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弓楚得

✍ dations ◷ 2025-02-24 01:57:37 #成语,寓言,儒家

楚弓楚得出自中国先秦时期流传的“楚人失弓,楚人得之”的故事,后成为成语,意思为虽然失去某物,但没有落到外人手上。后来儒家、道家、佛家都对故事作出评价,认为楚弓楚得未能冲破狭隘的国家观念。

楚弓楚得的故事应流传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公孙龙子·迹府》,该书提到楚国的一位君主带着“繁弱之弓”和“忘归之矢”到云梦泽打猎,却把弓遗失了,他的侍臣都要去找,楚王却阻止了他们,说道:“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这则故事想表达出楚王胸襟广大,但后来演变成为成语“楚弓楚得”。

故事虽提及楚王,但并未说明是哪一位楚王,《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甚至连楚王都未提及,只说是一个楚国人(荆人),刘向在《说苑·至公》一书中说楚王指楚共王,后来的《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中又说弓是“乌号之弓”。

在清朝的《儿女英雄传》中,该故事被概括为“楚弓楚得”。

对楚弓楚得的故事,后来儒家、道家、佛家都有评价,立场往往是批评其具有局限性。儒家评论说不应拘泥于楚国,道家评论说不应拘泥于人,佛家评论说对弓、人、楚等概念都应超脱。

根据《公孙龙子》和《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听到了楚弓楚得的故事后,觉得楚王心胸仍不够宽广,没有尽到仁义,说道“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 他认为应该超越楚国的局限,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楚国人与否无关紧要。由此观之,楚王的国家观比孔子的天下观狭窄。而孔子把“楚人”和“人”的概念作了区分,这一点后来被公孙龙用来佐证自己的白马非马说。

《吕氏春秋·贵公》中进一步加上了道家的评论,称当老子听到楚弓楚得的故事以及孔子的评价后,说道“去其人而可矣”,表示连“人”也不必拘泥,只说“失之,得之”即可。这则评价很可能是《吕氏春秋》的附会之作,反映了道家的立场,即主张人与万物都是一样的,是自然的平等产物。

根据各派对楚弓楚得的不同立场,有人评价说楚王是民族主义者(楚王没有说“楚王失弓”,而是说“楚人失弓”,没有区分王和民),孔子是世界主义者,而老子则是宇宙主义者。

明朝的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评价说:“楚王的楚弓楚得乃是沧海之胸襟,孔子的人弓人得乃是天地之度量,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但仍‘不能忘情于弓’,弓乃身外之物,本来就无所谓失,也无所谓得。但看到这一点仍然不够,因为这样仍然是‘不能忘情于我’,而连自我都不可得,又如何去求所谓弓、人、楚呢?” 莲池大师的评价体现了佛家空的境界。

相关

  • 西兰大陆坐标:40°S 170°E / 40°S 170°E / -40; 170西兰大陆(Zealandia),也被称为西兰洲、西兰蒂亚和Tasmantis,是一块几乎被淹没的微大陆(microcontinents)。于8500万到6000万年前从包
  • 摩腊婆摩腊婆(天城体:माळवा,IAST:Māļavā)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名。“摩腊婆”的名字来源于古时居住在该地区的雅利安人部落摩腊婆人。历史上被称为摩腊婆的地区基本上位于今中
  • M61火神式机炮M61火神式机炮(M61 Vulcan,中文通常简称成M61机炮、火神炮)是一种由美军开发的六管连发机关炮,经常被装载在战斗机、直升机上作为高射速近距离火炮系统。通用代号GAU-4(GAU是“航
  • 鞑靼海峡鞑靼海峡(俄语:Татарский пролив),日本称为间宫海峡(日语:間宮海峡/まみやかいきょう Mamiya kaikyō),俄语亦名涅维尔斯科依海峡,中国古代文献则称之为赛哥小海、鲸
  • 邯济铁路.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拉坞戎语拉坞戎语(Lavrung),又称绰斯甲语(Khroskyabs),俗称观音桥话,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大金川流域的藏族人使用的一种语言,使用人数约1万人,属于汉藏语系嘉绒语支。以绰斯甲语为母语
  • 纳扎鳉纳扎鳉为辐鳍鱼纲鲤齿目鲤齿亚目鲤齿鳉科鳉属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中美洲墨西哥淡水流域,体长可达5公分,生活习性不明。 维基物种中有关纳扎鳉的数据
  • 布勒杜·科瓦留布勒杜·科瓦留(罗马尼亚语:Brăduţ Covaliu;1924年4月1日-1991年5月29日),是罗马尼亚的画家,代表社会主义写实主义,曾在布加勒斯特的美术学院任教。
  • 阴影带日食阴影带是出现在日全食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出现在素色表面可以看到的波浪状交替、平行移动的光线微弱。它们是由大气湍流折射所引起的闪烁 (天文学)(英语:Twinkling) 现象,当
  • 邓成城邓成城(1938年4月-),甘肃天水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邓宝珊之子。担任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特别邀请人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