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防护巡洋舰列表

✍ dations ◷ 2025-11-12 23:06:37 #德国防护巡洋舰列表

德意志帝国海军在1880年代至1890年代期间,从伊伦娜级两艘姊妹舰开始建造一系列防护巡洋舰。除此之外德国海军另外建造两级防护巡洋舰,其中包括6艘舰只:独级舰(德语:Einzelschiff)奥古斯塔皇后号和5艘维多利亚·路易丝级。这些舰只后来在世纪之交被以俾斯麦侯爵号为首的装甲巡洋舰所取代[1]。由于前提尔皮茨时代的军备预算有限,德国海军尝试建造可以作为海外巡洋舰和舰队侦察舰的舰只[2]。德国防护巡洋舰的设计通常模仿外国海军的发展。维多利亚·路易丝级的设计类似于当代德国战列舰,与外国战列舰相比,德国战列舰喜欢更小口径主炮和更多数量的副炮(英语: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3]。

大多数德国防护巡洋舰在整个服役生涯中都在海外度过,尤其是在1890年代至20世纪初曾作为东亚分舰队的成员服役。1897年11月,威廉王妃号参与占领胶州湾租借地的行动,该地后来也成为了东亚分舰队的主要基地。1900年,奥古斯塔皇后号、赫塔号和汉萨号协助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1902年至1903年间的委内瑞拉危机期间,菲内塔号参与镇压活动,轰炸了几座委内瑞拉要塞。1910年代,伊伦娜号、威廉王妃号和奥古斯塔皇后号被降级为预备役,与此同时,维多利亚·路易丝级则被用于培训海军学员。所有这些防护巡洋舰都在1920年代初被报废拆解。

伊伦娜级是德国海军的第一个防护巡洋舰建造计划。该级舰于1886年至1889年间在斯德丁的伏尔铿船厂[5][b]和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5][b]建造,由首舰伊伦娜号[c]和末舰威廉王妃号[c]所共同组成。在建造时,舰上装备14门150毫米(5.9英寸)后膛炮,其中4门为150毫米30倍径箍炮(英语:15 cm Ring Kanone L/30)[d],10门则是较短的150毫米22倍径箍炮。两舰的最高航速为18节(33千米每小时;21英里每小时)。在1899至1905年间,两舰都接受了现代化改装,其中武器装备升级为新式的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e][8]。

两舰都曾在东亚分舰队服役。1897年11月,在奥托·冯·迪德里希海军少将的指挥下,威廉王妃号在夺取胶州湾的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9]。在美西战争期间的马尼拉湾海战(英语:Battle of Manila Bay)[f]之后,两舰被派往菲律宾,以维护德国在当地的殖民利益[10]。在菲律宾,伊伦娜号的出现引发与已经占领岛屿的美军舰队之间的紧张关系。两舰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返回德国国内,自此一直停留在欧洲水域,直至1914年从一线退役[5]。此后,两舰被降格为次要角色ーー伊伦娜号被用作潜水艇母舰,威廉王妃号则被当作废船(英语:Hulk (ship))[g],直到1920年代初被当作废品出售[12]。

奥古斯塔皇后号[j]是1890年代初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独级防护巡洋舰。该舰于1890年在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开工,于1892年1月下水,并于同年11月完工[16]。由于预算限制,奥古斯塔皇后号被设计成舰队侦察舰兼用作殖民地巡洋舰[2]。在建造初期,舰上装备有4门150毫米(5.9英寸)30倍径速射炮和8门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在1896年,这些炮被更换为12门新式的150毫米35倍径速射炮(英语:15 cm SK L/35)[16]。该舰也是德国海军第一艘具有三轴螺旋桨装置的军舰[17]。由于存在严重的稳定性问题,该舰在顶浪行进时容易灌入过量的水,而且操纵性能也很差[16]。

1897年至1902年间,奥古斯塔皇后号在海外服役,其中主要是在东亚分舰队服役[16][18]。1900年在中国水域,该舰的船员协助镇压义和团运动[19]。1902年,“奥古斯塔皇后”号回到德国进行大规模的改装。是次改装一直持续至1907年,之后该舰被改为后备舰只[16][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古斯塔皇后号也被再次动员起来成为一艘炮术教练船(德语:Artillerieschulschiff)[k]。在整个一战期间,该舰一直担任这个角色[20]。最终,“奥古斯塔皇后”号在1919年10月时被报废出售,并于次年被拆解[2][16]。

