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2月14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34年2月14日(当天也是春节,而西半球为2月13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荷属东印度、北婆罗洲、日本南洋厅的部分岛屿,日偏食则覆盖了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太平洋中北部及周边部分地区。
廖内群岛所在的南海海域在2月14日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本影向东偏南划过马来群岛的部分岛屿,逐渐转向东北移动,覆盖了日本南洋厅(今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部分)的部分岛屿,在埃内韦塔克环礁以北约180公里处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继续向东北移动,再也没有经过任何陆地,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最终在2月13日日落时分结束于夏洛特皇后群岛西南约270公里的北太平洋洋面。陆地上看到的日全食均在2月14日。
本次月球本影经过的陆地全都是岛屿,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中国中东部、朝鲜半岛、日本、英属印度东部(今印度东北部和缅甸除西部外的大部)、东南亚绝大部分、澳大利亚中北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除东南端外的大部、波利尼西亚群岛北部、苏联东部(今属俄罗斯)、阿拉斯加领地(今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西部。其中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部分在2月14日看到日食,以东的部分在2月13日看到日食。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1931年4月18日和1931年10月11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1935年1月5日、1935年6月30日的日偏食和1935年12月25日的日环食属于下一组交点年系列。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39,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为1501年5月17日至1609年7月30日的7次日偏食、1627年8月11日至1825年12月9日的12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1843年12月21日至2601年3月26日的43次日全食、2619年4月6日至2763年7月3日的9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62.11年。其中最长的全食为本周期第39次日食,发生于2186年7月16日,共持续7分29秒,是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6000年间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2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24至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