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丽丝·霍普

✍ dations ◷ 2025-09-11 10:34:27 #葛丽丝·霍普

格蕾丝·穆雷·赫柏(英语:Grace Murray Hopper,1906年12月9日-1992年1月1日),本名葛丽丝·布鲁斯特·穆雷(英语:Grace Brewster Murray),霍普(Hopper)为夫姓,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美国海军准将(Rear admiral)及计算机科学家,世界最早一批的程序员之一,也是最早的女性程序员之一。她是Harvard Mark I上第一个专职程序员,创造了现代第一个编译器A-0 系统,以及第一个高级商用计算机程序语言“COBOL”,被誉为“COBOL 之母”。著名的计算机术语“Debug”(调试排错)便是她的同袍在哈佛二号的继电器上发现一只飞蛾造成短路,才正式成为计算机程序的专有用语。她也是Y2K危机的创造者。她培育出许多编程语言专家,被人称为“不可思议的葛丽丝”(Amazing Grace,双关语)。

她是美军第一个获得准将头衔的女性,美国海军驱逐舰霍珀号驱逐舰(USS Hopper (DDG-70))以她来命名。配置于国家能源研究科学技术机中心(NERSC)的超级电脑Cray XE6,便是以Hopper命名,以表彰她的贡献。耶鲁大学也有霍普学院以纪念之。

霍普出生于纽约市,进大学之前,就读于私立Wardlaw-Hartridge学校。1928年大学毕业于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并获取数学与物理双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也是美国资优学生联谊会(Phi-Beta-Kappa【ΦBK】Society)成员。大学毕业后随即进入耶鲁大学研究所就读,于1930年获取硕士学位,1934年获取数学博士学位。她的论文为《化约算数等式的新标准》(A new Criterion for Reducibility of Algebraic Equations)在期刊正式发表。霍普获取博士学位后,回到瓦萨学院任教。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志愿加入美国海军后备集团军,在WAVES服役。她体重过轻,不符合军方标准,但因战时人力短缺,军方仍然决定让她入伍。

1944年7月,她从位于史密斯学院的预备军官学校毕业。以海军少尉的阶级,加入军方在哈佛大学展开的Harvard Mark I计划,在霍华德·艾肯手下工作,成为在这台电脑上第一个专职程序员。9月9日,Harvard Mark II因为不明原因停止运作,葛丽丝·霍普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是一只飞蛾飞进继电器,造成短路。她将飞蛾的残骸贴在研发记录薄上,说她发现一个bug,造成电脑停止运作。此后,在这个部门中,凡是任何引起电脑停止运作的错误,都被称为“bug”,找出错误则称为“debug”,这形成日后电脑程序错误及调试的名称起源。

为了节省硬件成本,葛丽丝·霍普在Harvard Mark I上,决定以6位数字来存储时间,即年、月、日各两位。这个习惯被COBOL继承,之后传播到其他编程语言及操作系统中,这也是日后Y2K危机的最早起源。

1945年,盟军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葛丽丝·霍普辞去瓦萨学院的教职,留在哈佛大学,继续研究程序开发。

1949年,进入埃克特-莫奇莱电脑公司(Eckert–Mauchly Computer)公司,担任资深数学家,开发UNIVAC I。1950年,雷明顿兰德公司并购了埃克特-莫奇莱电脑公司,但葛丽丝·霍普仍然继续在这边开发UNIVAC I。

UNIVAC I原本的设计目的,是用来作单纯数值运算,但葛丽丝·霍普发觉这台机器的能耐不止于此。当时程序是直接以机器代码方式撰写,她认为可以在UNIVAC I上面开发程序,使人们以接近英文写作的方式来写出程序。她提出开发高级编程语言的想法,自行着手研究,并四处演讲,寻求经费与支持。1951年至1952年间,葛丽丝·霍普在UNIVAC I上开发出第一套编译器A-0 系统,能将程序源代码编译为机器代码。之后又接续开发了A-1与A-2。

1954年,葛丽丝·霍普被任命为自动程序部门的经理。她领导她的部门成员,开发出编程语言MATH-MATIC与FLOW-MATIC。海军采用了FLOW-MATIC,但因为海军旗下的各公司自行发展编译器,使得程序出现不兼容。葛丽丝·霍普开发了一套程序Validation,用来确认程序是不是用同一套编译器来编译的,以确保程序运作正常。

1959年,为了解决编译器不一致的问题,在五角大楼的推动下,军方与民间专家召开了CODASYL,由葛丽丝·霍普担任首席技术顾问。在这两天的会议中通过了新的编程语言标准,这就是COBOL的由来。COBOL主要采用FLOW-MATIC的语法,但同时也由IBM发展的COMTRAN语言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想法。因为COBOL大幅借用了葛丽丝·霍普的原始设计,因为她也被视为是“COBOL 之母”。

