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氏奇美拉蛛

✍ dations ◷ 2025-11-23 08:10:01 #蛛形纲,白垩纪动物,史前蛛形纲

应氏奇美拉蛛()是蛛形纲下的一员,为目前奇美拉蛛属()下已知唯一的一种。本种发现于约1亿年前(白垩纪中期)的缅甸琥珀之中。目前关于该物种所属的高阶分类群尚有争议,可能属于乌拉尔蛛目(英语:Uraraneida)(Uraraneida)。

本种的发现将乌拉尔蛛目的可考的生存时间向后推了1亿年,且其化石标本保存状况相当良好,为该目提供了相当珍贵的细节。应氏奇美拉蛛的尾鞭附近,保有相当接近原始蜘蛛的纺织器,故学者从本种的特征推测,乌拉尔蛛目和蜘蛛目的共同祖先可能同时具有尾鞭、丝管,以及纺织器。乌拉尔蛛目继续保留尾鞭的祖征,蜘蛛目的尾鞭则退化掉,螯肢上演化出毒腺。

本属的学名“”的“”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怪物奇美拉(Chimera),为一只由不同动物组合而成的怪兽,反映该物种同时具有多类蛛形纲生物的特征;“”的意思则为“蜘蛛”。种名则源自于标本提供者应嫣灵女士的姓氏。

本种外观上大致与蜘蛛类似,螯肢与中突蛛亚目或猛蛛亚目类似。毒牙上无毛,是否具有毒腺尚未明了。后体部(opisthosoma)具节,这点与中突蛛亚目类似。后体部且具有两对明显的纺织器(spinnerets),以及一对残余纺织器构造。后体部尾端具有尾板,且拥有一长条状尾鞭。触肢(pedipalp)上具有两根圆钝状尖刺(apophyses)。

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本物种已有五件标本发现。2017年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及黄迪颖分别带领两个团队,各取两件标本同时各自进行研究。2018年2月,王博及黄迪颖团队分别同时于《自然—生态学与进化(英语: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发表论文,王博团队将该物种命名为应氏奇美拉蛛,并据此发表新属奇美拉蛛属。两人研究的四件标本皆有特化触肢,应皆为雄虫。仅有第五件标本没有触肢,推测可能为雌虫。

两份研究皆同意该物种在蛛形纲研究上的重要性,但对于本物种在系统演化树上的位置有不同看法。王博等人认为该属较接近蜘蛛目,黄迪颖团队则认为该物种应属于蜘蛛目另一已灭绝的姐妹群乌拉尔蛛目(英语:Uraraneida)。该目在外观上也类似蜘蛛,且亦有尾鞭。

相关

  • 匈牙利国立塞切尼图书馆 (匈牙利语: Országos Széchényi Könyvtár) (OSZK),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的一个国立图书馆,为匈牙利两个国立图书馆之一(另一个是德布勒森大学图书馆)。
  • 六氯乙烷六氯乙烷,分子式为C2Cl6。无色斜方有类似樟脑香味的针状结晶。易升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和油类。为氯代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可损害肝
  • 八字胡斯文八字胡斯文(丹麦语:Svend Tveskæg;960年-1014年2月3日),英语中作八字胡斯韦恩(英语:Sweyn Forkbeard),丹麦国王(985年-1014年在位)、英格兰国王(1013年-1014年在位)、挪威国王(1000年-1014年
  • 植物群植物相(拉丁文:Flora,源自罗马神话里的花之女神)又译植物群或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特定植物种群。Flora另一个意思是植物志,是对一个植物区系的纪录和描述。植物相的原字
  • 多巴多巴是乍得南部的城市,也是东洛贡区的首府,海拔高度397米,2008年人口25,650。该地区附近最近发现石油资源,预计开发能带来经济效益和有助促进城市的发展。
  • 王心凌王心凌(英文名:Cyndi Wang,1982年9月5日-),原名王君如,台湾女歌手、女演员。毕业于华冈艺校戏剧科,出生于台湾新竹县。父亲为祖籍山东青岛的外省人第二代,母亲为新竹县关西镇客家人,后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是美国运输部下的一个执行机构,成立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其宗旨是“保护生命、防止伤害,减少
  • 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行政委员会先后可指:
  • 鲍茨-摩根分类鲍茨-摩根分类是劳拉·P.·鲍茨和威廉·威尔森·摩根在1970年依据哈伯序列形态发展出的星系团分类。他们定义了三种主要的类型:第一、第二和第三,也允许中间的类型(I-II、II-II
  • 二条齐通二条齐通(1781年5月31日-1798年7月4日),是江户时代后期的公卿;也是藤原北家摄关家的二条家(日语:二条家)当主。二条齐通在天明元年(1781年)出生,是父母二条治孝(日语:二条治孝)及德川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