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帝国大学预科

✍ dations ◷ 2025-02-24 03:50:46 #台北帝国大学预科

坐标:25°06′14″N 121°32′03″E / 25.103769°N 121.534115°E / 25.103769; 121.534115台北帝国大学预科是台湾日治时期台北帝国大学于1941年4月设置的三年制大学预科,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其在二战后废除,校舍原址位于台北州士林街石角。

在台北帝国大学预科设立以前,台北高等学校是在台学生升大学的唯一管道,而台北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又多数前往日本内地的帝国大学或私立大学升学。台北帝国大学为了确保其入学人数,于1941年4月5日公布《台北帝国大学豫科规程》,设立学力等同于高等学校的大学预科,以养成台北帝大的新生。台北帝国大学预科为三年制,分为文科、理科(又分为理农类、工类、医类),其学生多数为日本人,而日本人的平均入学率为17.61%,台湾人只有3.83%。第一任预科长为西田正一,第二任为加藤平左卫门。台北帝大预科的校舍原使用台北帝国大学教室,后来于1942年5月20日迁移至士林街石角的新校舍,位在芝山岩东侧。其校舍在二战末期改为从冈山街迁移至此的日本海军第61航空厂总厂,在二战后由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接收,并由国防部使用至今。

相关

  • RNA世界学说RNA世界学说(英语:RNA world hypothesis)是一个理论,认为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分子以RNA先出现,之后才有蛋白质和DNA。且这些早期的RNA分子同时拥有如同DNA的遗传讯息储存功能,以及如
  • 响应元件响应元件或应答元件(英语:Response elements)是基因启动子区域的一段短的DNA序列,能与特异的转录因子结合,调控基因的转录。在接受外界刺激条件下,转录激活蛋白会结合到响应元件上
  • 闽客械斗闽粤械斗(当代又称闽客械斗)是发生在18世纪中到19世纪末(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汉族族群(祖籍福建的闽南人、祖籍广东的客家人、潮州人)间的武装冲突。闽粤械斗属台湾分类械斗的一环,其
  • 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原组成部门之一,主管民用机械工业、电信、船舶工业。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此会议决定设立,中
  • 维多利亚广场维多利亚广场(Victoria Square)是英国伦敦的一个小型住宅广场,位于白金汉宫西南。该广场包括大约25座维多利亚时期五层住宅,均为二级保护建筑,由设计师马修·怀亚特爵士建于19世
  • 段补段补(?-?),字希仲,山西阳曲县人,陕西临洮府兰州军籍,明朝政治人物。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进士。授直隶曲周县知县,调河间县,擢南京户部主事,以清廉能干闻名。晚年在五泉山依岩做洞,筑东
  • 定向纠缠 数学与物理学中,定向纠缠(英语:orientation entanglement)被用来提供旋量几何的直观概念或用来展示特殊正交群无法是单连通的。空间矢量并不足以完整描述空间中的旋转。考虑
  • 阿特伍德山坐标:77°16′S 142°17′W / 77.267°S 142.283°W / -77.267; -142.283阿特伍德山(英语:Mount Atwood)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玛丽伯德地,处于福特山脉的克拉克山脉西侧,海拔高度1,1
  • 前472年
  • 8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