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海雕

✍ dations ◷ 2025-11-09 03:05:31 #吼海雕

吼海雕(学名:)又名非洲渔雕、三色海雕、非洲鱼雕,是鹰科的一种大型猛禽,生活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富饶的水域附近。其成体头与胸部为白色,腹部和翅膀则是黑色。吼海雕主要以鱼类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大型水鸟的雏鸟与蛋,或是成年的小型水鸟,亦会掠夺其他鸟类的食物(英语:Kleptoparasitism)。吼海雕是纳米比亚、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的国鸟。

吼海雕由法国鸟类学家弗朗索瓦·马里·多丹于1800年命名,其种加词“vocifer”来源于拉丁语“vocifero”,意为“大声吼叫”。

吼海雕与极危物种马达加斯加海雕关系密切,二者外貌相似之处诸多,爪子、鸟喙和眼都为深色,雏鸟则有白色的尾羽,是复合种。该复合种是海雕属内较为原始的演化支。同其他海雕的复合种一样,这对物种的头部分别为白色和褐色 。吼海雕是没有亚种的单型种。

虽然吼海雕与其他同属物种相比较小,但仍是一种大型猛禽,全长(英语:bird measurement)68—75厘米,翼展175—210厘米,雌性略大于雄性。雄性的翼展一般长约2米(6英尺),而雌性的翼展一般长逾2.4米(8英尺)。5岁以上的成年吼海雕头、躯干和胸部均为白色,肩部和腹部为褐色,而幼年个体的羽毛则是棕色、黑色与白色交杂。未成年个体会随时间而逐渐褪去其杂色的羽毛。其尾短而圆,幼年个体的尾部则有黑色的斑纹,在站立时常被翅膀遮蔽。成年吼海雕的腿为暗黄色或肉色,未成年个体的腿则是灰色。

成鸟正面飞行貌,摄于津巴布韦奇韦罗湖

飞行的成鸟,摄于肯尼亚巴林戈湖

飞行的亚成鸟,摄于兹怀湖

吼海雕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其分布北至萨赫勒地区,南至南非,海拔最高可达4000米。此外在埃及曾有迷鸟记录。

吼海雕会频繁大声鸣叫,两性均会发出“Weah——Kleaw”的叫声。筑巢地相邻的吼海雕会彼此通过鸣叫以进行交流。此外,由于吼海雕仅会在较高的树木上筑巢且需要捕食大量的鱼类,其可作为指示种。

成年吼海雕多沿水而居,尤其偏好静水栖息地,例如水库、沼泽、洪泛平原和湖泊。吼海雕亦会出没于因强降雨而出现的季节性湖泊或溪流附近,甚至会在这些水域附近筑巢繁殖。幼鸟则会四处游荡,以沿途的动物尸体为食,并可能出没于非常干旱的地区。

吼海雕偏好在水位较低时繁殖,故其繁殖季往往是所在地的旱季:南非的种群会在六月至八月繁殖,乌干达为七至十月,西非则是十至十二月。吼海雕为终身一夫一妻制,终身只会与特定的个体交配。成对的吼海雕往往具有领地意识。吼海雕常在较高的树木筑巢,且会尽可能的靠近水域吼海雕的鸟巢由纸莎草和树枝筑成。甫筑成的鸟巢宽约1.5米,深20—60厘米。由于该鸟会长期利用鸟巢,在数年后其鸟巢会被扩大至约2米宽。

雌性吼海雕一般每次诞下1-2颗蛋,偶尔会诞下3枚,但一般只会有1-2只雏鸟可存活至离巢。雏鸟会在42-45天后自蛋中破壳而出,并在约2月后长出羽翼。离巢的幼鸟会向周边区域游荡,期间会和秃鹫或是草原雕一同食用狮子或是猎豹遗留的猎物尸体。

吼海雕主要以鱼类为食。在捕猎时,其会从栖木上俯冲而下,掠过水面并用钩爪抓起猎物。其猎物多为生活于水域上层的鱼类,海边的吼海雕则常捕食低潮时被困于潮池中的鱼类。该鸟的猎物一般重200-500克,但举起重达2千克的鱼类并将其带回巢穴。而当吼海雕捕获重2千克以上的猎物时,其会落于水面上并通过振翅将其拖拽至岸边。其常见的猎物包括鲻鱼和胡鲶,亦会捕食慈鲷、肺鱼、脂鲤。吼海雕亦会捕食鹭、鹳、鹮、鸬鹚、火烈鸟等水鸟的蛋与雏鸟,以及鸊鷉、骨顶鸡等小型水鸟的成鸟。另外,吼海雕会从事盗食寄生(英语:Kleptoparasitism):其会不断攻击携带猎物的翠鸟、鹈鹕、锤头鹳、鲸头鹳、鹭、鸬鹚甚至是较小的同类直至它们抛弃自己的食物为止。

