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火

✍ dations ◷ 2025-10-21 10:38:21 #跨火

跨火,又称跨火盆、过火盆、迈火盆、过火炉、跨火薰、过火海、过火群、槛火盆、过火,是一种跨过火堆以袪去秽气、趋吉避凶的民俗,常见于除夕、婚礼,在丧礼、扫墓等关于死人的仪式之后也常会以跨火驱邪,在出狱或被告在诉讼中胜出后也常会跨火除秽。人们相信火有袪除秽气、邪灵的功能,火燃烧也有越烧越旺的美好寓意。

跨火的由来已不可考,而据考古发现,婚礼中的跨火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后期、父系社会的初期,象征新娘从娘家火塘跨越到夫家火塘。而丧葬中的跨火大概也始于同时期,用以驱除厄运和晦气。有明文记载则始于汉代,相传新娘入夫家门时有“三煞”伤害新娘,分别是青羊、乌鸡、青牛,于是以置草于门阃内喂青羊,撒谷豆喂乌鸡,焚草喂青牛。而婚礼新娘跨火之俗也见于日本,《隋书》有记载当时倭人婚礼“妇入夫家必先跨火”。

中国传统婚礼中的跨火仪式又和桃花女斗周公的传说相关,周公为杀害新娘桃花女设下的七煞之六为入门煞,桃花女则以下轿后,踩瓦片与跨火盆的方式,驱走此煞星,成功化解入门煞,破解七煞之六。此婚俗另一来源为女方化解新郎破月之忌讳。中国民间信仰认为每个生肖在每年都有几个相对应的月份为破月,男子若在破月出生将会克妻子娘家,特别是岳母,所以有“男人破月破妻门,破得岳母头发昏”之说。新娘父母于订婚时完全可以依新郎之八字知道新郎会因破月出生克新娘的娘家,而拒绝这门婚事,所以婚姻决定权在女方。但若新郎与新娘相配,家境也好,新娘父母大多不会只为新郎是破月出生而牺牲女儿的幸福而拒绝这门婚事,所以责任在女方,因此新娘必须负责起化解新郎因破月出生克新娘的娘家的义务。而化解方法就跨火盆。

具体做法是新郎家于大厅前置火盆(烘炉),内燃木炭(或用檀香、茉草),当火势正旺时,新娘跨过火炉,俗称过火。过火盆在民间已演化成寓意去邪和象征以后的生活旺盛红火,不管新郎是否破月出生都会行此礼。依大部分地区的婚俗礼仪,跨火盆时须同时赞礼吟吉语,例如:“张灯结彩锣鼓起,喜娘报喜好运连。迈过火盆升宏运,日子红火缔良缘。”

相关

  • 低温物理学低温物理学 (Cryogenics),又称低温学,是物理学的分支,主要研究物质在低温状况下的物理性质的科学,有时也包括低温下获得的生成物和它的测量技术。而低温物理学中的低温定义为−1
  • 在植物形态学中,刺是指植物中具有尖端的坚硬构造。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与发育,各别由植物的器官、茎、托叶、叶脉或纤毛中特化而来。植物的刺可分为:特化的枝干或茎。可能为
  • 闽台片泉漳片,即狭义的闽南语,也称为泉漳话、漳泉话、闽台片 、泉漳闽南语,是闽语支最大以及最强势的一支的一簇方言分片,在福建南部地区和台湾一带及海外闽南裔华人社区都有一定的影
  • 王士禄清人张翥绘《王士禄画像》王士禄(1626年-1673年),字子底,号西樵山人。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诗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戊戌科第三甲同进士出身。授官莱州府教授,迁国子
  • 藜斋坐标:29°39′46.88″N 121°41′29.79″E / 29.6630222°N 121.6916083°E / 29.6630222; 121.6916083沙耆故居又名藜斋,是浙江省宁波市境内一处人物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沙
  • CBBCCBBC频道是英国广播公司针对6到12岁的青少年而设的电视频道,提前播放会在BBC One和BBC Two两个频道播放的节目。频道于2002年2月11日开播,播放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播放平台
  • 无差别格斗《无仁义之战》(英语: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日语:新・仁义なき戦いのテーマ)是一首由日本摇滚音乐家布袋寅泰作曲的乐器合奏曲。这首乐曲最初是阪本顺治于2000年导演
  • 经验关系经验关系是指依照观察得到,没有理论根据的关系及相关。经验关系只需和实际资料符合,不需要理论的基础。有时会找到经验关系式的理论解释,此时此关系式已不再只是经验关系式。因
  • 缘沟缘沟(英文:Marginal sulcus),又称边缘支(Marginal branch),是扣带沟的分支延伸及终点。在大脑半球内侧,缘沟分隔了中央旁小叶和楔前叶。缘沟位于
  • 碧露蒂·高蒂卡丝碧露蒂·玛丽亚·菲洛梅娜·高蒂卡丝(立陶宛语:Birutė Marija Filomena Galdikas,1946年5月10日-),立陶宛裔加拿大籍女性人类学家、灵长类学动物学家、保育生物学家暨动物行为学家,也是一位作家,现为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曾获颁加拿大勋章,也就是加拿大的最高平民荣誉勋章。高蒂卡丝可说是灵长类学界的红毛猩猩权威,现今已知的红毛猩猩知识,几乎都是她的研究成果。1946年5月10日,高蒂卡丝生于德国的威斯巴登,双亲安塔纳斯(Antanas)和菲洛梅娜(Filomena)皆为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