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园区

✍ dations ◷ 2025-07-19 08:24:48 #科学园区
台湾有许多科学园区,其中新竹科学园区、中部科学园区及南部科学工业园区是由中华民国科技部所主管,另外在各地也有许多的科技园区、科学园区及软件园区。台湾设立科学园区的宗旨是在引进高科技工业与科技人才,塑造集高品质研发工作、生活与休闲于一区域的人性化环境,并且建立产业发展基地,平衡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三十余年来,科学工业园区不仅成为中华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指标,其经验累积形成的示范效果与技术扩散,也调整了中华民国的产业结构,维系经济繁荣,建立中华民国在国际高科技产业中的一席之地,其北、中、南三大核心园区所形成的高科技产业创新走廊,更有利于加速推动台湾成为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竹科)设立于1979年,为中华民国第1个科学工业园区,下辖八个基地(园区),附近有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及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学术与研究机构,进驻产业完整,发展最为成熟。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南科)设立于1995年,分为三个基地(园区),现已建构完整的光电、半导体、生技及精密机械产业聚落,并积极发展绿能低碳及医疗器材等产业。中部科学园区(中科)设立于2002年,有七个基地(园区),主要产业以光电、精密机械、半导体产业为主。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孙运璿等人于1980年设立新竹科学园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简称新竹科学园区、竹科)是台湾的第一座科学园区,涵盖范围横跨新竹市东区与新竹县宝山乡,园区内厂商以经营电子代工服务为主,是中华民国高度发展高科技代工产业的主要科技重镇之一。新竹科学园区的第四期会在苗栗铜锣,面积349.7公顷。另外,新竹生物医学园区位于新竹县竹北市,在2003年由行政院核定,也隶属科技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园区生技大楼已在2011年启用。中部科学园区于2002年获得行政院核定,开发建设工程于2003年七月起展开,针对土地使用、交通运输、水电及电信、雨污水处理与排放、废弃物处理等相关建设工程进行规划,配合产业未来整体发展需要,提供高科技产业优质之环境,鼓励研究发展及制造高科技工业产品,进而带动科技产业技术提升,促进中部地区产业之升级,并形成中部高科技产业新聚落。中部科学园区包括台中园区、后里园区(包括后里基地及七星基地)、虎尾园区、二林园区及中兴园区共计五处,总开发面积约1486公顷。南部科学园区位于台湾台南市、高雄市等地。范围包括台南园区1,043公顷、高雄园区567公顷及生技医疗器材专区30公顷。管理局设于台南园区。以产值而言,晶圆代工业及面板业为南科主力产业,占约全园区八至九成。

相关

  • 查洛特–玛丽亚氏–齿病X1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症,即(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又称腓骨肌萎缩症、恰克-马利-杜斯氏症),是以三位最早发现此病的法国研究者的姓氏共同命名的。其主要表现是双
  • CONORCONOR是斯洛文尼亚对COBISS系统中个人和公司名称的规范控制,该系统启动于2003年。CONOR记录作者的个人姓名及相关变量、标签、注释等信息,这些信息在整个系统中被唯一指定。目
  • 2003年SARS殉职医护列表本表列出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殉职的医疗工作者及医疗相关的人士,并依照国籍与逝世日期英文排序。
  • 詹姆斯·瓦特詹姆斯·冯·布雷达·瓦特 FRS FRSE (英语:James von Breda Watt,1736年1月19日-1819年8月19日),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是苏格兰著名的发明家和机械工程师。他改良了
  • Hsub4/subSnOsub4/sub锡酸(英语:stannic acid)是一种含锡无机酸,其化学式为H2SnO3。锡酸拥有类似于碳酸的结构,不易溶于水,可溶于有机物如丙酮,溶解后可解离成锡酸根离子(SnO32-),也同样拥有类似碳酸根的共
  • 牛磺酸牛磺酸(taurine)或称2-氨基乙磺酸,是带有氨基的磺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动物组织中的有机酸。它是胆汁的组分——胆汁酸的组成成分之一,并且可以在大肠中发现,最多占总人体重量的0.1
  • 雄者埃德蒙埃德蒙一世(古英语:Ēadmund; 921年-946年5月26日), 被称为“长者”(Elder),“践行者”(Deed-doer),“公正者”(Just),“伟岸者”(Magnificent),于939年成为英格兰国王直至去世。他是长者爱德
  • 神权政治神权政治是以宗教信仰作为政治的主导的政治体制。此概念自古有之,如尊奉伊斯兰教法的伊斯兰国家,及今日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等。中世纪时代欧洲也是属于天主教神权
  • 咖啡替代品咖啡代用品是指非咖啡,但因为外观、口味类似咖啡,因此用来代替咖啡的产品,多半也不含咖啡因。咖啡代用品的使用可能是因为医药上、经济上或是信仰上的原因,也有可能只是因为无法
  • 莫霍洛维奇面莫霍界面,有时简称莫荷面,是地球的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首先在1909年由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荷洛维奇(Andrija Mohorovičić)发现。他观察到地震波(特别是P波)在此处波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