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进士出身
翰林院庶吉士(乾隆31年-乾隆34年)
吏部验封司主事(吏部主事)(乾隆34年-乾隆36年)
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吏部员外郎)(乾隆36年-乾隆39年)
礼部祠祭司郎中(礼部郎中)(乾隆39年)
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南道御史)(乾隆39年-乾隆42年)
京畿道监察御史(京畿道御史)(乾隆42年-乾隆44年)
光禄寺少卿(乾隆44年)
太仆寺少卿(乾隆44年-乾隆45年)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乾隆45年-乾隆52年)
顺天乡试副考官(乾隆48年兼任)
丁父忧(乾隆52年-乾隆55年)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服阕补原官)(乾隆55年-乾隆56年)
内阁侍读(未视事)(乾隆56年)
礼部主事(乾隆56年-乾隆57年)
给事中衔(嘉庆4年-嘉庆?年)
尹壮图(1738年-1808年),字万起,号楚珍,云南省临安府蒙自县(今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政治人物、书法家。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官。
蒙自尹氏为明清以来云南的重要进士家族之一。先世居河南怀庆府(今河南省沁阳市)。先祖尹革于明朝英宗时期任兵科给事中,因弹劾宦官王振被贬为云南太和县县臣,从此落籍蒙自。曾祖父尹文炽为康熙丁卯科举人,官至兵部武库司,尹壮图称其澹卿公;祖父尹宗梁为康熙丁酉科举人,官至广西桂林府同知,尹壮图称其庚朗公;父亲尹均为乾隆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
乾隆三年(1738)冬月,尹壮图出生于云南省临安府蒙自县(今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城内(其出生地今日被称“阁学街”)。少年和青年时受业于县城内“勤讲论、善诱掖”的宿儒杜式庵,曾跟随弥阳刘随轩学书法。乾隆二十五年(1760)赴临安(今云南建水县)科试,名列一等一名。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考中进士,之后担任庶吉士。散馆,授礼部主事,再迁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考功司郎中,礼部郊祭司郎中。任考功司郎中期间,多次出任考官,为清王朝选拔了一批人才,先后录取了赵士魁、章学诚、裴显相等数百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考选江南道监察御史,转京畿道。此后多次升迁,先后任光禄寺少卿、太仆寺少卿。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起,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五十一年(1786年)10月,尹壮图奉命总阅《四库全书》。
乾隆五十二年(1787),尹壮图父亲尹均去世,回乡奔丧,在蒙自守孝三年后,服满回京候补。回京行途万里,见各省督抚声名狼籍,吏治废驰,根本不似朝廷宣称的那样繁荣富庶,而各省督抚上报的钱粮库存,更是十有八九是假的。尹壮图认为此乱象咎由乾隆三年(1738)钦定的的议罪银制度而起。这一时期,和珅为主持议罪银制度的大臣,若官员犯罪,可缴纳银子抵罪,这些银子最后流入府库,供乾隆帝挥霍。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尹壮图上书乾隆帝,直言议罪银制不利于朝廷。乾隆帝批复,令其“指实覆奏”。尹壮图遂覆奏,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腐败,各省府库亏空,返京途中,各地商民皆“蹙额兴叹”,请求皇帝派满洲大臣和他一同前往各省调查。乾隆帝对此大不悦,认为尹壮图破坏了自己“十全老人”的形象,称尹壮图所言府库亏空之事不应该出现在太平盛世,故意要求其指名“闻自何人,见于何处”,否则就是欺君之罪。