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防护巡洋舰列表

✍ dations ◷ 2025-09-07 23:41:16 #德国防护巡洋舰列表

德意志帝国海军在1880年代至1890年代期间,从伊伦娜级两艘姊妹舰开始建造一系列防护巡洋舰。除此之外德国海军另外建造两级防护巡洋舰,其中包括6艘舰只:独级舰(德语:Einzelschiff)奥古斯塔皇后号和5艘维多利亚·路易丝级。这些舰只后来在世纪之交被以俾斯麦侯爵号为首的装甲巡洋舰所取代[1]。由于前提尔皮茨时代的军备预算有限,德国海军尝试建造可以作为海外巡洋舰和舰队侦察舰的舰只[2]。德国防护巡洋舰的设计通常模仿外国海军的发展。维多利亚·路易丝级的设计类似于当代德国战列舰,与外国战列舰相比,德国战列舰喜欢更小口径主炮和更多数量的副炮(英语: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3]。

大多数德国防护巡洋舰在整个服役生涯中都在海外度过,尤其是在1890年代至20世纪初曾作为东亚分舰队的成员服役。1897年11月,威廉王妃号参与占领胶州湾租借地的行动,该地后来也成为了东亚分舰队的主要基地。1900年,奥古斯塔皇后号、赫塔号和汉萨号协助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1902年至1903年间的委内瑞拉危机期间,菲内塔号参与镇压活动,轰炸了几座委内瑞拉要塞。1910年代,伊伦娜号、威廉王妃号和奥古斯塔皇后号被降级为预备役,与此同时,维多利亚·路易丝级则被用于培训海军学员。所有这些防护巡洋舰都在1920年代初被报废拆解。

伊伦娜级是德国海军的第一个防护巡洋舰建造计划。该级舰于1886年至1889年间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5][b]和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5][b]建造,由首舰伊伦娜号[c]和末舰威廉王妃号[c]所共同组成。在建造时,舰上装备14门150毫米(5.9英寸)后膛炮,其中4门为150毫米30倍径箍炮(英语:15 cm Ring Kanone L/30)[d],10门则是较短的150毫米22倍径箍炮。两舰的最高航速为18节(33千米每小时;21英里每小时)。在1899至1905年间,两舰都接受了现代化改装,其中武器装备升级为新式的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e][8]。

两舰都曾在东亚分舰队服役。1897年11月,在奥托·冯·迪德里希海军少将的指挥下,威廉王妃号在夺取胶州湾的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9]。在美西战争期间的马尼拉湾海战(英语:Battle of Manila Bay)[f]之后,两舰被派往菲律宾,以维护德国在当地的殖民利益[10]。在菲律宾,伊伦娜号的出现引发与已经占领岛屿的美军舰队之间的紧张关系。两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返回德国国内,自此一直停留在欧洲水域,直至1914年从一线退役[5]。此后,两舰被降格为次要角色ーー伊伦娜号被用作潜水艇母舰,威廉王妃号则被当作废船(英语:Hulk (ship))[g],直到1920年代初被当作废品出售[12]。

奥古斯塔皇后号[j]是1890年代初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独级防护巡洋舰。该舰于1890年在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开工,于1892年1月下水,并于同年11月完工[16]。由于预算限制,奥古斯塔皇后号被设计成舰队侦察舰兼用作殖民地巡洋舰[2]。在建造初期,舰上装备有4门150毫米(5.9英寸)30倍径速射炮和8门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在1896年,这些炮被更换为12门新式的150毫米35倍径速射炮(英语:15 cm SK L/35)[16]。该舰也是德国海军第一艘具有三轴螺旋桨装置的军舰[17]。由于存在严重的稳定性问题,该舰在顶浪行进时容易灌入过量的水,而且操纵性能也很差[16]。

1897年至1902年间,奥古斯塔皇后号在海外服役,其中主要是在东亚分舰队服役[16][18]。1900年在中国水域,该舰的船员协助镇压义和团运动[19]。1902年,“奥古斯塔皇后”号回到德国进行大规模的改装。是次改装一直持续至1907年,之后该舰被改为后备舰只[16][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古斯塔皇后号也被再次动员起来成为一艘炮术教练船(德语:Artillerieschulschiff)[k]。在整个一战期间,该舰一直担任这个角色[20]。最终,“奥古斯塔皇后”号在1919年10月时被报废出售,并于次年被拆解[2][16]。

