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角

✍ dations ◷ 2025-07-03 13:09:47 #临界角
全内反射(英语: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又称全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两个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部分的光线会于介质的界面被折射,其余的则被反射。但是,当入射角比临界角大时(光线远离法线),光线会停止进入另一界面,反之会全部向内面反射。这只会发生在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较高折射率的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较低折射率的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因为没有折射(折射光线消失)而都是反射,故称之为全内反射。例如当光线从玻璃进入空气时会发生,但当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则不会。最常见的是沸腾的水中气泡显得十分明亮,就是因为发生了全内反射。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在公元1611年于他的著作《Dioptrice》中,已发表全内反射的现象。如图一所示: 光线从折射率较高的 n 1 {displaystyle n_{1}} 介质进入折射率较低的 n 2 {displaystyle n_{2}} 介质: 当入射角 θ i = θ 1 < {displaystyle theta _{i}=theta _{1}<} 临界角 θ c {displaystyle theta _{c}} 时,光线同时发生向 n 2 {displaystyle n_{2}} 介质中的折射,以及向 n 1 {displaystyle n_{1}} 介质中的反射(图一中红色光线所示); 当入射角 θ i = θ 2 > {displaystyle theta _{i}=theta _{2}>} 临界角 θ c {displaystyle theta _{c}} 时,向 n 2 {displaystyle n_{2}} 介质中折射的光线消失,所有光线向 n 1 {displaystyle n_{1}} 介质中反射(图一中蓝色光线所示); 全内反射仅仅可能发生在当光线从较高折射率的介质(也称为光密介质)进入到较低折射率的介质(也称为光疏介质)的情况下,例如当光线从玻璃进入空气时会发生,但当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则不会。临界角(英语:Critical angle)是使得全内反射发生的最少的入射角。入射角是从折射界面的法线量度计算的。临界角( θ c {displaystyle theta _{c}} )可从以下方程计算:其中 n 2 {displaystyle !n_{2}} 是较低密度介质的折射率,及 n 1 {displaystyle !n_{1}} 是较高密度介质的折射率。这条方程是一条斯涅尔定律的简单应用,当中折射角为90°。 当入射光线是准确的等于临界角,折射光线会循折射界面的切线进行。以可见光由玻璃进入空气(或真空)为例,临界角约为41.5°。如果,我们取两个密介质区域,中间夹着一薄层的疏介质,例如一层厚度与入射光波波长大小相当的空气薄层,让光束透过自密介质区射向空气层,则光会透过薄层,再进入对向的密介质区。这种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θ i > θ c {displaystyle theta _{i}>theta _{c}} ,而又能超越障碍,透射到另一介质的现象,称为受抑全内反射(Frustrated Total Reflection)。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当发生全反射时,电磁场并非完全没有进入疏介质;只是进入疏介质区域的电磁场强度以指数式衰减的形式消失。所以在全反射的状态之下,仍然有部分电磁场进入疏介质薄层后再进入对向的密介质区,只不过这种电磁波的强度会随着光波行进距离越远而很快耗损殆尽。量子力学中的量子隧穿效应,实与此相当。光导纤维就是利用了全内反射这一原理,由于反射时没有光线的损失,因此信号可以传输到极远的距离,广泛应用于内视镜及电信上。海市蜃楼亦是由此一原理所生成,光线从较密的介质(冷空气)进入到较疏的介质(近地面的热空气)。

相关

  • 滴虫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英语:trichomoniasis,trich)也称为滴虫炎,,是因为阴道毛滴虫(英语:Trichomonas vaginalis)所引起的传染病,会造成女性阴道或是男性尿道的发炎。约70%的女性及男性在罹病
  • 流血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两种:心脏或血管壁破裂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的出血称为漏出性出
  • 集合集合(英语:Set,或简称集)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它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在最原始的集合论─朴素集合论─中的定义,集合就是“一堆东西”。)集合里的事物(“
  • 大气化学大气物理学 大气力学(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天气 (分类) · (主题)气候 (分类) 气候变迁 (分类)大气化学是研究大气组成和化学过程的学科,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 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化学式为C6H4(COOH)2,是苯二甲酸异构体中的一个,也称1,2-苯二甲酸,苯环上的两个羧基位于邻位。它有两个异构体: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主要用于制取邻
  • 杰夫·默克利杰弗里·艾伦·“杰夫”·默克利(英语:Jeffrey Alan "Jeff" Merkley ;1956年10月24日-),是一位美国民主党政治人物,自2009年成为俄勒冈州联邦参议院议员。此前他曾是俄勒冈州众议院
  • 云母云母是云母族矿物的统称,是钾、铝、镁、铁、锂等金属的铝硅酸盐,都是层状结构,单斜晶系。晶体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偶见柱状。层状解理非常完全,有玻璃光泽,薄片具有弹性。英语中“
  • 强化玻璃强化玻璃、淬火玻璃或钢化玻璃是由退火玻璃经过热处理而制成。一般强化玻璃比退火玻璃的强度高4至6倍。原因是玻璃表面的轻微裂痕都会被应力所紧压,而内层可能出现裂痕的可能
  • 电化学加工电化学加工(Electro chemical machining,缩写:ECM)是在电解液中利用金属工件作阳极所发生的电化学溶蚀进行加工的方法,利用单纯的电解作用的称电解加工。是非传统加工方法,用来加
  • 北路中山北路是台湾台北市重要的南北干道,南接中山南路。中山北路自中华民国行政院起,往北经双连、圆山过基隆河后,经士林、兰雅至天母,全路分为七段。民权东西路口以南属省道台1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