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语语法

✍ dations ◷ 2025-09-19 05:15:42 #古希腊语语法
古希腊语语法在构词法上是复杂的,并保存了原始印欧语构词法的很多特征。名词、形容词、代词、冠词、数词、尤其动词是高度词形变化的。本文是对这种构词上的复杂性的介绍。关于变格和动词变位的很多表格列出在条目古希腊语语法 (表格)中。古希腊语文字实际上不使用重音符号。重音符号是在希腊化时代学者为了促进外国人对古希腊语的研习而发明的。但变音符号的使用是在拜占庭帝国期间开始的。现代希腊语文字自从1982年开始不再使用变音符号。详见: 希腊语变音符号。古希腊语文字有五个变音符号: 两个气息(spirit)符号和三个重音(accent)符号:在古希腊语中,所有名词包括专有名词依据语法性分类为阳性、阴性或中性,并且出现形式分五个不同构词格(主格、属格、与格、宾格和呼格)。进一步的,普通名词出现形式还分单数、双数和复数。任何特定名词对每个格与数的出现形式的集合由它所服从的变格决定。古希腊语的五个格每个都不同的功能。下面是对每个格的语法的简短解释。Alpha 变格只包括阳性和阴性名词。阳性名词结束于要么 -ᾱς 要么 -ης。阴性名词结束于 -ᾱ 或 -ᾰ,并形成结束于 -ᾱς 的属格;在词干最后字母是辅音的时候结束于 -ᾰ,形成结束于 -ης 的属格;其他结束于 -η,形成结束于 -η 的属格。第二变格组包括阳性、阴性和中性名词。阳性和阴性名词结束于 -ος 而中性名词结束于 -ον。阳性和阴性名词完全相同而只能用冠词来识别。还有不结束于 -ος 和 -ον 而结束于 -ως 和 -ων 的第二变格名词。在通常有 ο 的地方它们有 ω,在通常有 οι 的地方它们有 ῳ。呼格同于主格并且重音位置停留不变。它们通常出现在雅典方言中。第三变格组包括阳性、阴性和中性名词。单数主格名词结束于元音 α, ι, υ, ω 或辅音 ν, ρ, ς (ξ, ψ)。它们形成的属格结束于 -ος, ως 或 -ους。第三变格的某些名词以同一个词干变格于所有格中(比如 主格: χιτών, 属格: χιτών-ος),而另一些有两个不同词干,依赖于格(比如主格: ἡγεμών, 属格: ἡγεμόν-ος)。带有长元音的词干叫做“强词干”而带有短元音的词干叫做“弱词干”。强词干在主格单数中,而弱词干在属格复数中。因为有太多这种名词难于在这里提供所有范畴。请参见古希腊语语法 (表格)。结束于 α, ι, υ, ω 的名词。它们被分为五个范畴:这些名词结束于 ν, ρ, ς (ξ, ψ)。依据词干的最后字母,它们分类两个主要范畴:结束于 κ, γ, χ π, β, φ, τ, δ, θ 的名词。如果词干的最后一个字母是 κ, γ, χ π, β, φ,则这个字母在字母发音上要被转换成 ξ 或 ψ(κ, γ, χ 变成 ξ 而 π, β, φ 变成 ψ)。比如: 词干: θωρακ-, 主格: θώρακ + ς → θώραξ,词干: φλεβ-, 主格: φλέβ + ς → φλέψ。如果词干的最后字母是 τ, δ, θ,则这个字母将被排除。比如: 词干: λεβητ-, 主格: λέβητ + ς → λέβης,词干: Ἑλλαδ-, 主格: Ἑλλάδ + ς → Ἑλλάς。这些名词结束于 ν, λ, ρ, σ。雅典希腊语有定冠词,但没有不定冠词。定冠词在数、性和格上一致于它关连的名词。专有名字通常采用定冠词。形容词放置在要么冠词和名词之间,要么在名词之后,在这种情况下冠词要重复出现在形容词之前。从属格名词短语按完全相同方式定位,尽管这经常导致冠词和名词被长从短语所分割。例如。τὸ τοῦ ἀνθρώπου ἔργον tò toû anthrṓpou érgon,字面上是“the (of the man) deed”或“The deed of the man”。在更早的希腊语中,比如荷马式希腊语,没有这样的定冠词,对应形式仍有它们的作为指示代词的最初用途。定冠词变格如下:古希腊语动词系统几乎保持了所有原始印欧动词的复杂性。在古希腊,动词有四个语气(直陈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和祈愿语气),三个语态(主动语态、中间语态和被动语态),和三个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动词按四个主要时态变位(现在时、不定过去时、完成时和将来时),对每种主要时态都有完全的语气补足,尽管没有将来时虚拟语气和祈使语气。此外,对于每种主要时态,在每种语气下,都存在不定式和分词。还存在未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少见的将来完成时的直陈语气形式。在非直陈的语气中的时态差异主要在于体貌而非时间。