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奈川条约
✍ dations ◷ 2025-04-02 19:22:07 #神奈川条约
《神奈川条约》(日语:神奈川条約,英语:Kanagawa Treaty)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旧历三月初三)江户幕府与美国所缔结的条约,日本通称为《日美和亲条约》(日语:日米和親条約)。签约代表分别为日本方面全权代表林复斋(大学头)和美国方面全权代表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休·佩里。条约中主要规定日本必须开放下田与箱馆(今函馆市)两港口与美国通商,并向遇难船只的美国船员提供援助。从幕末的混乱期到明治开头时期,《神奈川条约》是日本不可避免与列强所定立不平等条约中的一部。依此缔结的条约,日本开启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日本锁国体制就此崩解。当时日本幕府只曾与南蛮贸易、从未跟英美正式交涉过,因此舰队航途中从澳门找来卫三畏负责汉文书写沟通,至上海则用荷兰出身的波特曼(Anton L. C. Portman)当舰队书记参谋口头谈判。于是美日交涉时采荷兰语与日语相互转译,并以汉文、荷兰文译为日文确认,而形成荷兰文、英文、汉文、日文条约书。日本方面条约批准书原本在幕末江户城火灾中被烧毁;不过美国方面批准书原本仍在,保管于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2004年(平成16年)日美交流150周年记念之际,美国将条约批准书精密复制品致赠日本。条约日文原名所谓“日米”,“日”指日本、“米”指美国(美利坚合众国)。条约缔结时仅名“約條”,称美国为“亜墨利加合衆國”;后正式全名《日本國米利堅合衆國和親條約》。1853年(嘉永6年),在马休·佩里之前一年,美国第十三任总统菲尔莫尔就亲笔写信给幕府要求开国并通商。幕府方面在要求后犹豫了一年,美方面也因此一度打消主意。不过,翌年2月13日(嘉永7年正月十六),美国船只由江户湾(东京湾)入港,再访日本。幕府在武藏国久良岐郡横滨村字驹形(神奈川县横滨市中区神奈川县厅附近、现在位于横滨开港资料馆所在地)设置招待所,协议从开始到终了大约有1个月之久,缔结了神奈川条约,内文全部有12条。之后交渉场所移到伊豆国下田(现静冈县下田市)了仙寺,同年5月25日釐定了神奈川条约细则,据此缔结下田条约(内文全部有13条)。佩里舰队在同年6月1日从下田归国。进一步,归国途中停留在琉球并与琉球国缔结通商条约。据说当时美国在太平洋上进行捕鲸活动以取得价格昂贵的鲸油作为灯油和其他用途,为此需要在日本进行燃料补给,故为了控制燃料价格稳定而签订该条约。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保障食物和淡水的补给。在那个没有冰箱和其他食物保鲜手段的时代,为了避免脚气病及坏血病病发以及丰富船员就餐口味,新鲜蔬菜和肉类的补充就显得尤其重要。除此之外,建立美国与大清国之间贸易航线的补给港,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神奈川条约》之内容如下所订定:除此之外,下田条约也定立了如下的细则条款:日美神奈川条约定约地(横滨市关内)缔结下田条约时、暂时的美国人休息所设置在了仙寺位于日本下田市的马休·佩里铜像
相关
- 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英语:Levofloxacin),常见商品名Levaquin,为一种氟喹诺酮类广谱(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抗细菌药。本品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的鼻窦炎、肺炎、泌尿道感染、慢性前列
- 多食症多食症(英语:polyphagia或hyperphagia),也作食欲过旺,是指极度的饥饿或食欲的增加。在医学中,多食症是一个医学征象,暗示着极度的饥饿饥饿状态,以及反常的固体食用,可由糖尿病、克莱
- 独立机构美国联邦政府的独立机构是存在于联邦行政部门(由内阁部长领导)之外的那些机构。然而,大多数独立机构是行政分支的一部分,仅少数是立法或司法分支的一部分。通过由国会通过的单独
- 文部省文部省(もんぶしょう、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是曾经存在的日本中央省厅之一,管辖教育、文化、学术等。2001年(平成13年)的中央省厅再编之时,和科学技术厅统
- 子集子集,为某个集合中一部分的集合,故亦称部分集合。若 A {\displaystyle A} 和 B {\displ
- 气态气体是四种基本物质状态之一(其他三种分别为固体、液体、等离子体)。气体可以由单个原子(如稀有气体)、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如氧气)、多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分子(如二氧化碳)等组成
- 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英语:Enantiomer (/ɪˈnæntiəmər, ɛ-, -tioʊ-/ ə-NAN-tee-ə-mər)),又称对掌异构物、光学异构物、镜像异构物或旋光异构体,不能与彼此立体异构体镜像完全重叠
- 氧化反应氧化又被称为氧化作用、氧化反应。是还原剂(被氧化物)与氧化剂(被还原物)之间的氧化数升降。还原剂可借由获得氧,失去氢离子,或者失去电子的过程,使得氧化数上升。 而氧化剂可通过
- 德尔塔-3德尔塔3号运载火箭为波音公司所研制的不可重复使用火箭,于1998年8月26日进行首次发射,三次飞行中,前两次 皆失败,第三次才成功,酬载卫星只是模拟酬载。德尔塔3号运载火箭能运载38
- 深度撞击号深度撞击号(英语:Deep Impact)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设计用于研究坦普尔1号彗星核心的成分。探测器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同年7月3日释放撞击器,并于2005年7月4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