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盟

✍ dations ◷ 2025-04-03 10:40:04 #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英语:Triple Alliance)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在1882年5月20日签署的条约,是一个军事联盟。三国同意任何一国被其他两个或更多国家攻击时协助对方。而且,德意志帝国与意大利约定,如果对方被法国攻击,将会协助对方。然而,根据一项补充宣言,意大利的承诺不能被认定为针对英国。1902年6月,意大利延续同盟协定后,对法国许下了类似的承诺。1881年5月,法国进逼突尼斯这个意大利希望得到的殖民地。于是,为了得到支援,意大利加入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同盟,结为三国同盟。不过,意大利的民意并不太满意与奥匈帝国结盟,因为它曾阻止意大利统一,并且仍然控制着被认为是“尚未收复的意大利”的特伦蒂诺和伊斯特拉。德意志帝国的与意大利联盟的主要意图,是1878年柏林大会之后,两国签署了合作关系,德意志帝国认为应该加强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和亚得里亚海东部沿海地区的对抗,另一方面,意大利可以缓解德国南部作为法德战争中的军事伙伴的侧翼。虽然在1913年11月1日,德意志帝国与意大利针对地中海海战签署了新的“三国同盟海军公约”生效,但自从意大利于1902年与法国就北非的殖民地实现了利益和解,与俄罗斯帝国于1909年就在巴尔干半岛的共同利益实现了和解。1908年的波斯尼亚吞并危机给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带来了沉重压力,意大利在1911~12年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与德意志帝国为改善两国关系所做的努力不符。因此,德意志帝国在联盟中,将与德奥同盟的现有联系置于三国同盟之上。而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的意图,是希望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支持对法国和英国的殖民政策。意大利统一之后,很希望参加非洲殖民竞赛,但看到其殖民野心受到法国对北非政策的威胁后,意大利改为努力集中在东非地区。意大利在1880年代试图在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兰建立一个殖民帝国。但是在1915年,意大利与英国秘密签署伦敦条约后终止了三国同盟条约,在法律上的同盟关系破裂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几年前,很多著名军事分析家都预测意大利会改变立场。1911年,意大利入侵并占领原本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的黎波里,令此预测更有说服力。而且,英国和法国在开战后又作出承诺,会让意大利获得安那托利亚东南部,以及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地区大部分领土。不过,英法在战后并没有兑现承诺。1914年8月,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与英、法、俄三个协约国战斗。意大利保证支持同盟国,可是后来加入协约国阵营,先后在1915年5月和1916年8月向德奥两国宣战。虽然意大利是被动的国家,但其希望保持欧洲均势的意念,很明显是倾向支持规模较大的同盟。他之所以不支持同盟国,是因为他们是主动攻击的国家,而协约国是防守同盟。而且,英国和意大利签署了有关地中海的协议。英国需要畅通的地中海道路,以容易接触其非洲和印度殖民地。由于意大利大部分边界被地中海包围,加上其非洲的殖民地仍然依赖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的自由通过,它就付不起与英国为敌的代价了。这也被认为是意大利改变立场的原因。

相关

  • 珠蛋白结构 / ECOD结构 / ECOD珠蛋白(英语:Globins)是是含有血红素的球状蛋白质的超家族,涉及结合和/或运输氧气。这些蛋白质都包含珠蛋白折叠,有八个α螺旋片段的一种系列。两个突出的
  • 侗水语支侗水语支是侗傣语系的一支,分布在中国的广西、贵州、海南省等省份,仫佬语在老挝亦有使用者。一共大约有200万人使用。传统上把侗水语支和泰语支分成一类,称为侗台语族。但Weera
  • 相容性组织相容性 (Histocompatibility) 指将一个体的组织移植至另一个体时,其免疫系统的反应程度。相容性越高,免疫(或称排斥)反应程度越低,甚至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发生。二个不同的
  • 进化博弈理论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通常也是指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它是指在现时代,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以及适时获取信息的这种特征,这在过去是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的。它和数字时代以及数字
  • 支持细胞塞尔托利氏细胞(Sertoli cell),又名为塞托利细胞或史脱立细胞或塞透力细胞,是细精管一部分的睾丸的营养细胞。它是由促滤泡成熟激素(简称FSH)所启动,并在其细胞膜上有促滤泡成熟激
  • 世界土壤大会世界土壤大会(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是每四年举行1次(虽然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打断下)的土壤科学国际联盟(IUSS)。该大会是只开放给社会成员。与会成员的人数稳步增加,大约
  •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英语: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缩写:BEPC)是中国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始建于1984年,位于北京西郊八宝山东侧。2004年至2009年间是重大的改造工程(称
  • 建筑物建筑物一般指人们或为了其可观赏之形象、或为了其可使用之空间的,相对于地面固定且有一定存在时间的人造物。它是建筑学或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汉语中,建筑物和建筑学都有时会
  • 魏玛古典主义魏玛的古典主义在德国文学中指的是1786年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第一次意大利旅行之后的阶段,魏玛的古典主义大约延续到1810年。有时,魏玛的古典主义也被用来指称有着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