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伊斯·基斯林

✍ dations ◷ 2025-11-12 23:21:36 #莫伊斯·基斯林

莫伊斯·基斯林(波兰语:Moïse Kisling、1891年1月22日-1953年4月29日)是波兰出生的法国画家。他于1910年移居巴黎,在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受伤后于,他于1915年成为法国公民。后在法国沦陷后,他于1940年移居美国,并于1946年返回法国。

基斯林于1891年1月22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克拉科夫,其父母是犹太人。他在克拉科夫美术学院师从约瑟夫·潘凯维奇(英语:Jozef Pankiewicz),后者则鼓励基斯林前往法国巴黎学习,1910年,基斯林搬到了巴黎的蒙马特美术街(法语:Rue des Beaux-Arts),他最初加入了一个由来自东欧以及美国和英国的艺术家组成的移民社区,与许多同时代的艺术家成为了挚友,后待1913年,基斯林在蒙帕纳斯租下了一处住宅和艺术工作室。艺术家朱勒·帕斯金(英语:Jules Pascin)、利奥波德·兹博罗夫斯基(英语:Léopold Zborowski)、和后来的亚美迪欧·莫迪利亚尼也住在同一栋楼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基斯林自愿在法国外籍兵团服役并参战。然而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基斯林受到波及而受到重伤,事后他被授予法国公民身份。并在同年与蕾妮·基斯林结婚,两人育有两个儿子,让·基斯林 (Jean Kisling、1922年出生) 和盖伊·基斯林 (Guy Kisling、1922年出生)。

后在192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莫伊斯都在法国南部度过。由于莫伊斯的风景画风格与马克·夏卡尔类似。作为描绘女性身体的大师,莫伊斯的超现实主义和肖像画作品,也为他赢得了最广泛的赞誉。

基斯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1940年再次志愿服兵役,当时他已49岁。当法国军队在向德国人投降时,基斯林选择退役,并移居美国南加州 ,1942年,他在南加州举办了他的第一次艺术展。在德国战败后,基斯林返回法国。

莫伊斯于1953年4月29日在他位于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瓦尔邦邦多勒的家中去世。在去世前十天,他患有胃病。

目前,他的作品被各种公共博物馆收藏,包括哈佛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东京富士美术馆、以色列博物馆、池田20世纪美术馆等。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小皇宫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莫伊斯的作品。

相关

  • 宋锦宋锦,全称“宋式锦”,为中国的一种著名织锦,发源地在中国的苏州,故又称之为“苏州宋锦”。宋锦与南京云锦、成都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2009年9月28日,宋锦作为中国蚕桑丝织
  • 阿修罗 (印度神话)印度教神话的阿修罗(梵语:असुर),义为大力神,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与提婆神族对抗,有时被视为暴力之神。阿修罗族及提婆族(包括那伽族)都是迦叶波的后代。最早期的吠陀文献记载提
  • 耿额耿额(满语:ᡤᡝᠩᡤᡝᡳ,穆麟德:,?-1712年),满洲,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书。曾任左都御史。康熙四十六年六月癸未,接替阿山,担任清朝刑部尚书,后改兵部尚书。由巢可讬接任。
  • 旧金山州立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英文名:),是一所位于美国加州的一所公立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是二十三个加州州立大学之一,大学里提供9个领域的100多个学院。 旧金山州立大学在美国西部名列前五
  • 奇哈塔塔恩尔奇哈塔塔恩尔(Chhatatanr),是印度贾坎德邦Dhanbad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223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2235人,其中男性17478人,女性14757人;0—6岁人口4981人,其中男2554人,女2427
  • 绿宝石 (电影)《绿宝石》(英语:Romancing the Stone)是一部1984年的美国电影,由Robert Zemeckis执导,Michael Douglas、Kathleen Turner、Danny DeVito、Alfonso Arau、Manuel Ojeda主演。
  • 世界黄金协会世界黄金协会(英语:World Gold Council),于1987年由多家黄金公司组成一家非牟利机构,为投资者、工业界,以及消费者带来刺激黄金作用。本会主席为伊恩·特尔非(Ian Telfer),首席执行官
  • 马菲亚岛马菲亚岛(Mafia Island)是东非坦桑尼亚的一个岛屿,人口四万余,主要以渔业为生。古时曾是亚非贸易的要地。《郑和航海图》第十七图中的门肥赤,经英国学者J.V.G.Mills考定为东非马
  • 赫查皮塔火山坐标:15°32′5″S 72°18′39″W / 15.53472°S 72.31083°W / -15.53472; -72.31083赫查皮塔火山(Jechapita),是秘鲁的火山,位于该国南部阿雷基帕大区的卡斯蒂利亚省,处于查查斯
  • 阿戈斯蒂诺·卡拉齐阿戈斯蒂诺·卡拉齐(意大利语:Agostino Carracci,1557年8月16日-1602年3月22日),意大利画家、版画家,代表作《圣哲洛姆的最后圣餐》( )。阿戈斯蒂诺·卡拉齐出生在博洛尼亚,是一个裁缝的儿子。他最初接受的是金匠培训。后来他学习绘画,他前往帕尔马学习科雷焦的作品。在他的兄弟安尼贝尔的陪同下,他在威尼斯呆了很长时间,在那里,他在著名的科内利斯·科特手下接受了雕刻师的培训。从1574年开始,他担任复制雕刻师,复制16世纪大师的作品,如费德里科·巴罗奇、丁托列托、安东尼奥·坎皮、维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