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光黄

✍ dations ◷ 2025-05-20 06:42:26 #蔡光黄

山西宗军事学校

蔡光黄(越南语:Thái Quang Hoàng,1918年10月1日-1993年2月22日),又名蔡光泓(Thái Quang Hoằng),字宣文(Tuyên Văn),原越南共和国军步兵将领,军衔中将。蔡光黄出身法军在越南北部开设的军事学校。他是第一共和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晋升为将军的军官之一。1960年11月11日,担任首都特别区司令的蔡光黄在政变中被叛军指挥官扣为人质逃往柬埔寨,虽然随后就被释放回国,然而因为对政变的处理不力,他失去了吴廷琰的认可。蔡光黄是越南共和国第三军的首任军长。

1918年10月1日蔡光黄出生于越南中部顺化的一个有着好学的传统的儒教家庭。1939年,他毕业于顺化国学校的法国中学课程,获得了半部分秀才文凭(第一部分)。在参军前,他曾在顺化任公务员。

1941年初,他加入法国军队。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法国殖民当局在越南北部和南部分别开设了两所军事学校,旨在将印度支那殖民地学生培养成为法国殖民地军队和后来的法兰西联盟军队服务的军官。越南北方是设在山西省的“宗”军事学校(Võ bị TÔNG Sơn Tây),南部是设在土龙木省(后来的平阳省)的土龙木军事学校(trường Võ bị Thủ Dầu Một)。蔡光黄入伍后就读于山西省的宗军事学校。学满一年课程后,他以准尉的军衔毕业。他被派往法国殖民军的步兵部队服役,担任排长。1944年,他被提升为上尉。当时,在顺化只有两个越南人有少尉军衔,他和潘子凌。八月革命爆发时,潘子凌被派往中圻保安部队(Lực lượng Bảo an Trung Kỳ),加入了越盟。蔡光黄则解散部队回家。

1946年法国人重新占领印度支那半岛,蔡光黄二次入伍并晋升为中尉。1947年转入法兰西联盟军队服役。1948年,他被任命为顺化的士兵监督。同年12月,他晋升为上尉,担任顺化越兵团(Việt binh Đoàn)第三司司长。在这里,他结识了越兵团的副参谋长,一位名叫杜茂的年轻的越南人上尉。杜茂后来回忆到自己对蔡光黄的佩服,当蔡光黄“敢于辱骂阮玉礼中校的顾问,一位担任军事特派团团长的法国人中校”时。

1950年,蔡光黄转入由国长保大担任总司令的越南国军服役。1954年初,他离开顺化的越兵团,调任驻扎在潘郎的603轻军营营长。1954年7月1日,他被提升为少校。

吴廷琰回国担任首相后,与总参谋长阮文馨之间的矛盾迅速爆发。阮文馨将军计划发动针对吴廷琰的政变,但未获成功。在时任沿海分区司令阮玉礼上校的动员下,蔡光黄率领700人的部队,包括越南第83营以及隶属于富安、庆和和宁顺小区的部队,再加上潘郎公安的50名义勇团士兵,撤退到距离潘郎约10公里的苦楝山林区,以建立东部战区,反对阮文馨将军,表示对吴廷琰首相的支持态度。

在政变阴谋失败后,阮文馨将军被迫离职,前往法国,蔡光黄被吴廷琰首相召回,并下令解散东战区,担任宁顺省省长。1955年初,他被任命为平顺省省长,接替刘伯箴(Lưu Bá Châm)。1955年10月,吴廷琰废黜了国长保大,自己担任国长,蔡光黄被提升为中校,并将平顺省移交给潘春润中校,以前往法国巴黎参谋学校学习参谋长课程。

1956年初回国后,蔡光黄晋升为上校,并被任命为南高原的第四军区(第二战术区的前身)司令,接替龄光园上校。年中,他被提升为现役少将。同年9月1日,他被任命为越中第二军区(第一战术区的前身)司令。12月10日,他晋升为现役中将。

1957年6月1日,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第一军司令。同年10月中旬,他奉命将第一军团移交给陈文敦中将,并返回总参谋部等待新任务。1958年8月,他被派往美国莱文沃思堡(英语:Fort Leavenworth)的指挥参谋学院学习高级参谋课程(1958年第二期)。1959年初回国后,他于3月1日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第三军司令。同年4月中旬,接替被任命为国防部常务秘书长的杨文明中将,兼任首都军区司令。同年10月,将第三军移交给阮玉礼中将,只负责首都军区。

1960年11月11日,发生了阮正诗上校和王文东中校领导的军事政变。政变军突袭占领了一些重要阵地,控制了首都军区,包围了独立宫,蔡光黄被政变指挥官俘虏,并带回作为政变行动中心的总参谋部拘禁起来。