传统上区分所谓 athematic 动词,它带有直接加到词根(也叫做 mi-verb)上的词缀结尾,和 thematic 类动词,其中存在一个“thematic”元音 /o/ 或 /e/ 在结尾前。除了 /es-/ “be”之外,所有 athematic 词根结束于元音。结尾分类为“主要的”(用于直陈语气的现在时、将来时、完成时和少见的将来完成时,还有虚拟语气)和“次要的”(用于直陈语气的不定过去时、未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还有祈愿语气)。古希腊语还保存了 PIE 的中间语态,并增加了被动语态,它只在将来时和不定过去时带有分立形式(在其他地方使用中间语态形式)。古希腊语动词系统有七个时态-体貌形式,传统上叫做“时态”。时间上的区别只出现在直陈语气中。其中四种形式(粗体)可在其他语气中找到,在这里他们只区分体貌,或者在将来时的情况下,表达相对时态。有四种语气(ἐγκλίσεις)和两种非限定动词。古希腊语语法有三个语态。中间语态和被动语态在除了将来时和不定过去时之外都是同样的。动词有六种基本部件(principal part):现在(I)、将来(II)、不定过去(III)、完成(IV)、完成中间(V)和不定过去被动(VI),后面列出的都是它们的第一人称单数形式:一个基本部件有时可以从另一个预知到,但不带有任何确定性。但是对于某些类的动词,所有基本部件都从第一部件预知出来。这主要包括收缩动词(现在时词干结尾于 /a/, /e/, /o/)和结尾于 /eu/ 和 /izd/ 的动词。还有特定的其他规律性;比如部件 IV 的词干经常也出现在部件 V 和 VI。thematic 类现在时词干以如下方式形成: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类“收缩动词”,它们的词干自身结束于元音,而这个元音和结尾的初始(thematic)元音一起收缩。有三种变化,依赖于词干结束于 /a/、/e/ 还是 /o/,而收缩的详情非常复杂。最早的收缩动词引发自元音间 /s/ 或 /j/ 的消失,在后者(现在时词干后缀 /j/)被增加到结尾于元音的名词词干的时候;但是不久后,这些动词被直接从名词词干来形成(所谓的名词派生动词)。很多后来的动词通过类比从各种其他类的名词派生而来(比较于在拉丁语中的 -āre、-ēre 和 -īre 类名词派生动词的发展,而 -āre 最终变成支配性的,不管这个动词所给予的名词词尾变化)。将来时词干通常通过向动词词干(减去现在时后缀)增加 /s/ 和延长前面的短元音来形成。但是结束于 /m/、/n/、/l/ 和 /r/ 的动词词干,和多数结束于 izd 的词干通常转而增加 /e/(在这些动词的情况下要删除 zd),并形成收缩的将来时,如收缩的现在时那样变位。(注释: 结束于 /a/、/e/ 和 /o/ 的形成收缩的现在时的动词词干没有收缩的将来时;更合适的说,它们分别有 /ēs/、/ēs/ 和 /ōs/ 的将来时结尾。但是有一个动词 kaleō (kalô) “I call”,形成基于它的词根 /kal/ 的将来时。这将是个收缩的将来时;因此这个动词的现在时和将来时都是收缩的并且几乎一样。)不定过去时词干以三种基本方式形成,带有对应的结尾集合:不定过去时直陈语气(而非其他形式)还要向开头增加前增。有时一个单一动词存在两个不同的不定过去时,带有不同的含义: 第一(或第二)不定过去时带有及物动词含义,根不定过去时带有不及物动词含义。这是不定过去时被动语态的起源,它接受主动 athematic 结尾。不定过去时被动语态分为两类,第一类和第二类。第一不定过去时增加 thē 到动词词干,而第二类增加 ē。主动 athematic 结尾增加到其上。完成时涉及词干开始处的重复(见后)。完成时主动词干(基本部件 IV) 分为两类:结尾在两种情况下是一样的。完成时中间词干(基本部件 V)通过直接增加中间结尾到(重复后的)动词词干来形成,带有前面的短元音有时被延长。有些动词叫做异相动词,有中间形式但有主动含义。多数这种动词根本没有主动形式。它分两个类型:某些动词在一些词干中有主动形式,在另一些中有中间或被动形式,但没有中间或被动含义。他们叫做“半异相动词”并有很多种类:这些动词有在现在时中的重复,在短和长形式之间的元音变换,分立的结尾集合,和随动词而变的特定的其他不规律性。异干(suppletive)动词都有复杂的不规则性,元音变换、第二不定过去时和/或完成时,意外的重复和/或前增等。古希腊语有完全(articulate)不定式和不完全不定式二者。后者分成两类: 目的(final)不定式和指定(specific)不定式。当不定式的主语同于主动词的主语的时候,则不定式的主语是主格的。当主语不同的时候,不定式的主语是宾格的。当不定式的主语是主格的时候,它通常被省略。(这意味着不定式的主语只在它不同于主动词的主语的时候出现。)分词是动词性形容词并在古希腊语中有很多功能。