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频产生

✍ dations ◷ 2025-11-22 12:51:10 #光学,非线性光学,光谱学

和频产生(Sum-frequency generation, SFG) 是一种非线性光学的处理方法。这个现象主要是消灭两个具有角频率ω1及ω2光子,同时产生一个角频率ω3的光子。就如同其他非线性光学的现象一般,SFG只会发生在符合下列条件的情况下:

光與物質於非對稱處發生交互作用(例如物質表面或分界面)

光具有高强度(通常使用脉冲激光)。

和频产生是一个“参数化过程(英语:Parametric process (optics))”,意指参与过程的光子符合能量守恒,物质前后状态不变。 ω 3 = ω 1 + ω 2 {\displaystyle \hbar \omega _{3}=\hbar \omega _{1}+\hbar \omega _{2}}


和频产生的一个例子是ω12=0.5ω3,此种状况称为二次谐波产生(二次谐波产生(英语:Second-harmonic_generation))。事实上,这是在实验物理中最常见的一种和频产生。这是因为在二次谐波产生的过程中,只有需要一个入射光束;但是如果ω1≠ω2,意即在实验中,需要两种不同能量的光束同时抵达,增加整个实验安排的难度。实际上,“和频产生”通常表示是ω1≠ω2这种比较少见的状况。

为了得到更有效率的和频产生,必须两个入射光束要符合相位匹配(非线性光学): k 3 k 1 + k 2 {\displaystyle \hbar k_{3}\approx \hbar k_{1}+\hbar k_{2}}

上述中的 k 1 {\displaystyle k_{1}} k 2 {\displaystyle k_{2}} k 3 {\displaystyle k_{3}} 是这三个波在介质中的角波数(同时以上方程式表示动量守恒)。当越符合此种条件时,和频产生将更有效率。附带一提,当实验者让和频产生发生的跨幅越长时,越能得到精准的相位匹配。和频产生的一些常见运用请参照和频产生光谱(和频光谱,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pectroscopy(英语:Sum_frequency_generation_spectroscopy))

相关

  • 次生林次生林,又名天然次生林、再生林、再生森林、二次林。是指原始稳定的森林植被遭到山火、虫灾、或者人为破坏或砍伐(刀耕火种、林木砍伐)之后,经过若干年后再度自然复育而成的新的
  • 硫化铍硫化铍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BeS。硫化铍可以通过铍和硫的混合物在氢气环境下于1000~1300℃加热10~20分钟得到。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硫化氢和氯化铍在1150℃的反应,这种方法
  • 钚的同位素钚的同位素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米格尔·塞尔韦特米格尔·塞尔韦特(西班牙语:Miguel Servet;拉丁文:Michael Servetus,1511年9月29日-1553年10月27日),全名米格尔·塞尔韦特-科内萨(Miguel Serveto y Conesa),外号Revés,别名米格尔·德
  • 粉蝶族地位未定粉蝶族(学名:)是鳞翅目粉蝶科粉蝶亚科中的一个族。共有3个亚族和44个属。粉蝶族有3个演化支,各成为一个亚族,分别有尖粉蝶亚族、粉蝶亚族和绢粉蝶亚族。尖粉蝶亚族 粉蝶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是一家中国湖南省的出版社,1979年成立于长沙,侧重出版科学类和技术类图书。除主打的科学技术类图书外,该社出版的图书还涵盖医学、经管、生活及教材等领域,年
  • 巴赫沙利手稿巴赫沙利手稿是一份写在桦树皮上的数学文本,1881年在英属印度的巴赫沙利村(今巴基斯坦马尔丹附近)被发现,现存于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它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印度数学”,部分
  • 阮弼阮弼,字良臣,号长公,安徽歙县岩寺镇人。明代嘉靖年间在安徽芜湖从事浆染业,店号“芜湖巨店”,以碾石为染料,颜色鲜明,事业蓬勃发展,“五方争购者益集其所,转毂遍于吴、越、荆、梁、燕
  • 史蒂芬·库恩斯史蒂芬·库恩斯(英语:Stephen Coonts,1946年7月19日-)。美国军事小说作家、律师、飞行员、前美国海军军官。史蒂芬·库恩斯于1971年至1973年越战期间,担任美国海军航空队飞行员,在
  • 陈紫函陈紫函(1978年4月2日-),原名为陈莎莎,是一位中国女演员。1978年出生于重庆,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出演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白蛇传》和《神雕侠侣》后一炮走红。现参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