1967年至1977年间,美国海军信息系统项目办公室所属的美国海军编程语言小组,由葛丽丝·霍普担任经理职位。她开发了COBOL验证软件与编译器,成为美国海军COBOL标准化程序的一部分。

1970年代,葛丽丝·霍普提出项目,劝告美国国防部放弃原本集中化的大型中央电脑系统,改成使用许多分布式的小型电脑,电脑与电脑之间以网络链接。小型电脑连上网络之后,就可以访问在网络上共同的数据库。为了保证安全性,她实现了测试电脑系统以及它各个组件的测试标准,多数是针对早期的编程语言,如FORTRAN与COBOL。在1980年代,葛丽丝·霍普提出的测试标准,成为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采用的默认标准。

1966年,葛丽丝·霍普年届60岁,升任海军中校(Commander)。但因为到达美国军方的服役年龄上限,葛丽丝·霍普依法退休。1967年,在退伍六个月后,因为美国海军部发现他们无法处理那些程序,紧急召回了葛丽丝·霍普,改变原有的规章,让她重新入伍。1971年,葛丽丝·霍普再度退休,但在1972年,美国军方再度召回葛丽丝·霍普。在1973年,在Elmo Zumwalt将军的提名下,她升任海军上校(Captain)。

1983年,在美国众议院的提议下,美国总统里根通过特别命令,任命葛丽丝·霍普为海军准将。众议院特别批准让她延长服役年限,继续参与军方计划。1986年8月14日,葛丽丝·霍普正式退役,成为美国退伍年纪最大的军人。

在从军方退役之后,葛丽丝·霍普担任迪吉多公司资深顾问,一直到她1992年过世为止。

1930年,与文森·霍普(Vincent Hopper)结婚。文森·霍普后来成为纽约大学教授。1945年,两人离婚。葛丽丝·霍普之后未曾再婚,仍然保持冠夫姓。

1976年,文森·霍普病逝。

1947年9月9日,葛丽丝·霍普的同袍在哈佛二号电脑 (Harvard Mark II) 内发现了第一只真正的bug。 当时哈佛二号老是出错,大家仔细检查程序仍找不出错误,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只飞蛾意外飞入电脑内部的继电器而造成短路(如图所示)。他们把这只飞蛾移除后便成功让电脑正常运作,并在日记本中记录下了这一事件。“Bug”(原意为“虫子”)很早以前就用来比喻机器中的瑕疵,经此事件后,才正式成为计算机程序调试的专门用语。现在在华盛顿的美国历史国家博物馆中还可以看到这个遗稿。

霍普留下许多名言。

当她开始自行开发编译器时,并没有得到高层的许可。她说:

霍普对年轻人说:

相关

  • 神经假体神经义肢(英语:neuroprosthetics)是指替代人体神经通路受损部分的人工植入装置。神经义肢通过人工电刺激以引起神经组织的兴奋,从而代替受损的神经功能。按受损功能的不同,神经义
  • 雄镇北门坐标:22°37′03″N 120°15′59″E / 22.6175839°N 120.2664633°E / 22.6175839; 120.2664633雄镇北门是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城门古迹。最初建于东宁郑氏王国时期,清治时期继
  •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是中华民国的二级法院之一,属于行政法院,以最高行政法院为上级审法院。1930年代初,《行政诉讼法》及相关组织法公布施行。1933年正式成立行政法院,当时的行政诉
  • 3D 映像三维计算机图形(英语:3D computer graphics)是电子计算机和特殊三维软件帮助下创造的作品。一般来讲,该术语可指代创造这些图形的过程,或者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研究领域,及其相关
  • 四氯化二磷四氯化二磷是一种无机磷化合物,化学式为P2Cl4,于1910年首次合成。四氯化二磷可由三氯化磷和氢气在低压下放电得到。2 PCl3+H2→P2Cl4+2 HCl
  • 洋葱期货法案洋葱期货法案是美国一项禁止对洋葱进行期货交易的国会法案。1955年,商人Sam Seigel与Vincent Kosuga(英语:Vincent Kosuga)通过大量囤货成功操纵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洋葱期货市
  • DSQI设计结构质量指数(DSQI,design structure quality index)是软件架构设计阶段使用的软件度量,评估软件结构及模组效率。设计结构质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的空军系统司令部(英语:Air Fo
  • OpenswanOpenswan,一个自由软件项目,提供IPsec功能,可在Linux与FreeBSD操作系统上运作,采用GPL发布。可支持Linux核心 2.0,2.2,2.4 与 2.6版本。自FreeS/WAN项目的2.04版分支出来。2012年,
  • 孙轶 (1958年)孙轶(1958年12月-),男,汉族,辽宁凌源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辽宁地区代表。2018年2月24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7 副主任☆
  • 光明篇《光辉之书》(英语:Zohar;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family:"SBL Hebrew","SBL BibLit","Taamey Ashkenaz","Ezra SIL","Ezra SIL SR","Frank Ruehl CLM","Taamey Frank CLM","Keter Aram Tsova","Taamey David CLM","Keter YG","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