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二世 (南斯拉夫)

✍ dations ◷ 2025-08-13 05:01:49 #彼得二世 (南斯拉夫)

彼得二世·卡拉乔尔杰(Peter II Karađorđević,西里尔字母:Петар II Карађорђевић,1923年9月6日-1970年11月3日),为南斯拉夫王国卡拉乔尔杰维奇王朝末代君主。

由于其父亚历山大一世1934年遇刺身亡时,彼得二世尚未成年,由保罗亲王摄政,中央政府则由首相德拉吉莎·茨维特科维奇(英语:Dragiša Cvetković)主导。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初期,南斯拉夫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与意大利敌对,以及对苏联的不信任,在法国的支持下维持中立。但随着法国的投降,以及周遭国家不是加入轴心国就是成为德国的一部分,南斯拉夫在1941年3月25日加入轴心国。然而,两天后,还有六个月才成年的彼得二世发动政变,推翻当时的茨维特科维奇政府,表明反对轴心国。

彼得二世夺权,南斯拉夫立场转变,使得希特勒大为不满,因而决定摧毁南斯拉夫。由于德国入侵,而彼得二世的政府在1941年4月流亡到希腊,又随着轴心国的入侵,再迁到耶路撒冷、英国托管巴勒斯坦、埃及开罗,最后在6月21日抵达伦敦。二次大战期间,南斯拉夫被分为八个区域,分别由德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瓜分及成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

战后,彼得二世迁居美国。虽然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在1945年11月制宪会中议宣布南斯拉夫成立共产主义政权,罢黜君主制,但是彼得二世终其一生并没有宣布退位。他受肝硬化之苦多年,在1970年由于肝移植手术失败,死于科罗拉多州。最终下葬在伊利诺伊州的圣萨瓦修道院教堂(英语:Sava Monastery Church),是唯一一位葬在美国的欧洲君主。

2013年1月22日,彼得二世的遗体回到贝尔格莱德。同年5月26日正式下葬。

1944年,彼得与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女儿亚历山德拉结婚,两人的独子亚历山大在1945年于伦敦克拉里奇酒店出生。

米兰一世

亚历山大一世 (塞尔维亚)

彼得一世

拉多米尔·普特尼克

斯泰帕·斯泰帕诺维奇(英语:Stepa Stepanović)

日沃因·米希奇(英语:Živojin Mišić)

扬科·武科蒂奇(英语:Janko Vukotić)注

彼得·博约维奇(英语:Petar Bojović)

路易·弗朗谢·德斯佩雷注

亚历山大一世 (南斯拉夫)

彼得二世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相关

  • 女真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安卡拉战役安哥拉之战指1402年奥斯曼帝国和帖木儿帝国之间发生于今土耳其安卡拉(旧译安哥拉)附近的战役。1402年春,帖木儿率大军15万人左右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数月之间即兵临安卡拉城
  • 金翅雀金翅雀,(学名:Chloris sinica),又名金翅、绿雀、芦花黄雀、黄弹鸟、黄楠鸟、碛弱、谷雀。金翅雀是体形较小的雀形目鸟类,体长在12厘米左右,雄雌同形近色,雄性眼先和眼周部位羽毛深褐
  • 魏清泰魏清泰(?-?),清高宗孝仪纯皇后之父。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原任内管领,乾隆十三年(1748年)令嫔之父内管领清泰,负责已故孝贤皇后供桌上的饽饽,一直拖延不备,不久便因“迟误献供饽饽”而被罚
  • 皮革恋皮革恋或被称之为皮革拜物主义(英文:Leather Fetishism),指对皮革制作的物品特别喜爱,进而到迷恋的程度。这算是一种恋物癖(Fetishism),其是借由皮革之类的无生命物品来达到心理上
  • 杰里米·赖特杰里米·保罗·赖特 QC PC(英语:Jeremy Paul Wright;1972年10月24日-),是英国保守党的党员,自2005年英国大选后担任英国国会凯尼尔沃思和绍瑟姆选区下议院议员。2014年内阁改组,首相
  • 青岩镇青岩镇,又称青岩古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古镇内设
  • 阿里亚拉塞斯三世阿里亚拉塞斯三世(?-前220年),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220年卡帕多西亚君主,在一定程度上与其父阿里亚拉美奈斯共治。他娶塞琉古二世的姐姐斯特拉托尼科为妻,支持反对塞琉古二世的行动
  • 葛城町葛城町(日语:かつらぎ町/かつらぎちょう  */?)是位于日本和歌山县东北部的行政区划。辖区北部位于和泉山脉(日语:和泉山脈),和泉山脉中的葛城山(日语:和泉葛城山)即为町名的由来,南部
  • 何执中何执中(1043年-1116年),字伯通,北宋处州龙泉人。何执中举进士,为台州、亳州判官。宋徽宗时,他追随蔡京,所以崇宁四年(1105年)拜为尚书右丞,四年后取代蔡京为尚书左丞。引起太学生的反对。他处处迎合宋徽宗,粉饰太平。政和元年(1111年),他和蔡京并为宰相,五年后,以太傅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