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选择理论

✍ dations ◷ 2025-11-20 02:38:00 #生态学理论,种群生态学,种族与智力争议,选择

r/K选择理论(r/K selection theory)是二十世纪生态学上一个有关生物体如何权衡后代的数量与品质的理论,这个理论需要将性状和自然选择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这两个概念是相对比较出来的,在讨论生物生存策略时,会针对物种进行对比。其中r理论是指以牺牲父母投资为代价从而增加子代的数量,K理论则恰恰相反。本理论试图解释为何虽然两者皆是以“在最短时间t内提升族群数量N”为目标,却选择乍看之下完全相反的策略来达成。

具体解释K理论(少而精)的特色可以有:生物成熟的年龄较r理论来得大、体型较大、子代数量较少、较长时间照顾、一生繁殖次数较少。这两种理论并无孰优孰劣之别,并且实际上即使是同一种动物都有采取不同理论的可能,应该以相对来做为比较标准。

1970至80年代是该理论的盛行期,并用于辅助启发法。但是在90年代末期被几个实证研究驳倒,从而失去了其重要性。 其一部分被生活史理论取代,但是后者也吸收了r/K选择理论的很多要点。

r/K选择理论之术语是由生态学家罗伯特·麦克阿瑟和艾德华·威尔森基于其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研究 而创造出来的。

r/K选择理论假定生物进化时只会选择“r”或“K”两条路的其中一个。 “r”和“K”取自标准环境代数学,在费尔哈斯模型中有其进一步阐释:

“r”是族群数量N(若讨论对象为人类即为人口)的最大增长率,“K”则是当地环境的承载力。该方程式指出了“r”和“K”的变化对族群数量“N”的影响。如此,r-选择理论强调高增长率的重要性,即以后代的低存活率为代价,扩大生态位并生育更多后代。相反,K-选择理论则强调少生育,从而增加父母投资,以提高后代的存活率。而两者皆是以在最短时间t内提升族群数量N为目标,却选择乍看之下完全相反的策略来达成。

由于r选择和K选择是相对定义,在实务研究上缺乏通用的操作定义。1980年代起,引用此理论的论文开始减少。莱斯里矩阵(英语:Leslie matrix)和密度依赖选择(density-dependent selection)等更详细的模型渐渐取代r/K选择。

相关

  • 传统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传统医学是指在现代医学之前在不同的
  • 色萨利色萨利大区(希腊语:Θεσσαλία,转写:Thessalia)位于希腊中部偏北,大区总面积14037平方公里,下辖四个州:卡尔季察州、拉里萨州、马格尼西亚州、特里卡拉州,大区首府设在拉里萨。
  • 点击化学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也译作链接化学、速配接合组合式化学,是由化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在2001年引入的一个合成概念,主旨是通过小单元的拼接,来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
  • 黄金储备黄金储备是各国中央银行所持有的黄金资产。在金本位制度被放弃之后,仍由各国央行作货币发行准备之用。官方黄金储备是各国政府或银行所持有的金条或金币资产,相对于私人或非官
  • 爱尔兰大饥荒爱尔兰大饥荒(an Gorta Mór),俗称马铃薯饥荒,是一场发生于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
  • 气体扩散定律格锐目定律(英语:Graham's Law)说明定温定压时,气体的隙流速率与其气体微粒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此定律由苏格兰化学家托马斯·格锐目于1831年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其形式为:
  • span class=nowrapDy(NOsub3/sub)sub3/sub/span硝酸镝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Dy(NO3)3。硝酸镝可以将氧化镝、氢氧化镝或碳酸镝溶于硝酸得到:所得溶液经过小心蒸发可以得到水合硝酸镝,其中六水合物最常见。水合硝酸镝受热
  • 史提夫·马丁最佳喜剧专辑1978年 《Let's Get Small》1979年 《A Wild and Crazy Guy》 最佳乡村乐器演奏2001年 《"Foggy Mountain Breakdown"》 最佳蓝草专辑2009年 《The Crow: New S
  • 英伦对决《英伦对决》(英语:The Foreigner)是一部2017年英中合拍的动作惊悚片。由马丁·坎贝尔执导,由史蒂芬·里德于1992年所写的小说《中国佬(英语:The Chinaman (Stephen Leather novel
  • 隋末民变隋末民变是隋朝末年民变推翻隋朝统治的战争,战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祏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14年。大业六年(6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