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比周期

✍ dations ◷ 2025-04-02 17:43:16 #原子物理学,量子光学

在物理学中,拉比周期是在振荡外场中的二能级量子体系的周期性行为。一个二能级系统具有两个可能的状态,如果状态不是简并的,当吸收一份能量以后,体系可以被激发。

这种效应在量子光学、核磁共振和量子计算中非常重要,它是以伊西多·伊萨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的名字命名的。

当一个原子(或者其它二能级体系)被一束相干光照射的时候,它将周期性地吸收光子并通过受激发射重新将光子发射出来,这样一个周期称为拉比周期,它的倒数称为拉比频率(英语:Rabi frequency)。

这种机制是量子光学的基础,其模型的建立可以依据杰恩斯-卡明斯模型和布洛赫矢量形式。

例如,对于频率受外部电磁场调制到激发态的二能级原子(该原子的电子可以处于激发态或者基态),利用布洛赫方程可以得到,原子处于激发态的机率为 | c b ( t ) | 2 = cos ( ω t ) 2 {\displaystyle |c_{b}(t)|^{2}=\cos(\omega t)^{2}\,} ,其中 ω {\displaystyle \omega \,} 为拉比频率(英语:Rabi frequency)。

更一般地,可以考虑一个没有本征态的二能级体系,如果这个体系初态位于其中一个能级,时间演化将导致每个能级的态密度按照某个特征频率振荡,其角频率也称为拉比频率(英语:Rabi frequency)。

拉比效应的数学细节请参见拉比问题(英语:Rabi_problem)。 例如,若将电磁场频率调至激发能,并于电磁场当中置入一个双态原子(该原子之电子可以处于激发态或基态),那么处于激发态原子之概率可以从Bloch方程得出:

| c b ( t ) | 2 sin 2 ( ω t / 2 ) {\displaystyle |c_{b}(t)|^{2}\propto \sin ^{2}(\omega t/2)}

ω {\displaystyle \omega } 是拉比频率。

更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考虑一种,两个能级都不是能量本征态的系统 。因此,如果在其中一个能级对系统初始化,则时间演化将使每个能级的总粒子数以某个特征频率振荡,其角频率也称为拉比频率。 该双态量子系统的状态可以表示为二维复希尔伯特空间矢量 ,这意味着每个状态矢量 | ψ {\displaystyle \vert \psi \rangle } 是以标准的复数坐标表示。

| ψ = ( c 1 c 2 ) = c 1 ( 1 0 ) + c 2 ( 0 1 ) ; {\displaystyle |\psi \rangle ={\begin{pmatrix}c_{1}\\c_{2}\end{pmatrix}}=c_{1}{\begin{pmatrix}1\\0\end{pmatrix}}+c_{2}{\begin{pmatrix}0\\1\end{pmatrix}};} c 1 {\displaystyle c_{1}} c 2 {\displaystyle c_{2}} 是坐标。

如果矢量归一化, c 1 {\displaystyle c_{1}} c 2 {\displaystyle c_{2}} 的关联为 | c 1 | 2 + | c 2 | 2 = 1 {\displaystyle {|c_{1}|}^{2}+{|c_{2}|}^{2}=1} 。 基矢量表示为 | 0 = ( 1 0 ) {\displaystyle |0\rangle ={\begin{pmatrix}1\\0\end{pmatrix}}} | 1 = ( 0 1 ) {\displaystyle |1\rangle ={\begin{pmatrix}0\\1\end{pmatrix}}}

所有与该系统相关的可观测物理量均为2 × {\displaystyle \times } 2埃尔米特矩阵 ,这表示系统的哈密顿量也是相似矩阵。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构建振荡实验:

如果 | 1 {\displaystyle |1\rangle } 是H的本征态且P(t)=1 ,那么就不会产生振荡。此外,如果两个态 | 0 {\displaystyle |0\rangle } | 1 {\displaystyle |1\rangle } 皆为简并态,那么包括 | 1 {\displaystyle |1\rangle } 在内的所有态皆为H的本征态。因此也不会产生振荡。

