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格里菲斯·泰勒

✍ dations ◷ 2025-09-15 13:33:07 #托马斯·格里菲斯·泰勒

托马斯·格里菲斯·泰勒(英语:Thomas Griffith Taylor,1880年12月1日-1963年11月5日)是英国地理学家、人类学家兼世界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船长所率领的南极新地探险队幸存者。他是悉尼、芝加哥及多伦多大学的高等学术地理学家,其地理和种族相关著作具有争议。

泰勒出生于英格兰沃尔瑟姆斯托,父亲是冶金化学家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母亲是莉莉·艾格尼丝(Lily Agnes),原姓格里菲斯(Griffiths)。在他出生后一年内,全家搬到了塞尔维亚,他的父亲在此担任铜矿开采主管。三年后,当他的父亲成为大型炼钢厂的分析化学主管时,他们全家搬回英国。1893年,全家移民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他的父亲在此获得了政府冶金师的职位。

泰勒于13岁时就读悉尼的国王学校。他于1899年在悉尼大学学习文科,后来转理工科,于1904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05年获得采矿与冶金工程学士学位。1904年,他成为纽因顿学院(英语:Newington College)的教职员工。1907 年获得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1851年展览奖学金,并在此获得学士学位。1909年,泰勒被选为伦敦地质学会会士。在剑桥期间,他与雷蒙德·普里斯特利(英语:Raymond Priestley)、加拿大的查尔斯·西摩·赖特(英语:C. S. Wright)及澳大利亚的弗兰克·德本汉姆(英语:Frank Debenham)结识并建立牢固的友谊,他们都对南极探险充满热情,并作为新地探险的成员与他一同前往南极。

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与泰勒签订了前往南极洲新地探险队的契约,斯科特正在寻找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并任命泰勒为首席地质学家,且双方同意泰勒将担任气象观测员,因南极洲天气条件对澳大利亚的气候有着强大的影响。

泰勒是成功的地质团队领导者,负责南极洲重要地区的第一张地图与地质解释。1911年1月,他率领一支探险队前往麦克默多湾以西的沿海地区,位于麦克默多干谷与开特利兹冰川之间的地区。1911年11月,他领导了第二次成功的探险,这次以巴特角以北约50英哩(80公里)的格兰纳特港地区为中心。与此同时,斯科特带领的五人小组前往南极点,在挪威罗尔德·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之前竞相到达那里。他们于 1912年1月到达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留在那里的帐篷里有一封注明日期的讯息,告知他们他已在五周前到达南极点。斯科特的整个团队在返回途中丧生,距离安全的营地只有11英哩。

泰勒的探险队原定于1912年1月15日被新地探险队的补给船接走,但船无法到达他们的所在地。他们一直等到2月5日才向南跋涉,并于2月18日被船发现并从中获救。泰勒于1912年3月乘坐新地探险队的船只离开南极洲,并不晓得斯科特探险队的情况。1913年1月,探险队取回两次于西部山脉探勘的地质标本。1913年末,泰勒被授予国王极地奖章,并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泰勒的南极地貌学研究使他于1916年获得了悉尼大学的博士学位。1921年,他被任命为地理学副教授,成为该大学地理学系的创始主任。1927年,他成为新南威尔士州地理学会的第一任主席。

泰勒写了许多关于环境在塑造并影响种族方面的书,他还撰写了大量关于种族迁移的文章。种族谱系始于非洲,然后扩展到全世界并以积极的方式发展,此理论泰勒认为是19世纪时的过时思想。在他于1937年出版的《环境、种族及移民》()一书中泰勒提出理论,他认为中亚地区的蒙古人种是现代人类生活中最忠实于他们过去的种族。澳洲人种和黑人种(英语:Negroid)是人类从尼安德特人进化而来的第一个分支,其种族适应了生活在世界的边缘。尼格利陀人从未与尼安德特人有关系,因此很可能更直接地从猿类发展而来。“在上新世后的百万年”期间,人类被迫在与“大冰盖”扩张有关的四次主要迁移中迁移。随着人类迁移到不同地区,他们适应了所遇到的各式环境。泰勒公开表明不同意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他写道,人类显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迁移到世界各地。他认为是人类迁移到世界各地,世界没有移动他们(注意,这是在板块构造论提出之前所写的)。泰勒将皮肤色素与温度联系起来,并收集地质学、拓扑学、气象学和人类学相关的大量数据,他认为地理学在解释物理世界与人类物种的扩散和进化之间具有综合作用。

