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选择理论

✍ dations ◷ 2025-11-15 08:54:48 #生态学理论,种群生态学,种族与智力争议,选择

r/K选择理论(r/K selection theory)是二十世纪生态学上一个有关生物体如何权衡后代的数量与品质的理论,这个理论需要将性状和自然选择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这两个概念是相对比较出来的,在讨论生物生存策略时,会针对物种进行对比。其中r理论是指以牺牲父母投资为代价从而增加子代的数量,K理论则恰恰相反。本理论试图解释为何虽然两者皆是以“在最短时间t内提升族群数量N”为目标,却选择乍看之下完全相反的策略来达成。

具体解释K理论(少而精)的特色可以有:生物成熟的年龄较r理论来得大、体型较大、子代数量较少、较长时间照顾、一生繁殖次数较少。这两种理论并无孰优孰劣之别,并且实际上即使是同一种动物都有采取不同理论的可能,应该以相对来做为比较标准。

1970至80年代是该理论的盛行期,并用于辅助启发法。但是在90年代末期被几个实证研究驳倒,从而失去了其重要性。 其一部分被生活史理论取代,但是后者也吸收了r/K选择理论的很多要点。

r/K选择理论之术语是由生态学家罗伯特·麦克阿瑟和艾德华·威尔森基于其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研究 而创造出来的。

r/K选择理论假定生物进化时只会选择“r”或“K”两条路的其中一个。 “r”和“K”取自标准环境代数学,在费尔哈斯模型中有其进一步阐释:

“r”是族群数量N(若讨论对象为人类即为人口)的最大增长率,“K”则是当地环境的承载力。该方程式指出了“r”和“K”的变化对族群数量“N”的影响。如此,r-选择理论强调高增长率的重要性,即以后代的低存活率为代价,扩大生态位并生育更多后代。相反,K-选择理论则强调少生育,从而增加父母投资,以提高后代的存活率。而两者皆是以在最短时间t内提升族群数量N为目标,却选择乍看之下完全相反的策略来达成。

由于r选择和K选择是相对定义,在实务研究上缺乏通用的操作定义。1980年代起,引用此理论的论文开始减少。莱斯里矩阵(英语:Leslie matrix)和密度依赖选择(density-dependent selection)等更详细的模型渐渐取代r/K选择。

相关

  • 食品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日益关注的一个议题。中国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以及苹果等,而主要畜产品有猪肉、牛肉、牛奶以及
  • 寄生蜂寄生蜂(Parasitoid wasp),指膜翅目细腰亚目中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茧科等靠寄生生活的多种昆虫。它们的寄生方式很多,被寄生对象从卵到成虫的各个阶段,都可能被寄生。 形象如右图
  • 哺乳胸罩哺乳胸罩是一种特殊的胸罩,方便哺乳期妇女在不脱下胸罩的情形下进行母乳喂养,可单手打开罩杯上的卡环或拉链,将罩杯面料移除或折向另一侧以露出乳头。哺乳胸罩类似孕妇穿着的胸
  • 奈尔路易·奈尔(法语:Louis Néel,1904年11月22日-2000年11月17日),全名路易·欧仁·费利克斯·奈尔(Louis Eugène Félix Néel),法国物理学家,197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伦琴 / 1
  • 山茱萸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山萸
  • 刘世龙刘世龙(1930年-2017年9月27日),安徽萧县人,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因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塑造英雄王成而家喻户晓。2017年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 卡罗尔乔·巴里·卡罗尔(英语:Joe Barry Carroll,1958年7月24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在1980年的NBA选秀中第1轮第1顺位被金州勇士选中。
  • 红巾特攻队《红巾特攻队》(韩语:빨간 마후라,英语:Red Muffler/Red Scarf)为1964年韩国战争电影,于1964年3月27日上映,片长100分钟,由韩国著名导演申相玉执导,申泰璿监制,申氏电影公司出品、制作
  • 纤肢龙目纤肢龙目(学名:Araeoscelidia)是个已灭绝的双孔类爬行动物演化支,外表类似蜥蜴。它们包括纤肢龙、油页岩蜥、可能水生的齐椎蜥(Spinoaequalis)、还有所知不多的Kadaliosaurus、Zar
  • CD1322B5I、​2ERJ、​3BPL、​3QAZ、​3QB7、​4GS7356116186ENSG00000147168ENSMUSG00000031304P31785P34902NM_000206NM_013563、NM_001308535、XM_017318396NP_000197NP_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