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寒食
✍ dations ◷ 2025-11-08 23:10:01 #寒食
寒食节亦称禁火节、禁烟节、冷节、百五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清初汤若望《时宪历》订定后,清明与冬至之间的间隔缩短,为了维持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的风俗,民间将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一日之前。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清明节就在寒食节次日。一般认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之推)。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离开晋国,流亡十九年。一次重耳饿昏,介子推割股(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给他吃,得以保住性命。重耳很感动。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回忆起旧事,想封赏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经和母亲到山西的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寻不到,其臣擅自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母子抱着槐树被烧死。重耳难过至极,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纪念介之推。卢象有《寒食》诗,“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直到今天,山西省介休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实际节日这三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但晚饭仍然有不生火做饭的习俗,一般晚饭会喝开水,而不是平时喝的各种面汤。但后人多所考证,寒食节禁火习俗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介子推割股的史实也存在争议。现今学界认为应是季春时要换新火。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在当时是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扫墓、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寒食在曹操当政时期一度受到禁止,违规者会受到处罚,避免老人与幼童因不吃熟食生病,他说伍子胥自溺,吴国人也没有跟着跳河,岂有晋人为介之推而寒食的道理。南梁《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寒食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称为“野祭”,后编入《大唐开元礼》中成为御定礼制。据敦煌文献“进奏院状”载,晚唐时沙州赴京请旌节者称:“五日遇寒食,至八日假开。”即寒食清明休4天假。如今寒食在中原已经不多见,但在浙江和福建仍保持“清明节食寒食”之传统,如食润饼卷。由于年代久远,“寒食”节日传统已融入“清明节”传统内。例如浙江省龙游县仍保持食用“寒食”之传统,现称之为“清明馃”:以糯米粉做皮,有“(如意)饺子”形状,也有像月饼一样压模的。一般有白色和青色两种,取“清明”同音:白色为糯米面团原色,青色则是糯米面团里加了艾叶草。蒸熟后的“清明馃”清香糍糯的外皮加上里面包的各色馅料,可咸可甜。中国最早的春祭在寒食节,后来改为在清明节。目前已很难考证寒食节是在什么时候被清明节取代,只知道唐朝仍保留有寒食的习惯。现在华北部分地区仍有寒食节扫墓祭祖的风俗。韩国仍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越南则有在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以汤圆祭拜祖先的习俗,因此寒食节在越南又俗称“汤圆节”。
相关
- 高德纳高德纳(英语:Donald Ervin Knuth,音译:唐纳德·尔文·克努斯,1938年1月10日-),出生于美国密尔沃基,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荣誉退休教授。高德纳教授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
- 杓状会厌襞.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习俗习俗是指在地区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之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民间的风俗又称作民间习俗。风俗的涵括范围很广,可以包括食、衣、住、行、娱乐、社交、恋爱、性爱、生
- 拉登语拉登语,又译拉迪恩语(拉登语:Ladin;意大利语:Ladino;德语:Ladinisch)是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区常用的语言。在意大利受到官方承认,在特伦蒂诺-上阿迪杰省(Trentino-Alto Adige)更有一些法
- 沃尔夫冈·朔伊布勒沃尔夫冈·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1942年9月18日-),生于巴登-符腾堡州的弗赖堡,是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党内的重要人物。曾在弗赖堡大学和汉堡大学攻读法学和经济学。1968
- ppb十亿分率,简称ppb(源自英语parts per billion的简写),定义为十亿分之一,1ppb即是十亿分之一。1 p p b = 1
- 冷渗口冷泉(英语:cold seep)(有时称为冷泉喷口)是一个洋底区域,其中硫化氢,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丰富的流体渗漏发生的地方,往往是以盐水池的形式。“冷”并不意味着渗流的温度比周围的海
- 互补原理在量子力学里,互补原理(complementarity principle)是尼尔斯·玻尔于1927年提出的一个基础原理,是哥本哈根诠释的角石。在不同学术领域,互补原理常被用来解释迥然不同的现象,对于
- 水原华城连环杀人事件华城连环杀人案(朝鲜语:화성연쇄살인사건/華城連鎖殺人事件 Hwaseong yeonswae sal in sa geon)指的是1986年9月15日-1991年4月3日,发生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现华城市)附近村庄的的
- 种族清洗种族清洗(英语:Ethnic cleansing),又称民族清洗,通常指的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强势集团,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经济目的或者宗教目的而动用军队或者非法组织成员,对特定的一个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