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国旗

✍ dations ◷ 2025-07-01 11:39:39 #芬兰旗帜,芬兰国家象征,北欧十字旗,国旗

芬兰国旗(芬兰语:Siniristilippu,意为“蓝十字旗”)是芬兰的国旗,其图案为白底上蓝色的斯堪的纳维亚十字,1918年5月29日被正式定为芬兰的国家标志。除最普遍的形式外芬兰国旗还有一些特殊形式(比如代表总统或者军队使用的)。

芬兰长期属于瑞典,后来属于沙皇俄国。1917年独立。芬兰的国旗反映了其历史:

今天蓝色和白色成为了芬兰的传统颜色,蓝色代表湖与天,白色代表雪。

芬兰国旗是由埃罗·斯内尔曼(Eero Snellman)和布鲁诺·图卡宁(Bruno Tuukkanen)设计的,今天使用的国徽和总统旗上的自由十字是奥洛夫·埃里克松(Olof Eriksson)设计的。

芬兰民用旗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芬兰的国旗形式。任何芬兰人在他觉得有必要时可以升芬兰民用旗。在水上芬兰民用旗作为芬兰舰船的标志。

芬兰民用旗呈长方形,其中一个蓝色的十字将白底分为四块。旗宽11个长度单位,长18个长度单位,十字的横竖两划各宽3个长度单位。横划位于旗的中部,竖划的离旗的旗杆边5个长度单位。

Flag of Finland (Construction sheet).svg

一开始芬兰国旗上的颜色是使用参考布料来定义的,今天官方使用PANTONE色彩匹配系统来定义。

以下为颜色定义:

印在布上后以上颜色与以下印刷四分色模式定义类似,但是这不是官方定义:

只有国家机关才允许使用国家机关旗帜。

国家机关旗帜与国旗差不多,但是在十字交叉处有一个小的国徽。国徽周围有一个细的黄框(宽3/40长度单位)。

国家机关如议会、政府、法庭、外交官邸和国立高校使用国家机关旗帜。此外芬兰国有的船只和舰队(比如破冰船)也挂这面旗帜。

芬兰军旗不是长方形的,在远离旗杆的一面有三个尖,它的图案与国家机关旗帜一样,但比国家机关旗帜长一个长度单位。

芬兰法律还规定了一系列特殊形式的国旗。

总统旗帜是在军旗的旗杆侧上方角上印上蓝色和黄色的自由十字图像。

芬兰有三种特殊军旗,它们是在一般的军旗基础上在旗杆侧上方角上添加图案:

业余船只允许挂一面特殊的国旗:在一般国旗的蓝色十字的内部还有一个细的白色的十字(宽3/5长度单位),在旗杆侧的上角可以添加船只所属的俱乐部的标志。

一系列法律规定芬兰国旗的使用,此外在芬兰还有许多关于使用国旗的习俗和规则。

芬兰既有法定的升旗日也有传统的升旗日。

以下为法定的升旗日:

传统的升旗日为:

每个芬兰人在觉得有必要时可以升芬兰国旗。私人场合一般为婚礼、生日、欢迎特殊的客人等。逝世可以升半旗。

在法定的升旗日里所有国家和地方机关必须升旗,在传统的升旗日里一般这些机构也升旗。许多私人在这些日子里也会升旗。许多公寓和居民区的管理人员会升旗。

升旗从早上8点钟开始到晚上日落,假如日落晚于21点钟的话到21点钟。这里有三个例外:

这些升旗时间和收旗时间的规则当然只对官方机构有效,但是许多私人将遵守这些规则看作是义务而遵守这些规则。

假如有必要的话芬兰国旗可以用焚毁的方式来销毁,或者将它割得无法辨认出来它是芬兰国旗。

以下行为造成亵旗罪:

以下行为违反有关芬兰国旗的法令:

相关

  • 唯我论唯我论(英语:Solipsism)是一个提出唯某者自己的心灵是确认之存在的哲学理论。唯我论是由拉丁语:solus,意为唯独、唯一,以及拉丁语:ipse,意为自我,所组成。字面意思为我。唯我论的历史
  • 结合位点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结合位点是大分子(如蛋白质)上的一个区域,它与另一个具有特异性的分子结合。大分子的结合伙伴通常被称为配体。配体可以包括其他蛋白质(导致蛋白质交互
  • 黄麻圆果黄麻 C. capsularis 长果黄麻 C. olitorius黄麻(拉丁语:Corchorus)是一种长而柔软的、发出光泽的植物纤维,可以织成高强度的粗糙的细丝。它在植物分类上属于椴树亚科的黄麻
  • 新古典学派犯罪学(英语:Criminology)是一门社会科学,主题是寻找犯罪行为的现象与规律,寻找犯罪发生的原因,借此寻找方法以减轻犯罪对社会的影响(最后这项于今日已被更精致地分科为刑事政策,而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是一名德国哲学家。其时代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
  • 反应机理化学中,反应机理用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所经由的全部基元反应。虽然整个化学变化所发生的物质转变可能很明显,但为了探明这一过程的反应机理,常常需要实验来验证。机理详细描述了
  • 丙烯腈丙烯腈(CH2=CH-C≡N)是有刺激性气味,极易燃的有机液体。IUPAC名称是2-丙烯腈(英文:2-propenenitrile)。丙烯腈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易燃液体。有毒。略溶于水,易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 索菲斯·李马里乌斯·索菲斯·李(Marius Sophus Lie,1842年12月17日-1899年2月18日)挪威数学家。李群和李代数的创始人。李1865年毕业于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大学)。1868年开始专攻数
  • 希伯·柯蒂斯希伯·道斯特·柯蒂斯(英语:Heber Doust Curtis,1872年6月27日-1942年1月9日),美国天文学家。柯蒂斯1872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马斯基根,1893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在加利
  • 秋山登秋山登(1934年2月3日-2000年8月12日),日本棒球选手、教练,出生于冈山县冈山市,选手时期皆效力于日本职棒大洋鲸队,于1967年退休,生涯通算193次胜投。 50 杉下茂 | 51 杉下茂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