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茨·盖格

✍ dations ◷ 2025-10-24 18:13:41 #德国哲学家,1880年出生,1937年逝世,哥廷根大学校友,慕尼黑大学校友,莱比锡大学校友

莫里茨·盖格(Moritz Geiger)(1880年-1937年)。从他的学术生活来看,他上大学时最初学习心理学,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对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产生了兴趣,因此而转向研究哲学。在此期间,他认识了著名心理学美学家特奥多尔·利普斯(Theodor Lipps),成为后者的学生和密友,在学术思想上深受后者影响,他在《艺术的意味》(die Bedeutung der Kunst)这部著作中屡屡提及利普斯及其理论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盖格于一九零八年开始在慕尼黑大学任教;在认识了埃德蒙的·胡塞尔以后,他开始研究现象学,后来又专门研究现象学美学。一九一三年,他开始和胡塞尔一道主持《哲学与现象研究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发表了《审美享受的现象学》一文,奠定了他作为现象学美学创始人的地位;此后,盖格尔便与他的学术上的密友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亚历山大·普凡德尔(Alexander Pfander)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现象学团体,这就是著名的慕尼黑学派。他们不再只强调方法论方面的那些细枝末节,而把主要精力放到那些实质性的价值及其个人实现上。因此,把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方法坚持下来的正是这个慕尼黑学派。

从1909年起,盖格就在大学里开办著名的美学讲座,他的讲座生动形象、坦率质朴,代表了当时审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以至于把沃尔夫林的追随者和那些研究哲学、艺术史、文学史的大学生都吸引了过来。这里需要突出强调的是,本来现象学方面的学术著作(当然也包括现象学美学的学术著作)大多以深奥艰涩著称,但是,由于盖格既是一个富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出色师长,所以,抽象的理论、枯燥的概念在他这里获得了勃勃生机,变得生动活泼、富有诗意了,这也是《艺术的意味》最突出的特色。1923年,他作为哲学教授来到哥廷根,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他也曾在里加大学、斯坦福大学发表过美学演讲,在哈佛举行的国际哲学代表大会上作报告;在此期间,他还把他在《审美享受的现象学》中开始酝酿的《艺术的意味》一书的大纲公诸于众,使之成为其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1933年,盖格移居美国,出任瓦萨尔大学哲学系主任;尽管他这时已是重病在身,但他仍然热切地献身于《艺术的意味》一书的写作和译成英文的工作,直到1937年为此而奋斗到最后的一息。

相关

  • 科洛尼斯希腊神话中有数个以科洛尼斯(Coronis ,Κορωνίς)为名的人物,因其不同意义而具有多重艺术形象,也是金牛座毕星团的溯源之一。这些人物包括:
  • HSVHSV可以指:
  •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教会教会是基督徒对基督教组织的习惯称呼,可以指:凡世所有罪恶和圣洁的基督徒的集合(普世教会)、天上所有圣洁的基督徒的集合(神的国度)、拥有共同教义和礼仪的基督徒的集合(教派)、一个
  • 中微子背景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是由大爆炸产生的中微子构成的背景辐射。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类似,它们都是大爆炸的余晖。这些中微子有时又称作“残留中微子”。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始于宇宙
  • 小行星84522小行星84522(2002 TC302)是一个颜色偏红的巨大共振海王星外天体(2:5),它是在2002年10月9日被帕洛马山天文台的NEAT计划发现的。以39.058 至70.983 天文单位环绕着太阳运转,由于共
  • 阿兹提克帝国阿兹特克帝国或阿兹特克三邦同盟(古典纳瓦特尔语:Ēxcān Tlahtōlōyān),是1428年,由特诺奇蒂特兰、特斯科科和特拉科潘三个城邦组成的一个前哥伦布时期的印第安人国家,位于墨西
  • 自由恋爱主义自由恋爱主义(英语:Free love、日语:自由恋愛主義)是一场旨在接受所有形式的爱的社会运动。自由恋爱主义的最初目标是将国家与性相关事务(如婚姻、生育控制和通奸)分离开来。自由
  • 张小生包子张小生包子又称张小生包子铺是河北邯郸的面食小吃,由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生张亚普创立。张小生包子与津津乐菊花包、鸿来顺津味包、老幼乐包子、一禾水饺同为邯郸地区较为出名的
  • 热冬果热冬果,相传由唐朝的宰相魏徵所创造。上百年来兰州人喜食街头小吃。兰州地气干燥,热冬果乃冬季下火之佳品。做法极为简便:将年冬的梨子去核,切小块,放入热水中,与花椒同煮至透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