献学、图书馆学、地理学中指用来做为证据的引文资料, 写作者将其来源方式可以区分成:依据研究资料及方法的不同,
  • 南是地球球面上四个基本方位之一,与北的方向相反,并与东和西垂直。 正南是指在地球球面上沿着经线指向南极的方向。现时地球的南极位于南极洲内。除了正南以外,还有以地球磁场
  • 干草市场事件干草市场事件(英语:Haymarket affair)又称干草市场暴乱(英语:Haymarket Riot)或干草市场屠杀(英语:Haymarket massacre)为一场于1886年所发生的美国大规模工运,这是在5月4日在芝加哥干
  • 镰仓芳太郎镰仓芳太郎(日语:鎌倉 芳太郎/かまくら よしたろう ,1898年10月19日-1983年8月3日),日本染织家(日语:染織)、冲绳文化学者,他为首里城重建做出贡献。代表作《沖縄文化の遺宝》。石垣市
  • 松糕 (浙江)松糕是一种炊蒸而成的甜年糕,是浙江温州的传统点心,每年岁末“炊松糕”亦是温州春节民俗之一。松糕用当年的纯糯米,拌以腌渍过的肥肉丁,加桂花和白糖后炊蒸而成,外形松软绵糯,口感
  • 叶娃·普佩叶娃·普佩(拉脱维亚语:Ieva Pope,1994年1月8日-),拉脱维亚女子羽毛球运动员。2011年5月,叶娃·普佩出战斯洛文尼亚羽毛球国际赛,与克里斯汀·舍费尔合作打进女子双打比赛半决赛。只
  • 内衣外穿内衣外穿是把内衣当作外衣穿着,设计出特别的形象,是时尚的一种;而内衣容易令人联想到人类的性,因此内衣外穿也有性感的效果。露内裤边是内衣外穿的常见方式之一。内衣外穿并非现
  • 梅菲斯托费勒斯梅菲斯托费勒斯(梅菲斯托菲列斯,德语:Mephistopheles,另外还有其他写法),简称梅菲斯特(Mephisto)。最初于文献上出现是在浮士德传说中作为邪灵的名字,此后在其他作品成为代表恶魔的定
  • 叶山武叶山武(日语:葉山 たけし/はやま たけし ,1958年6月16日-),本名端山刚,日本作曲家、编曲家、吉他手。出生于大阪府。他于1978年出道,是Being旗下艺人。他曾在70年代曾经参加花伸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