掠过肯尼亚巴林戈湖捕捉鲶鱼的成鸟

从南非皮纳斯河(英语:Pienaars River)捉起慈鲷的亚成鸟

成鸟食用其渔获,摄于南非克留格尔国家公园

目前吼海雕种群稳定,尽管其蛋壳会因DDT的影响而变薄,其数量并未因农药滥用而有显著下降。尽管其生活的水域有过度捕捞现象,吼海雕的食物来源仍然充沛。此外,由于一对筑巢的成年吼海雕仅需300—600米长的堤岸即可存活,其亦不大可能在短时间内受到生态破坏的影响。IUCN将其评为无危。然而,有学者认为非洲南部近年来大量使用流刺网捕捞可能会对吼海雕种群造成负面影响。

多个非洲国家的国徽上均有吼海雕的图案,包括纳米比亚、南苏丹、赞比亚和马拉维。赞比亚国旗右上角的鸟类也是一只吼海雕。此外,有分析认为津巴布韦历史悠久的国家象征“津巴布韦鸟(英语:Zimbabwe bird)”原型可能是吼海雕。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赞比亚三国亦尊吼海雕为国鸟。

相关

  • 光学工程光学工程(英语:optical engineering)是指把光学理论应用到实际应用的一类工程学。光学工程涉及光学仪器,例如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也包括其他利用光学性质的设备。此外,光学工程
  • 佐藤一郎 (汉学家)佐藤一郎(1928年5月27日-2020年2月8日),日本汉学家,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知名于对中国文学的研究。1928年生于东京府。1950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此后历任助教授、教授。199
  • 洁拉尔蒂 (阿尔巴尼亚王后)洁拉尔蒂(英语:Geraldine,1915年8月6日-2002年10月22日),匈牙利贵族和阿尔巴尼亚王后。她来自匈牙利一个贵族家庭,母亲是一名美国外交官的女儿。洁拉尔蒂在匈牙利和维也纳长大。家
  •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里亚贝舍夫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里亚贝舍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Ря́бышев,1894年2月11日(23日)-1985年11月18日)苏联陆军中将,1917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苏德
  • 包斯卡县包斯卡县 (Bauskas rajons、俄语:Бауский район)是拉脱维亚南部的一个县。面积1,880平方公里。人口51,974人。县治包斯卡。下分1市1镇15村。
  • 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希腊语:Αναστάσιος Α',约430年-518年),东罗马帝国皇帝(491年-518年在位)。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生于杜勒希厄姆(今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在成为皇帝之前,他是君
  • 冯锡良冯锡良(1920年-2006年2月15日),男,江苏无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工作者。194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毕业,任上海圣约翰青年中学、圣玛利亚女校教员。1946年赴美国留学,入密
  • 卡瓦尔达卡瓦尔达(Kawardha),是印度恰蒂斯加尔邦Kawardh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178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1788人,其中男性16449人,女性15339人;0—6岁人口4684人,其中男2394人,女2290人
  • 兰显理兰显理(Henry Van Vleck Rankin,通称H. V. Rankin,1825年9月11日-1863年7月2日),美国美北长老会驻清朝宁波传教士,1848年受委任,至1863年病逝于宁波。1853年,兰显理伙同美北长老会传
  • 百武江梨百武江梨(日语:百武 江梨/ももたけ えり  */?,1983年7月2日-)是已退役日本女子足球运动员,司职后卫,大学时期曾代表日本出赛2002年FIFA U-19女子世界杯,亦在2003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帮助日本夺得银牌。2006年时加盟浦和红钻女子队并效力了4年,最后因膝盖伤势退役。退役后赴台湾留学并就读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运动休闲与餐旅管理研究所,留学期间曾代表台湾体院于全国女子甲组足球联赛出赛,亦为汐止俱乐部、新竹FC于女甲联赛、木兰联赛出赛,此外还于各级中华队担任了翻译及助理教练。2015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