维多利亚·路易丝级巡洋舰是德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级防护巡洋舰。这个舰级的设计引入了快速帆和冲角的组合,以及后来德国装甲巡洋舰的典型特征——块状侧面。该舰级包括5艘舰只:首舰维多利亚·路易丝号[l]、赫塔号[m]、弗蕾亚号[n]、菲内塔号[o]和末舰汉萨号[p][20]。这些舰只分别于1895年至1896年间开建,1897年至1898年间下水,并分别于次年投入使用。弗蕾亚号上安装的尼克劳斯式锅炉(英语:Niclausse boiler)[q]时常出现问题,这促使德国海军在之后的军舰上采用标准化锅炉型号。自此之后,德国海军只使用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式(英语:Schulz-Thornycroft)[r]或船用式锅炉。本级所有5艘舰只都装备2门210毫米40倍径(英语:21 cm SK L/40)和8门150毫米40倍径速射舰炮(英语:15 cm SK L/40 naval gun)作为主炮[24]。

该舰级的舰只在德国海军旗下不同的单位服役,包括美洲基地、东亚分舰队,以及本土练习舰队等[25]。赫塔号和汉萨号曾参加了1900年在中国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26],菲内塔号则参与了1902年至1903年间的委内瑞拉危机[27]。在1905年至1911年间,5舰都进行现代化改造,之后都被用作海军学员的训练舰[2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这些舰只被调派到第五侦察集群,但很快就都退出前线任务。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这些舰只曾担任各种次要角色。维多利亚·路易丝号被改装成一艘商船,并最后在1923年被拆毁[21]。其他4艘舰分别于1920年至1921年间报废拆解。[2][25]

相关

  • 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Γ. Καραμανλής;1907年3月8日-1998年4月23日,新历),希腊新民主党的创始人。他在当过四次希腊王国总理和两次希腊
  • 格奥尔格 (萨克森王储)格奥尔格(德语:Georg von Sachsen,1893年1月15日-1943年5月14日),萨克森王储,腓特烈·奥古斯特三世的长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格奥尔格以上尉的身份指挥军队作战。1915年,威廉二世
  • 董雷 (足球运动员)董雷(1982年8月6日-),北京人,是中国职业足球守门员。董雷从乙级联赛开始初露头角,2003年被八一签下,师从著名前国门李松海,结果还在绝对主力李松海之子李雷雷受伤期间成了八一的正选
  • 张继良张继良(?-?),湖北汉阳府黄陂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
  • 星金融发展星金融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星金融发展(英语:Sing Investments & Finance Limited,SGX:S35),在1964年由李连煌家族创立。业务经营各种类型贷款,包括汽车、房屋、建造等。现时董事会主席
  • radikoradiko(日语:ラジコ)是日本一家网络电台平台,由电通与日本多家广播电台合资成立的“株式会社radiko”经营,于2010年3月开始运行,以线上串流的方
  • 赫苏斯·纳瓦斯赫苏斯·纳瓦斯·冈萨雷斯(西班牙语:Jesús Navas González,1985年11月21日-)是一名西班牙足球运动员,司职右翼,现时效力西甲球队塞维利亚,球衣号为已故好友安东尼奥·普埃尔塔生前所用的16号。西班牙国家足球队成员。纳瓦斯患有严重的急性思乡病和焦虑症,曾因国家队集训营距离家太远而被迫离队。2009年经治疗后好转,隔年世界杯成功随队参加2010年世界杯,并且在2012年随队参加欧洲足球锦标赛,两次都拿下冠军。2013年联合会杯,西班牙和意大利在半决赛经过加时后依然战平0比0,纳瓦斯在点
  • 市口政光市口政光(日语:市口 政光/いちぐち まさみつ ,1940年1月12日-),日本男子摔跤运动员。他曾代表日本参加1960年和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摔跤比赛,其中1964年奥运会获得一枚金牌。
  • 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指个体在游戏或其他工作中,为实现一个或一组目标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思维过程。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中,战略思维涉及产生独到的商业见解和把握机会,目的是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 。
  • 悬垂腹悬垂腹(pendulous abdomen)是一种怀孕的腹型,腹部向前膨胀隆起,胎儿不宜入盆,即使入盆也不易顺产,主要是由于腹部过分膨胀,拉断腹肌,导致孕妇产力不够。悬垂腹一般伴随的有:羊水多,胎儿大(7.5斤以上)。一般医生会建议考虑剖宫产,但也不排除顺产的可能,可以试产决定。悬垂腹,腰部不膨胀,从背后看不出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