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性人格障碍

✍ dations ◷ 2025-02-23 14:07:11 #回避性人格障碍
回避性人格障碍(英语: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简称AvPD或APD),或译畏避型人格障碍、逃避型人格障碍、畏惧型人格违常,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因为害怕在别人面前丢脸,此类患者经常选择可独立完成工作的职业,以降低与人社交的机会。有些患者会幻想与他人拥有完美、被爱和被别人接受的关系,不过因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这些关系,所以并不主动去追求。他们只有在确信不会被拒绝的情况下才愿意与人建立关系,并只关注自己的缺点,经常贬低自我。ICD‐10指出APD的特征包括: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回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自卑感被心理学家认为起源于人在幼年期的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感、痛苦感,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据精神分析,主要表现是不愿意与人接触,事实上,并不是由于自卑,一部分甚至非常自信,然而仍然会出现接触障碍,根本原因是,在自我形成以前,受到监护人或者亲近的人的精神或者躯体伤害,然而这种伤害虽然通常来源于孩子的父母或者教师以及一小部分是来自于同学和朋友,但造成的根本原因是家庭阶层和经济状态或者其父母孩童时期的缺乏关爱导致的意识形态遗传。这部分人试图自己搞定大部分的事情,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潜意识里避免使自己受到儿时类似的痛苦经历。然而一部分人成年后同样会出现接触恐惧类似症状,成因可能是与异性性接触时受到挫折。治疗方面,通常使用社交技能训练、认知疗法,以及逐渐增加社会接触的曝露疗法,参与社会实践及提高其技能的团体治疗疗法。有时,也使用如药物治疗等各种技术。鉴于回避性人格障碍患者在不信任医师的情况下往往会逃避治疗过程,治疗的关键之处在于获取并保持患者的信任。无论个人治疗还是团体疗法,其主要目的都是促使他们开始挑战自己内心过度的负面自我评价。此型人格障碍在患者的努力和治疗手段的帮助下,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相关

  • 分解作用分解作用,又称腐烂、腐败,是指动物蛋白质及其有关之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而且回到大自然物质循环的过程,特别是由缺氧微生物和腐化细菌。分解是一个大自然经常进行且非常重要的过
  • 柏柏尔犹太人柏柏尔犹太人(Berber Jews),是生活在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地区说柏柏尔语的犹太人分支,人口3,000~9,000人。他们的起源不明,其中一个说法是一些人是改信犹太教的柏柏尔部落后人(在罗马
  • 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E. coli)是人和动物肠道中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0.1%。大肠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
  •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英语: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简称NK细胞(NK cell),也称作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由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
  • 同步加速器同步加速器(英语:Synchrotron)是一种环形的粒子加速器,使用磁场(让带电粒子在运行中可以改变方向)及电场(加速带电粒子)与运行中的带电粒子束同步化操作。本是由阿尔瓦雷茨发展用以
  • 布布恰恰《布布恰恰》(日语:ぶぶチャチャ)是日本童梦动画公司制作的电视动画。第1辑在1999年4月29日至1999年11月25日播出,第2辑在2001年5月10日至2001年11月29日播出,各有26集,共52集。绿
  • ʋ̥清唇齿近音是一种辅音,被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写作⟨ʋ̥⟩或⟨f̞⟩,X-SAMPA音标则记作P_0、v\_0或f_o。清唇齿近音是南非英语中/f/典型的同位异音。相似地,/v/也常常被当
  • 牛津风云《牛津风云》(英语:A Yank at Oxford),英国电影,由杰克·康韦执导,约翰·桑德斯和利昂·戈登编剧,米高梅英国工作室在德纳姆工作室制作,罗伯特·泰勒、赖尼尔·巴利摩、莫琳·奥沙利
  • 西南战争西南战争(日本语:せいなんせんそう,1877年2月—10月),又称西南战役、西南之役、西南事变,是发生在今日本熊本县、宫崎县、大分县及鹿儿岛县地区,以西乡隆盛为盟主的士族藉清君侧之
  • 爱丁堡皇家天文台爱丁堡皇家天文台(英语:Royal Observatory, Edinburgh)是位于英国苏格兰布莱克福德山上的一座天文台。爱丁堡皇家天文台的前身是位于卡尔顿山的爱丁堡市天文台。1896年,爱丁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