分词可以是主动语态,中间语态或被动语态并可以有现在时、不定过去时、将来时和完成时。它分成三类: 形容词分词(ἐπιθετική), 属性分词(κατηγορηματικὴ)和副词分词(ἐπιρρηματική)。动词状形容词(gerundive)是被动动词状形容词,它指示动词的行动被进行的必然性。它采用主格结尾 -τέος, -τέᾰ, -τέον,变格如同正常第一/第二变格形容词。它的词干正常的同不定过去时被动语态是相同形式的,但是带有 φ 变为 π 和 χ 变为 κ。比如动词状形容词可以作为直接形容词来使用,带有与格施事者(agent),如果有的话:它们还可以用来表达客观必然性。古希腊语继承自原始印欧语的最显著特征是使用动词时态来表达时间(“现在”、“过去”或“将来”)和行动的语法体(“进行”、“完成”或简单的“发生”)二者。语法体关系在所有语气下的时态中表达,而时间关系只在直陈语气和在有限范围内其他语气(也叫做从属语气)下表达。关于在直陈语气下它们所表达的时间关系,七种时态分为两个范畴:这种只适合应用于直陈语气的时态上分类,还被扩展从属语气上,在它们表达同直陈语气相同的时间关系的情况下。动词时态所表达的时间关系的现在、过去或未来可以是参照说话的时间、或参照与当前的这个动词相联系的另一个动词的时间。实例比较 ἀληθὲς ἐστίν“it's true”和 εἶπον ὅτι ἀληθὲς ἐστίν/εἴη“I said that it was true (= I said "it's true")”。关于语法体关系,动词的时态还表达三种可能的语法体之一,与所处的语气无关:语气顺序(Consecutio modorum)规则确定动词在从句中的语气,以同拉丁语确定从句动词时态的时间顺序(Consecutio temporum)规则相类似但更加复杂方式进行。抛开特殊情况和例外,这些规则可以公式化为如下:

相关

  • 基因重排基因重复或称复制基因(英语:Gene duplication (or chromosomal duplication or gene amplification))是指含有基因的DNA片段发生重复,可能因同源重组作用出错而发生,或是因为反转
  • 交沙霉素交沙霉素又称为“角沙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子中包含一个14元环)。交沙霉素为白色或微黄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极易溶于乙醇、乙醚或氯仿,极微溶于水。该抗生素由那
  • TDsub50/sub半数中毒量(median toxic dose,TD50)为毒理学名词,是指一药物或是毒素造成50%比例中毒的剂量。不过若要数值有意义或是可以用在实际应用上,需说明其中毒的种类。半数中毒量的剂量
  • 政党美国一直有两大主要政党。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最大的两大政党一直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目前共和党是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而美国国会众议院多数党则是民主党。除两党外,还有
  • As3d104s24p32, 8, 18, 5蒸气压第一:947.0 kJ·mol−1 第二:1798 kJ·mol−1 第三:2735 kJ·mol−1 (主条目:砷的同位素砷(Arsenic),化学元素符号为As,原子序数为33。砷分布在多种
  • 发展障碍发展障碍、发展迟缓(Developmental disorders),也称心理发展障碍,是一类儿童学习障碍和相关的发育障碍的总称。其包含特殊性发育障碍和广泛性发育障碍。该自闭症关联团体组织的
  • 公寸分米(英式英文:decimetre、美式英文:decimeter),台湾作公寸,是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符号 dm。1 立方分米 = 1 升。标准状况习惯用 dm 表示气体体积。现时台湾,“公寸”等于“分米”,原
  • 潟湖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
  • 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
  • 电石碳化钙(英文:Calcium carbide)是电石(又称电土)的主要成分,异名乙炔钙,化学式CaC2,UN No.1402。电石是一种呈绿色或灰黑色的粉末或块状固体,带有大蒜味,工业上常用电石与水混合制取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