维多利亚·路易丝级巡洋舰是德国海军建造的最后一级防护巡洋舰。这个舰级的设计引入了快速帆和冲角的组合,以及后来德国装甲巡洋舰的典型特征——块状侧面。该舰级包括5艘舰只:首舰维多利亚·路易丝号[l]、赫塔号[m]、弗蕾亚号[n]、菲内塔号[o]和末舰汉萨号[p][20]。这些舰只分别于1895年至1896年间开建,1897年至1898年间下水,并分别于次年投入使用。弗蕾亚号上安装的尼克劳斯式锅炉(英语:Niclausse boiler)[q]时常出现问题,这促使德国海军在之后的军舰上采用标准化锅炉型号。自此之后,德国海军只使用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式(英语:Schulz-Thornycroft)[r]或船用式锅炉。本级所有5艘舰只都装备2门210毫米40倍径(英语:21 cm SK L/40)和8门150毫米40倍径速射舰炮(英语:15 cm SK L/40 naval gun)作为主炮[24]。

该舰级的舰只在德国海军旗下不同的单位服役,包括美洲基地、东亚分舰队,以及本土练习舰队等[25]。赫塔号和汉萨号曾参加了1900年在中国对义和团运动的镇压[26],菲内塔号则参与了1902年至1903年间的委内瑞拉危机[27]。在1905年至1911年间,5舰都进行现代化改造,之后都被用作海军学员的训练舰[2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这些舰只被调派到第五侦察集群,但很快就都退出前线任务。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这些舰只曾担任各种次要角色。维多利亚·路易丝号被改装成一艘商船,并最后在1923年被拆毁[21]。其他4艘舰分别于1920年至1921年间报废拆解。[2][25]

相关

  • Sbsub2/subOsub4/sub四氧化二锑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b2O4。这种物质存在于黄锑矿(cervantite)中。它是白色固体但在加热时可逆的变黄。这种物质的最简式为SbO2,但被称作四氧化二锑来表明其中
  • Universitas 21Universitas 21,简称U21,是一个由全球21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所组成的大学联盟。这一联盟团体没有中文译名,仅以Universitas 21称呼之。这个联盟的宗旨是促进这些学校的教学、科
  • 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Aircraft engine)是指主要用来产生拉力或推力使飞机前进的发动机设备。除了产生前进力外,还可以为飞机上的用电设备提供电力,与为空调设备等用气设备提供气源。一般
  • 红辣河红辣河,又称红纳河,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是北盘江左岸支流,发源于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老凹坡,西南流经箐口进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经镇宁县革利乡、本寨乡至沙子乡弄染
  • 斯芬克斯山 (阿斯特里德公主海岸)坐标:71°27′S 11°58′E / 71.450°S 11.967°E / -71.450; 11.967斯芬克斯山(英语:Sphinx Mountain)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毛德皇后地的阿斯特里德公主海岸,处于西北岛山脉以东9
  • 世界IPv6日世界IPv6日(英语:World IPv6 Day)是在2011年6月8日由互联网协会组织和赞助的,一次公开测试IPv6的活动。 在2011年的活动大获成功之后,互联网协会将2012年6月6日定为了世界IPv6启
  • 郭秉宽郭秉宽(1904年-1991年),男,福建龙岩人,中国眼科学家,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78年波士顿红袜队球季1978年波士顿红袜队球季是红袜队美国职棒大联盟成军以来的第78个球季。经过162场正规赛事后,红袜队和纽约洋基队于美国联盟东区并列第一,战绩都是99胜63败。于是两队进行了一场决胜加赛,但红袜队最后以4比5输球,因此最终本季99胜64败告终,落后给洋基队一场胜差,后者最终在1978年世界大赛中胜出。
  • 慢速阅读慢速阅读(英语:slow reading),亦名慢阅读,是慢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快速阅读等等技巧性阅读相反。在当今社会一切以快节奏高效率为优的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慢风格(英语:slow movement)这样一个概念。慢速阅读强调回归自然,把对文本意思的理解放到最重要的地方,又带有从容放松的心境,有“阅读禅”的味道。迄今为止,慢速阅读主要流行于文学作品阅读领域,但近年来有所扩展,许多科学家也把它运用到经典文献的阅读领域。
  • 爱德华·扎尔塔爱德华·扎尔塔(英语:Edward N. Zalta,/ˈzɔːltə/;1952年3月16日-),是史丹佛大学的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英语: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的一位学者。它的BA是1975年在莱斯大学获得的,哲学博士则是1980年在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获得的,二者的领域都是哲学。 扎尔塔在史丹佛大学、莱斯大学、萨尔茨堡大学和奥克兰大学有教职。他也是《史丹佛哲学百科全书》的总编辑。扎尔塔最著名的哲学立场来自亚历克修斯·迈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