尹壮图意识到自己触犯了乾隆帝的大忌,承认自己措词不当,未能指出确据,请求皇上治罪。乾隆帝不受,一边命户部侍郎庆成(满族人)带尹壮图四处调查,一边秘密指派和珅向有关省份打了招呼,要他们做好应付检查的各项准备。尹壮图和庆成赴山西查府库,先查大同府库,再查山西布政使库,皆无亏空。尹壮图深知自己斗不过乾隆帝,于是请求还京治罪,称自己以道听途说的不实之词“冒渎圣听”;蒙受圣上指点和眼前“事实”,他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请求让他早日回京接受处罚。乾隆帝不理会,命他和庆成再赴直隶、山东、江南诸省调查。所到之处庆成往往游宴数日,令尹壮图枯坐馆舍,直到当地官员补足仓库,方才赴检。而各地官员往往对庆成热情接待,但将尹壮图冷落一旁,有时甚至连饭食都没人给他安排。尹壮图再次向乾隆恳求:“可否恳恩,即令回京待罪?”乾隆不应,寄谕壮图,问他途中是否有见商民“蹙额兴叹”。尹壮图覆奏,“言目见商民乐业,绝无蹙额兴叹情事。”乾隆为治尹壮图罪,令庆成向尹确切询明之前所言的府库亏空、吏治腐败之像从何而来。尹壮图只得称自己所言虚诳,请求回京治罪。不久,检查完苏州布政使库亦无亏后,乾隆帝方允尹壮图返京。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正月,乾隆帝发表长篇上谕,对尹壮图上疏事件作了最后定性,称其逞臆妄言,有心欺罔,无可宽宥,将其交刑部治罪。乾隆要大学士和九卿大臣责令审讯尹壮图,虽然审讯过程中没有发现新的罪证,大臣们最终还是决定按照“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律”判其死刑。乾隆为显自己宽宏大量,认为不妨视尹壮图的“诽谤”为一种规劝,遂免其死罪,降级为内阁侍读。然而侍读官职空位缺少,遂改礼部主事。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尹壮图以母亲年老辞官归乡。回到蒙自后,临安知府张玉树聘他为郡城书院主讲。尹壮图以建水(临安府治)离蒙自路途遥远,不能尽孝,遂接受邻近的阿迷(今开远)灵泉书院的聘请,同时兼任蒙邑书院主讲。
嘉庆元年(1796年),清仁宗颙琰即位。由于尹壮图曾做过永琰王(嘉庆帝)的侍读,给嘉庆帝留下了敢于直言的印象。四年(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嘉庆亲政,尹壮图被朝廷重新起用,召其“急行来京擢用”。尹壮图抵达京城后,仍然以母老乞归,嘉庆准奏,赐其母大缎二疋,并授尹给事中,“赐奏事折匣”,允许他在籍奏事。临行前,上疏“请清核各省陋规,明定科条”,嘉庆不纳,认为行不通。归乡后,尹壮图又上疏请求“拔真才,储实用”,对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提出诸多改革建议,例如:让吏部严立关于保举选官的科条;将房考卷送往主司审阅以防“通关节”等。最终,只有“房考落卷送主司搜阅”之议被采纳。
尹壮图两度由京返乡,云南巡抚初彭龄皆邀请他到昆明五华书院任主讲。尹推辞不过,于嘉庆六年(1801年)奉母赴昆讲学。从此,五华书院门庭若市,每天一开馆,生徒四五百人相继涌入,不得不另租寺庙以做书院。
嘉庆八年(1803年),蒙自观澜书院落成,年近七旬的尹壮图返乡任书院主讲,每日仍孜孜不倦地讲课,批阅作业。短短两年,就培养出了李先德、杨淇、尹奠图、汤联荣等大批秀才,使蒙自儒学气息蔚然成风。
嘉庆十三年(1808年)闰五月,尹壮图在蒙自病卒。
尹壮图善书法,其风格取众家之长,自成一体,“浑厚凝重,圆阔自然”,人称“龙蛇体”。行书“道劲而润活,转角成园折”,墨迹遍及云南。昆明五华书院藏书楼的题额及“鱼跃鸢飞活泼泼地,日华云烂纠缦缦天"的对联即为其书法真迹;开远小龙潭办事处归圣寺现亦存有尹壮图狮山游记诗碑文,为其于嘉庆二年(1779年)十月十五日率师生游狮子山时作。
尹壮图著有《楚珍诗集》二卷,《详批纲鉴性理语录文稿》四卷,自编《楚珍自记年谱》等。《楚珍自记年谱》是纪录蒙自尹氏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反映了清朝乾嘉时期的官场状况。
为了纪念尹壮图,其位于蒙自城内的祖宅所在街道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更名为“阁学街”,并沿用至今。故居位于阁学街12- 15号,为红河州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