然而,政变很快以失败告终。政变指挥者劫持了飞机,迫使飞行员潘奉仙上尉驾驶飞机逃往柬埔寨。他们还强迫蔡光黄为人质。抵达柬埔寨后,蔡光黄被释放,于11月15日被获准返回越南。然而,吴廷琰总统对蔡感到失望,并指责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政变。因此,1961年11月,蔡光黄接替陈文明中将,担任军事大学校长兼大叻军校军镇,将首都特别区移交给阮文罗少将。蔡光黄的新职位是一个无实权的职位。

此后,蔡光黄不再参与任何政治上的计划。因此,当越南共和国的将军们在1963年发动政变时,他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然而,当阮庆将军进行调整时,为了完全消除“老将”的影响,1963年11月,在将军事大学移交给黎文严少将后,他被阮庆将军任命为越南共和国驻泰国大使。1964年12月,蔡光黄被召回等待其他安排,而1963年政变的英雄杨文明将军前往泰国接替他的职务。1965年8月,蔡光黄在45岁的时候受到了退伍的决定。

1967年,蔡光黄与陈文敦、尊室订、黄文高、阮文准、黎文严、尊室称等前将领联名参加上院竞选。然而他落选了。此后蔡光黄过着平静的生活。

4月30日,蔡光黄和家人从越南撤离,随后定居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后来,他从事珠宝业,成为阿灵顿一家专门从事珠宝的私人公司的经理。1993年2月22日,蔡光黄在阿灵顿的家中因癌症病逝,埋葬于哥伦比亚花园公墓(Columbia Gardens Cemetery)。

作为越南民族主义者,蔡光黄对美军参与越南的地面战争表示批评态度,虽然他欢迎外国的经济和硬件援助以及军事顾问,但他认为反对共产主义者的战争应该由越南共和国自己承担。

“蔡光黄将军是一个寡言少语但是又气魄和烈性的人。他有一种罕见的美德,从不对上司说任何人的坏话。蔡光黄很多时候不近情理的君子态度惹恼了黎文巳将军。”

相关

  • 营养体营养体(Trophosome;源自trophē),亦作滋养体,是一种在部分原口动物(例如:须腕科物种)体腔(英语:coelomic cavity)内的深绿棕色海绵组织器官,用来储存内共生细菌,以为其宿主提供完全营养。
  • 后设伦理学元伦理学(英语:meta-ethics)是一个伦理学分支,以伦理学本身作为其研究对象。元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乔治·爱德华·摩尔于1903年发表的《伦理学原理》宣告了元伦理学的诞生。之
  • 恭亲王奕䜣恭忠亲王奕䜣(满语:ᡳ ᡥᡳᠨ,转写:I Hin;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弟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
  • 扈尔干扈尔干(满语:‍ᡥᡡᡵᡤᠠᠨ,转写:Hūrgan,?-1582年),王台长子,哈达贝勒。扈尔干是“万汗”王台长子,曾将女儿阿敏哲哲许配给清太祖努尔哈赤。王台死后,继位为贝勒。但王台外妇所生之子
  • Agnez Mo《Agnez Mo》是印度尼西亚女歌手Agnes Monica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于2013年6月1日推出。自同名专辑推出她的新,这在以前被称为“艾格尼丝莫妮卡”。它最初被记录为它发给了唱片
  • 张莹 (男电影演员)张莹(1924年-1969年6月3日)男,辽宁开原人,中国电影演员。1924年,生于辽宁开原。1945年参加革命,在辽西军区二分区政治部文工团担任演员。1948年开始从事电影表演。先后出演了《白毛
  • 樊叔略樊叔略(536年-594年),陈留县(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人。西魏、北周、隋朝官员。父亲樊欢,仕东魏任南兖州刺史、东阳侯。适高欢专权,樊欢密谋兴复纲常,为高氏所杀。樊叔略童年就被处以
  • 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德语:Paul Emil von Lettow-Vorbeck,1870年3月20日-1964年3月9日),德意志帝国陆军将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驻德属东非军的司令官。在四年东非战役中,他率
  • 法米·惹札法米·惹札 (马来文:Fahmi Reza,1977年-),也译作法米·雷萨,马来西亚纪录片导演兼社运活跃分子。曾凭作品《独立前十年》(10 Tahun Sebelum Merdeka)获得2007年自由影展“最特出人权
  • 真砂勇介真砂勇介(日语:真砂 勇介/まさご ゆうすけ ,1994年5月4日-)是一名出身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棒球选手,司职外野手,目前效力于日本职棒福冈软银鹰。78 平石洋介 | 80 本多雄一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