最合适的部落在最刺激的地区进化与生存;也就是说,生存不那么难以阻碍智力发展,也不那么容易驱使懒惰和失去主动性。最不适合的族群最终会被驱逐到沙漠、热带丛林或崎岖的山脉中。

泰勒并不完全同意澳大利亚政府的白澳政策,该政策旨在将移民仅限于白人。泰勒声称,澳大利亚的农业资源有限,再加上其他环境因素,意味着澳大利亚将无法支持一些人乐观预测的一亿人口目标。此外,他声称由于气候因素,澳大利亚内陆最好由更适应环境的宽头蒙古人种定居。因他对澳大利亚未来发展的看法而被严厉批评为不爱国者。他于书中撰写的这些观点被西澳大利亚州教育当局禁止在学校教授。泰勒是环境决定论的支持者,认为“物理环境决定文化”。

相关

  • 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简称化工,是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以及其他过程工业(例如石油炼制、冶金、食品及印染工业等)生产过程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
  • 巴哈伊教巴哈伊信仰(波斯语:بهائیت‬‎ Bahá'iyyat, 阿拉伯语:(阿拉伯文)‎ Bahá'iyya /bəˈhaɪ/;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
  • 钱塘江大桥钱江一桥,原名钱塘江大桥,横跨浙江省的第一大河流 - 钱塘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六和塔附近。1934年为了接轨国民政府‘十年实业计划’中的浙赣铁路,钱塘江大桥项目由浙江省建设
  • 蔡莲舫蔡莲舫(1875年-1936年),名占开,号雪桥,为台中清水蔡源顺家族的成员、日治时期的中部仕绅。台中中学校共同创办人。
  • 光储存光储存系指以光电工程之方法,将资料储存于光学可读的介质上,以进行资料的储存。电脑所使用的只读记忆光碟以及蓝光光碟等光学碟片就是光储存的应用。光存储是由光盘表面的介质
  • 部族国家部族国家,是指由单一部落,通常是某一民族的分支部族组建的国家。其核心政府成员由本部落的骨干菁英份子组成,通过侵略、联姻向外扩张,取得其他部族的土地与人口。等到他们扩张到
  • 张雨生大兵日记漫画第一集封面《张雨生大兵日记》是台湾漫画家曾正忠的漫画作品。《张雨生大兵日记》为曾正忠以1989年台湾歌手张雨生入伍从军的新闻作为题材所发表的四格漫画作品,内容以张
  • 小岛惊魂《小岛惊魂》(英语:,西班牙语:)是一部2001年西班牙和美国合拍的有心理恐怖元素的超自然哥德恐怖电影。由亚历杭德罗·阿梅纳瓦尔编剧、执导和配乐。主演是妮可·基德曼和菲奥娜拉
  • 誉子内亲王誉子内亲王(生年不详-延元元年10月10日(1336年11月13日)),为日本镰仓时代末期的皇族。伏见天皇第2皇女,母从三位洞院英子。为后伏见天皇与花园天皇的异母姐妹。自小由永福门院(伏见
  • 石俊石俊(1982年10月9日-),中国足球运动员,辽宁大连人。司职前锋,曾入选中国国家足球队,现在效力中乙联赛球队青海森科。石俊5岁起学球,其职业生涯开始于2000年,当年他加盟了云南红塔足球俱乐部,后随队并入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2005年石俊转入瑞超的年青人体育俱乐部,2007年年底被年轻人队租借到卢泽恩。2008年5月,石俊决定返回中国踢球。他加盟成都谢菲联队,并签下了一份三年的合同。2011年二次转会期间,石俊与成都谢菲联解除合同选择加盟乙级联赛球队都江堰欣宝。加盟球队后,石俊曾在乙级联赛连续三轮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