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白色人种
✍ dations ◷ 2025-04-07 11:18:30 #白色人种
白人(英语:White people),或称白色人种,指狭义的高加索人种(一般亦作西洋人、西方人或西人、洋人),是以人类肤色命名的人种名称,一般指拥有淡色皮肤的种族或群体;或是一类拥有淡色皮肤,尤其是源自欧洲的人类群体,主要指西方世界的人群,有时又专指分布在澳纽与拉美的欧洲人或欧洲后裔,最狭义的时候仅指北欧人种,不过西方世界的标准是比较主观且有政治意识形态的,不但各国认定标准不同,反而很多亚洲地区皮肤白的种族(中东与俄罗斯等非现代西方区域的)不是白人,而很多非纯正白种的欧美人(西班牙、拉美等地的人民)却又把他们列为白人。广义的“白人”一词则比较符合文意,可以包含欧洲以外的西亚、北非、中亚、东亚的民族,泛指所有浅肤色人种。欧洲人在18世纪前后了解到他们和印度的雅利安人存在比较近的关系,因而产生了印欧人一词。一般认为,印欧人、闪米特人都来自于高加索人,都是白种人。事实上,犹太人、闪米特人、土耳其人、斯拉夫人(塞尔维亚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匈牙利人、土库曼人、哈萨克人等都不是真正的白人(亚欧混血),但多被视为白人,即使他们可能皮肤较西欧及北欧的白人更白。一个人是不是白人在大多数白人所在地都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例如南非比勒陀利亚高等法院于2008年裁定南非华人属于有色人种而并非“荣誉白人”,但南非黑人贸工联合会等黑人经济组织却拒绝承认华人不是白人,并要求南非政府就此项裁决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以便于将华人列入白人的地位。人类的肤色是一种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也就是由许多基因共同决定的遗传性状,以外表来看,是由深色逐渐到浅色的连续性差异。许多关于肤色的基因仍未明了,目前了解较多的基因有两个,分别是MC1R以及SLC24A5。其中SLC24A5基因依据估计,是起源于大约6000到12000年前的欧洲地区。显示至少有一个淡色基因是在相对晚近的年代起源于欧洲。非欧混血者若是拥有两个源自欧洲的SLC24A5等位基因,那么将会明显比没有此等位基因的非欧混血者更白。根据观察,SLC24A5基因座解释了大约25%到38%的非欧混血者在皮肤黑色素含量上的差异。
相关
- 喉头喉头(larynx、voice box)是哺乳类颈部的一个器官,用于保护气管,或是作为发声构造。同时也是气管和食道分开的位置。
- 太古宙太古宙(英语: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约40亿年前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由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而结束于25
-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英语:Barbara McClintock,1902年6月16日-1992年9月2日),美国著名女性细胞遗传学家。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没有共同得奖者、单独获得该奖项的
- 疾病管制署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简称疾管署),是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辖下的一个所属机关,负责建立现代化防疫体系。
- 韩国国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暗星暗星(dark star)可能存在于宇宙形成之初,普通的恒星形成之前。大部分恒星都主要由普通物质构成,但暗星主要由中性微子构成,并通过暗物质的湮灭释放能量。这些热量能阻止暗星在重
- 马提亚尔马提亚尔(拉丁语:Marcus Valerius Martialis),(40年-?),古罗马文学家,曾经往返于西班牙至罗马城两地。早年生活贫寒,后来凭借诗歌而闻名于世。其作品取材广泛,短小精悍,经常为时人所称道,
- 融合遗传融合遗传(英语:Blending inheritance)又称混合遗传,是一套已被取代的遗传学假说(英语:Superseded theories in science)。该假说认为不同性状的亲代杂交后,子代会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
- 陈宰均陈宰均(1897年3月7日-1934年8月15日),中国畜牧学家、营养学家,浙江杭州人。他在中国最早进行维生素和动物营养试验。1929年在北平大学农学院成立了动物营养实验室,通过动物试验进
-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符号为km²,英语:Square kilometre)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 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平方尧米、平方佑米(Ym²) 平方泽米、平方皆米(Zm²) 平方艾米(E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