另一方面,若H无简并本征态,且初态不是本征态,则振荡将会产生。 双态系统哈密顿量的最一般形式给定如下

H = ( a 0 + a 3 a 1 i a 2 a 1 + i a 2 a 0 a 3 ) {\displaystyle \mathbf {H} ={\begin{pmatrix}a_{0}+a_{3}&a_{1}-ia_{2}\\a_{1}+ia_{2}&a_{0}-a_{3}\end{pmatrix}}}

a 0 , a 1 , a 2 {\displaystyle a_{0},a_{1},a_{2}} a 3 {\displaystyle a_{3}} 是实数。 这个矩阵可以分解为

H = a 0 σ 0 + a 1 σ 1 + a 2 σ 2 + a 3 σ 3 ; {\displaystyle \mathbf {H} =a_{0}\cdot \sigma _{0}+a_{1}\cdot \sigma _{1}+a_{2}\cdot \sigma _{2}+a_{3}\cdot \sigma _{3};}

σ 0 {\displaystyle \sigma _{0}} 是2 × {\displaystyle \times } 2单位矩阵, σ k ( k = 1 , 2 , 3 ) {\displaystyle \sigma _{k}\;(k=1,2,3)} 是泡利矩阵 。 尤其是在与时间无关的情况下,这种分解能够简化系统分析,其中 a 0 , a 1 , a 2 {\displaystyle a_{0},a_{1},a_{2}} a 3 {\displaystyle a_{3}} 是常数。考虑置于磁场 B = B z ^ {\displaystyle \mathbf {B} =B\mathbf {\hat {z}} } 之中的自旋1/2粒子。该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量算符为

H = μ B = γ S B = γ   B   S z {\displaystyle \mathbf {H} =-{\boldsymbol {\mu }}\cdot \mathbf {B} =-\gamma \mathbf {S} \cdot \mathbf {B} =-\gamma \ B\ S_{z}} S z = 2 σ 3 = 2 ( 1 0 0 1 ) {\displaystyle S_{z}={\frac {\hbar }{2}}\,\sigma _{3}={\frac {\hbar }{2}}{\begin{pmatrix}1&0\\0&-1\end{pmatrix}}}

μ {\displaystyle \mu } 是粒子磁矩的大小, γ {\displaystyle \gamma } 是旋磁比 , σ {\displaystyle {\boldsymbol {\sigma }}} 是泡利矩阵之矢量。此处哈密顿量之本征态是 σ 3 {\displaystyle \sigma _{3}} ,而 | 1 {\displaystyle |1\rangle } | 2 {\displaystyle |2\rangle } 具有对应的本征值 E + = 2 γ B   E = 2 γ B {\displaystyle E_{+}={\frac {\hbar }{2}}\gamma B\,\ E_{-}=-{\frac {\hbar }{2}}\gamma B} 。 在任意状态 | ϕ {\displaystyle |\phi \rangle } 下,我们可以给出系统处于状态 | ψ {\displaystyle |\psi \rangle } 之概率 | ϕ | ψ | 2 {\displaystyle {|\langle \phi |\psi \rangle |}^{2}} 。在 t = 0 {\displaystyle t=0} 的时刻,让系统处于准备状态 | + X {\displaystyle \left|+X\right\rangle } 。 注意到 | + X {\displaystyle \left|+X\right\rangle } σ 1 {\displaystyle \sigma _{1}} 的本征态 :

| ψ ( 0 ) = 1 2 ( 1 1 ) = 1 2 ( 1 0 ) + 1 2 ( 0 1 ) {\displaystyle |\psi (0)\rangle ={\frac {1}{\sqrt {2}}}{\begin{pmatrix}1\\1\end{pmatrix}}={\frac {1}{\sqrt {2}}}{\begin{pmatrix}1\\0\end{pmatrix}}+{\frac {1}{\sqrt {2}}}{\begin{pmatrix}0\\1\end{pmatrix}}}

