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式钢盔

✍ dations ◷ 2025-11-15 01:50:30 #战斗头盔,日本军事装备

九八式钢盔(日语:九八式铁帽)是1938年起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形式上被大日本帝国陆军采用的新式头盔,特别提高了对手枪弹等低威力子弹的防护能力以求能取代防护力薄弱的九O式钢盔。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1933年(昭和7年)开始着手研究并试着改善九O式钢盔在抵挡子弹与破片时防护功能薄弱的问题。

1935年到1938年间,神户制作所对各种厚度与头盔形状的设计进行了多种研究并测试了至少32种头盔设计,此外还大量采用了医学机构与兵工学院的意见,最初设计的重量限制约为1公斤但是最后放宽到3公斤才总算完成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当时国际上的主流头盔,还在一定程度上考虑采用德式钢盔的设计,但是最后考量到亚洲人的头型与士兵的使用与习惯的差异,设计上还是与九O式钢盔差不多。

1939年8月设计图表通过军方审查,决定将其作为全军种的下一代制式头盔,但是碍于战争影响与资源缺乏,该型头盔一直没能取代九O式钢盔,只配发给机枪组或是部分炮兵、空军防空单位等训练成本较高的单位。

主要由钢盔本体、内衬、下巴带与一块加装于前部的铁板组成。

设计基本与九〇式钢盔无异,表面同样为了避免反光做了消光处理,下巴带比前者多出20厘米,内衬则是以丝瓜或是木棉等制造,抗震性更好。

九八式铁盔的设计主要为了士兵在如阵地战或是肉搏战等近距离战斗时提供保护,头盔钢板厚度从九〇式钢盔的1mm增加到2mm,可以抵挡.303子弹在500m外的直接射击,但也因此比九〇式增加了1.9公斤,来到接近3公斤的惊人重量,前端的铁板为0.9公斤,可以让前方的钢板厚度增加到4mm,足以承受300m的.303步枪弹射击。

材质为镍铬钢,经过淬火硬化后制造,其防护力达到当时西方国家的标准,目的是用自身的硬度摧毁和阻止子弹穿透。与九〇式钢盔一样,当戴上九八式铁帽时,通常首先戴上帽子(战帽)增加舒适性,然后才在上面戴上铁帽。

相关

  • 盐酸阿比朵尔阿比朵尔 (俄语:Арбидол,英语:Arbidol) 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由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开发,主要适应症是A类、B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同时对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感
  • 自营自养生物,也称为生产者(producer,autotroph),在台湾称为自营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少数微生物,它们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
  • 弗洛伦斯·格里菲斯-乔伊娜弗洛伦斯·格里菲斯-乔伊娜(英语:Florence Griffith-Joyner,1959年12月21日-1998年9月21日),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昵称“Flo-Jo”、“花蝴蝶”。格里菲斯1959年出生于洛杉矶,原名多洛
  • 总督府山林课宿舍锦町日式宿舍群,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广义指台湾日治时代建于台北市锦町的中等阶级官舍,建筑年份在1920至1930年代。狭义指2007年登录为台北市历史建筑的5栋日式宿舍。锦町位于台
  • 堂区small/small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共有64个堂区,堂区与美国本土另外47个州和夏威夷州的县属同级别行政单位,另外阿拉斯加州既没有县也没有堂区,而是划分成自治市和统计区。所以路易斯安那也是全
  • 合福客运专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也被称作“可弯曲的混凝土”,是一种由特别筛选的短纤维(通常是合成纤维,即聚合物纤维)随机分布于便于模板成型的砂浆制成的加强复合材料 。 与普通混凝
  • 凯瑟琳·毕奇洛凯瑟琳·安·毕奇洛(Kathryn Ann Bigelow,1951年11月27日-),生于美国加州,美国电影导演,首位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女性得主。她主要执导科幻、动作和恐怖题材的影片。其最近的两部作品
  • 科特·克劳森科特·克劳森(Curt Clawson;1959年9月28日-)是美国的一位政治人物。自2014年至2017年,他是佛罗里达州第19选举区选出的美国众议院议员。他的党籍是共和党。克劳森从政前是一位商
  • 亨利·阿姆斯壮小亨利·梅勒帝·杰克森(英语:Henry Melody Jackson Jr.,1912年12月12-1988年10月22日),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哥伦布,著名拳击手,在擂台上,以亨利·阿姆斯壮(英语:Henry Armstrong)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