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高程是涉及黄河中游的水利工程术语,主要指黄河河水在流经潼关时,断面洪水每秒流量达1000立方米时的相应水位,数值越高,即代表渭水下游泥沙淤积程度越高,黄河最大支流渭水发生洪灾的风险越高。
2003年10月19日,得出的潼关高程数据为海拔327.94米。而在1960年9月至1962年3月三门峡水库运行初期“蓄水拦沙”期间,库区泥沙淤积严重,致使潼关高程由323.69米上升到328米。
关于潼关高程的计算,是根据黄河潼关水文站6号提供的数据为主,潼关水文站位于山陕交界处黄河风陵渡铁路桥附近,是三门峡水库入库的把口站。
不过由于黄河潼关水文站6号目前没有河水流量检测设备,过去一直使用黄河潼关水文站7号的断面流量计算。现在则用黄河潼关水文站8号的断面流量计算,数据之后用以对应黄河潼关水文站6号预测的断面流量。
据水利专家介绍,决定潼关高程有两个因素: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河水量锐减,潼关高程便一直提高,渭水泥沙的淤积终于导致关中平原在2003年8月27日,发生特大洪灾,渭河倒灌,陕西省经济损失惨重,但是这次渭河洪峰仅相当于三五年一遇的洪水流量。
陕西省和下游的三门峡双方都认同潼关高程过高,是导致2003年8月陕西“小水酿大灾”的主因,不过对于何种因素导致潼关高程过高,两派的意见截然不同,并且双方都拉来此领域内的各路专家,提供了一系列数据与理论,作为论据来支持其观点。
陕西方面认为导致潼关高程提高的原因,罪魁祸首就是下游的三门峡水电站,这是由于三门峡水库为了产生更多电力的需要,而让水库一直在高水位运行,三门峡的水位越高,从潼关到三门峡的黄河流速就会越来越慢,进而使渭河流域整体河床随之抬高。根据此点,陕西方面一直呼吁让三门峡水库在汛期敞泄,以利潼关高程的降低,甚至有些人扬言废弃三门峡水库,令潼关高程回复正常水平。水利部曾经委托西安理工大学制作冲刷模型,以模拟三门峡水库实现敞泄,对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结果得出的数据支持陕西方面的说法。
三门峡方面认为,自1986年以来,黄河流域“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异变是导致潼关高程的主要原因,自1995以来,渭河来水量“大幅下降53%”,并提供数据指出进入三门峡水库的黄河水量已由六七十年代的400亿立方米,减少到150~200亿立方米,雨水枯竭使渭河无力将河道里的泥沙冲刷下来。
三门峡方面虽然承认在1960年9月至1962年3月的初期“蓄水拦沙”期间,库区泥沙淤积严重,致使潼关高程由323.69米上升到328米,并随之对上游产生负面影响。但随后鉴于对陕西省的影响,水库运用方式不断调整,最高运用水位亦不断降低,尤其是自1999年以后,水库的运用水位对潼关高程的影响已经消除。
据三门峡方面提供的数据,1985年之前历史上汛期三门峡入库流量大于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量,平均每年有168亿立方米,而2000~2002年减至年均约3.5亿立方米,减少98%。三门峡方面说,陕西省境内因水土流失所产生的泥沙量占三门峡水库总泥沙达70%以上,结论是陕西境内的水土流失,是造成三门峡水库淤积和潼关高程抬升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让三门峡水库在汛期敞泄是否降低潼关高程的有效途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而三门峡水库的去留之争,在一段时间内尚不会有明确结果。水利部曾委托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委会)和西安理工大学四家制作冲刷模型,以模拟三门峡水库实现敞泄,对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结果发现,在陕西的西安理工大学得出的资料最高:5年降低3.5米,即证明三门峡水库的敞泄有利于渭河水位的降低;而在河南省郑州市的黄委会则得的数据最低:5年仅下降1米。
自2003年8月尾,关中平原发生特大洪灾后,水利部为了降低潼关高程,避免类似洪灾重演,采取下列措施:
采取以上措施后,2003年的10月19日,潼关高程的监测数据为327.94m,较汛前6月份的328.82m降低了0.8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