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07-21 04:29:34 #砚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台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砚台的制作材料主要来自石材,有来自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的端砚、来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歙砚、来自甘肃卓尼洮河一带的洮砚以及来自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这四种砚台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亦被称作端溪石砚,位列四大名砚之首。

端砚

宋代梅纹枣心歙砚

金代“泽州路家丹粉罗土澄泥砚记”铭砚,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三块清代砚台,中间者为澄泥砚,两边为歙砚

所谓文房四宝源于晚唐年间,战乱频繁,大批士族、良匠为避祸迁至相对稳定的南方定居,具备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技术条件。以及南方拥有丰富的松树、石材等天然资源,再加上南唐李璟、李煜两代君主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非常热心,特别是后主李煜治下,文化艺术发展兴盛发达至巅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纸、笔、墨、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而李煜所用的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宝当时更被誉为天下之冠,后来更被两宋沿为御用。

苏轼藏有唐代许敬宗之砚,在黄州沙湖民家时得吕道人沉泥砚,苏轼说:“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馀事也。”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写信给黄庭坚:“或谓居士:‘吾当往端溪,可为公购砚。’居士曰:‘吾两手,其一解写字,而有三砚,何以多为?’”苏轼有诗纪念亡友石昌言:“非人磨墨墨磨人!”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北宋末何蘧《春渚纪闻》记载宋徽宗召米芾写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砚,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曰:“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皇帝答应他,米芾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便急着把砚台抱回,连衣服都染黑了。徽宗叹气说:“颠名不虚得也。”钱俨小时梦到有人送给他一方大砚,自此文辞大进,当时国中词翰多出其手。宋代亦有以新砚冒充唐代端砚的故事。李士衡家藏一研,有刻字云:“天宝八年冬端州东溪石刺史李元书。”刘敞却告诉他:“天宝安得有年?自改元即称载矣。且是时州皆称郡,刺史皆称太守,至德后始易,今安得独尔耶?”

古代文人很注重对砚台的保养。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谢景鱼名沦涤砚法:用蜀中贡余纸,先去黑,徐以丝瓜磨洗,余渍皆尽,而不损砚。”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记载:“柳公权记青州石末研墨易冷,字或为泠。凡顽石捍坚,磨墨者用力太过而疾,则两刚相拒,必热而沫起……冷与泠二义不相远,石末本瓦研,极不佳,至今青州有之。”

明开始使用铜雀台遗迹上的砖所做砖砚亦曾经风行一时。明末吕留良有嗜研之癖,自言“予幼嗜砚石,所蓄不下二三十枚。”,黄宗羲曾赠给他一方八角砚,这砚台是梅朗中从传教士手中得到的龙尾砚。康熙时林佶、余甸皆嗜砚,余甸题有〈中洞活眼砚铭〉:“莫精于中洞,粹然者其出水之芙蓉,莫良于眸子,然者晓星之当空。”。

明清时士子曾以燕子石制砚,所谓的燕子石其实是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风韵别致,且易于发墨,深为书家所珍爱。王渔洋《池北偶谈》载:“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张延登死后,其砚落入浙抚张勄手中。孔尚任对多蝠砚咏赞不绝:“张家两中丞,得失如轮转;一砚供二贤,前后荷殊眷”。

台湾浊水溪所产之“螺溪石”,经琢磨而成的砚,称“螺溪砚”,由于色泽雅美,发墨佳良,而且严冬不冻,贮水不干。

相关

  • 地狱地狱,被一些人认为是人死亡后灵魂会到的地方。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狱是阴间地府的一部分。地狱的观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现今的犹
  • 圣托玛斯大学圣多默(皇家)大学(英文:Pontifical and Royal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或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或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UST),他加禄文:Unibers
  • 回转窑回转窑(Rotary kiln)是一个用于在连续的过程中透过煆烧将材料升温到高温的高温处理(英语:pyroprocessing)装置。使用回转窑生产的材料包括:它们也可用于金属提取的前段,透过各种焙
  • 双模式车辆双模式车辆(Dual Mode Vehicle,缩写 DMV),指可以在轨道和道路运行的车辆。双模式车辆看上去像巴士,但实际上是一种有柴油发动机的铁路客车,既可以在铁轨上行驶,也可以在一般道路上
  • 乐斯梅林乐斯梅林(挪威语:Rosemaling)或称乐施梅林、装饰彩绘、玫瑰彩绘或花卉彩绘等,是一种发源自挪威乡村地区的传统民俗艺术,以其鲜明色彩、漩涡型纹路和花卉装饰图案为特征,在实际生活
  • 福田雄一福田雄一(日语:福田 雄一,1968年7月12日-)是日本剧作家、放送作家(节目企划(日语:放送作家))、编剧、导演,栃木县小山市出生。成城大学出身。剧团“Bravo Company(日语:ブラボーカンパニ
  • 乐清市实验小学乐清市实验小学,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前身是创建于1909县城官立高等小学堂,是温州地区历史较为悠久的小学。学校建有游泳馆,游泳是学校的特色课程。
  • 让-马克·博斯曼让-马克·博斯曼(Jean-Marc Bosman,1964年10月30日-),前比利时足球员,司职中场。他在他的足球生涯中并没有什么辉煌的成就,但是他却凭借“博斯曼法案”名声大躁,尽管法案本身并没有带给他多少益处。让-马克·博斯曼于1964年10月30日生于比利时。1974年在他10岁时,他加入了比利时著名的标准列日俱乐部的青年队。期间他曾入选比利时国家青年队,并且一度是国家青年队的队长。1986年他与标准列日俱乐部正式签约,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不过他渐渐发现自己很难在这样一支大俱乐部的一线队立足。于是
  • 阮文渠阮文渠(越南语:Nguyễn Văn Cừ,1912年7月9日-1941年8月28日)1912年生于法属印度支那北宁省慈山县扶溪村,1938年3月30日至1940年11月9日间担任印度支那共产党总书记一职,1941年8月28日遭法国殖民当局处决。1912年7月9日阮文渠在北宁省慈山县扶溪村出生,1927年加入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29年6月进入印度支那共产党,1930年被任命在广宁省鸿基、汪密(今下龙市)一带运作革命活动,但旋即被法国殖民当局拘捕,并送至昆仑岛的昆仑岛监狱监禁。直到1936年他被释放,仍
  • 楚库埃梅卡·奥杜梅格伍·奥朱古楚库埃梅卡·“伊梅卡”·奥杜梅格伍·奥朱古(伊博语:Chukwuemeka "Emeka" Odumegwu-Ojukwu,1933年11月4日-2011年11月6日)是一位尼日利亚军官、政治家,曾于1966年以军人身份担任尼日利亚东部地区(英语:Eastern Region, Nigeria)的军事总督,并曾于1967—1970年间在分裂政权比亚法拉共和国担任首领。1983年以来,他一直作为政治家参与社会活动,直至2011年去世,享年78岁。1933年11月4日,楚库埃梅卡·奥杜梅格伍·奥朱古生于尼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