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暴龙

✍ dations ◷ 2025-04-04 05:20:07 #始暴龙
始暴龙属(属名:Eotyrannus,意为“黎明暴君”,即“早期暴龙”)是暴龙超科下的一属恐龙,化石从英国怀特岛郡的韦尔登群的威塞克斯组发现,年代为下白垩纪。它的化石(编号MIWG1997.550)包括了幼体及亚成体的头颅骨、脊椎及其他骨骼,都是在植物堆泥床中被发现,并于2001年被描述、命名。属名是以它的特征来命名。种小名则是以其化石发现者来命名。根据其正模标本,始暴龙被估计身长约4米长。这个标本是个未成年个体,因此成年时的身长会更长。前上颌骨牙齿横切面呈D形、有锯齿边缘,胫骨及跖骨相对较长,都是暴龙超科的特征。它们的暴龙超科原始特征则是较长的颈椎、完全发展的长前肢手臂、以及头颅骨顶部没有冠饰等,这都时后期暴龙超科中没有的。但是,始暴龙是比例上手掌最长的兽脚亚目恐龙之一。始暴龙可能会猎食棱齿龙及禽龙等草食性动物。郎氏始暴龙(E. lengi,或译蓝吉始暴龙)的发现,确认了早期暴龙超科是体型修长的动物,有长前肢及三指的手掌。它巨大的体型则显示这个演化支的早期演化是朝者巨大体型而进行,又或是始暴龙独立地发展成巨大的体型。在欧洲发现的始暴龙,以及北美洲的史托龙、欧洲的祖母暴龙,引起了对暴龙超科起源于亚洲说的质疑,而暴龙超科的生物地理分布则被认为更为复杂。

相关

  • 筋膜炎筋膜炎(英语:Fasciitis)是筋膜的炎症。筋膜是包围肌肉、血管、神经的结缔组织。特别常见的有:
  • 林奈卡尔·冯·林奈(英语:Carl Linnaeus,瑞典语:Carl von 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也译为林内,受封贵族前名为卡尔·林奈乌斯(Carl Linnaeus),由于瑞典学者阶层的姓常拉丁化,又
  • 肾(Kidney)是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
  • 头皮屑(英语:Dandruff)是头皮表层的角质皮质细胞老化、剥落形成的,一般为薄片状。一般的皮肤代谢会有稳定的代谢周期,在健康状态下的皮肤本来就有生长、角质化、死亡脱落的情形,因
  • 古巴比伦巴比伦(阿拉伯语:بابل‎ Bābil;阿卡德语:Bābili(m);苏美尔语语标符号:KÁ.DINGIR.RAKI;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
  • 类风湿因子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类风湿因子(英语:rheumatoid factor,RF)是
  • 巴西蘑菇Agaricus rufotegulis Nauta (1999) Agaricus brasiliensis Wasser, M.Didukh, Amazonas & Stamets (2002)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1945) sensu auct. Agaricus sylvati
  • 高温超导高温超导(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High Tc)是一种物理现象,指一些具有较其他超导物质相对较高的临界温度的物质在液态氮的环境下产生的超导现象。高温超导体(High-te
  • MSH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s, melanotropins, intermedins,简称 MSH)是一种神经肽,属于肽类激素。具有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β-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 超嗜热古菌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