此处的哈密顿量与时间无关。 因此,通过求解平稳的薛定谔方程,在经过时间t之后,状态演变为 | ψ ( t ) = exp | ψ ( 0 ) = ( exp 0 0 exp ) | ψ ( 0 ) {\displaystyle \left|\psi (t)\right\rangle =\exp \left\left|\psi (0)\right\rangle ={\begin{pmatrix}\exp \left&0\\0&\exp \left\end{pmatrix}}|\psi (0)\rangle } ,带有系统总能量 E {\displaystyle E} 。因此经过时间t之后,状态成为:

| ψ ( t ) = e i E + t 1 2 | 0 + e i E t 1 2 | 1 {\displaystyle |\psi (t)\rangle =e^{\frac {-iE_{+}t}{\hbar }}{\frac {1}{\sqrt {2}}}|0\rangle +e^{\frac {-iE_{-}t}{\hbar }}{\frac {1}{\sqrt {2}}}|1\rangle }

现在假设在t时刻,对x方向上的自旋进行测量。 下式给出测量到自旋向上的概率:

| + X | ψ ( t ) | 2 = | 0 | + 1 | 2 ( 1 2 exp | 0 + 1 2 exp | 1 ) | 2 = cos 2 ( ω t 2 ) , {\displaystyle {\left|\langle +X|\psi (t)\rangle \right|}^{2}={\left|{\frac {\left\langle 0\right|+\left\langle 1\right|}{\sqrt {2}}}\left({{\frac {1}{\sqrt {2}}}\exp \left\left|0\right\rangle +{\frac {1}{\sqrt {2}}}\exp \left\left|1\right\rangle }\right)\right|}^{2}=\cos ^{2}\left({\frac {\omega t}{2}}\right),}

ω {\displaystyle \omega } 是特征角频率,假设 E E

相关

  • 熔点熔点、液化点(M.P.)是在大气压下晶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液共存状态的温度;各种晶体的熔点不同,对同一种晶体,熔点又与所受压强有关,压强越大,熔点越高。不过,与沸点
  • Β-羟基β-甲基丁酸β-羟基-β-甲基丁酸(英语:β-Hydroxy β-methylbutyric acid,HMB)其共轭碱为β-羟基-β-甲基丁酸根(β-hydroxy β-methylbutyrate),是一种人体内天然产生的物质,可用作膳食补充剂,
  • 伊奥尼亚海伊奥尼亚海(希腊语:Ιόνιο Πέλαγος, 希腊语发音:, 意大利语:Mar Ionio, 意大利语发音:, 阿尔巴尼亚语:Deti Jon, 阿尔巴尼亚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
  • 范佩西罗宾·范佩西(荷兰语:Robin van Persie,1983年8月6日-),生于荷兰鹿特丹,荷兰已退役足球员,司职中锋。世界足坛最佳荷兰巨星之一。现职英国电信体育台足球评述员。范佩西在一个艺术之
  • 电子邮件地址电子邮件地址是发送电子邮件时用来标示电子邮箱的一串字符,也称为电子邮箱地址或电子信箱地址。早期的电子邮件系统曾使用各种各样的格式(英语:Non-Internet email address),但从
  • 山清·咸阳屠杀事件山清·咸阳屠杀事件(韩语:산청·함양 양민학살 사건 山清·咸陽良民虐殺事件)是指1951年2月7日大韩民国国军在韩国山清郡、咸阳郡屠杀当地平民的事件。
  • 莱奥斯·卡拉克斯阿雷克斯·克里斯托夫·杜邦乔治·杜邦琼·奥瑟曼-杜邦莱奥斯·卡拉克斯(Leos Carax,法语发音:,1960年11月22日-),本名阿雷克斯·克里斯托夫·杜邦(Alex Christophe Dupont),法国电影
  • 太恒浩太恒浩(朝鲜语:태항호 ,英语: Tae Hang Ho ,1983年7月22日-),韩国男演员 。
  • 奥利弗·埃文斯奥利弗·埃文斯(英语:Oliver Evans,1755年9月13日-1819年4月15日),美国发明家。他发明了“两栖挖掘机”(Oruktor Amphibolos)和改进了蒸气机。
  • 罗曼·贾基夫罗曼·弗拉迪米尔·贾基夫(英语:Roman Wladimir Jackiw,/roʊˈmæn dʒæˈkiːv/,1939年11月8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奖章得主。出生于波兰卢布利涅茨的一个乌克兰家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