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dations ◷ 2025-10-18 01:27:24 #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 (京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植物学研究机构,1928年中国建立,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英语: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缩写作 IB-CAS;简称中科院植物所或植物研究所,研究所内部常常称为植物所)是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以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它地处北京香山脚下,有着80多年的建所历史。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66人,在岗硕士研究生导师83人,在学研究生604人,在站博士后51人。所内成立了研究生会,并主办了研究生自己的报纸《青青水杉》。

植物研究所以整合植物生物学为学科定位,以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物学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绿色高效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国家需求为重要研究领域,重点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进化、陆地植被/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植物信号转导与代谢组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

1950年,由静生生物调查所(1928年建立)植物部和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1929年建立)合并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所老所址基本上延续的是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所址(今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1号),包括来远楼(今动物园西北角)和“黄房”(今动物园长颈鹿馆西)及陆谟克堂,现原址仍保存有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陆谟克堂(为纪念生物学家拉马克所建,位于北京动物园内),对面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自80年代开始,植物所办公和科研逐渐迁往位于海淀区香山附近的植物园,1995年完全搬迁至现所址。
2013年,陆谟克堂及西外大街137号院整体移交给古脊椎所,不再隶属于植物所管理。移交后,古脊椎所将陆谟克堂修缮改建,成为该所的所史馆。
植物所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在京外建立过很多工作站,这些工作站是现在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前身。如昆明工作站发展为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北工作站发展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部分实验室也分离出去,成为其他研究所的前身。如真菌植物病理研究室发展为现今的微生物所,遗传栽培研究室发展为遗传所。

植物所现有7个研究和支撑部门、1个公共技术服务中心、10个野外台站和1个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研究和支撑部门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光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北京植物园(含华西亚高山植物园)、文献与信息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太阳能光-生物转化研究中心依托植物所。

植物所是首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共4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共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生物学、生态学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500余人。

下表列出的是植物所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数线。

植物所是中国植物学会、北京生态学会、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 编辑委员会和 中国编辑部的挂靠单位。

植物所主办的刊物有:论文期刊、、、《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植物学报》和科普杂志《生命世界》。

与其他诸多京区中科院研究所不同,植物所单独位于植物园景区之内,不与其他研究所毗邻。也正因为位于景区范围内,植物所较难修建高层建筑,最高楼是标本馆(6层建筑,1984年落成),其他建筑为3层及以下。大多数建筑年代较早,处处透露着古朴。研究所科研区和生活区与植物园没有特别明显的分界线,在喧闹的都市之郊给植物所造就了一个安静的环境。植物所单个园区面积占地1000多亩,大部分为植被覆盖,为中科院京区研究所之最,戏称为“中国科学院香山园区”、“中国科学院大学香山校区”。

研究所植物园里有一个欧式的木质建筑,大家习惯称它为“小木屋”,是1993年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拍摄时搭建的取景地。现在改建成了一个环境优雅的花园酒吧。在植物园西侧有一排不起眼的灰色小平房,其中一间是溥仪当年在植物园劳动时所住的地方。如今,这些房子还保留着当年的原貌,但未对公众开放。

但是植物所园区也面临一些困难。自1995年总部搬迁到植物园之后,由于位置偏僻,所里的设施如水、电、暖完全由植物所独立承担,而不是像中关村和北郊地区研究所群实行统一管理,基本建设(宿舍、实验楼、道路等)也受到很大限制。这些客观条件给植物所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造成一些障碍,亦对研究生招生造成不利影响。

植物所所徽整体呈三角形,主色调为绿色。三角形上部的两条边分别代表着研究领域中的微观与宏观部分,底边则代表大地;三角形中间的植物每个叶片代表着一个研究部门,显示了植物所当时由四个研究中心和一个植物园组成。从总体上来看,整个所徽又像是一个植物组织培养瓶,代表着高新技术。
所徽设计者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冯玉英,所徽于1998年10月1日正式启用。

植物所所名采用郭体手书,与中国科学院院名保持一致。

2018年,是植物所建所90周年。2018年9月,植物所建所90周年专题网站上线,所庆标识同时发布。


园区内多数植物均悬挂有科普标识牌,另外还建有科普展示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科普实践中心,每年会举办各种科普展览。

植物所标本馆设有专门的植物科学绘画人员,他们在标本馆建设和植物分类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专门从事植物科学绘画的人并不多。植物所的植物科学绘画师李爱莉曾经参与拍摄CCTV-10的一个保护濒危植物的公益广告。

2016年10月前,从网络检索结果来看,植物所没有推出任何官方的宣传片。

2016年11月,在中科院院属单位宣传片展映与评选网站,植物所上传了由所内人员自己制作的中文宣传片,可视为官方推出的第一个宣传片。

每年5-6月份毕业季期间,植物所研究生会都会拍摄纪念视频,一般以采访毕业生、导师及管理支撑部门为主。

《青青水杉》创刊于2007年1月28日,是一份主要反映广大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报纸,由植物所研究生会自主创办。开刊词为《春之舞者》,由当时的硕士研究生王华锋所写。报纸名称“青青水杉”是从全所教职工和研究生中征集得来,一是为了纪念植物的活化石——水杉的发现者、中国植物学的鼻祖胡先骕先生,二是象征植物所生机勃勃、富有朝气的研究生们。首期发行了600份,创刊初期每月发行一期,提供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在研究生会网站(http://graduate.ibcas.ac.cn/yuandi/index.html)可以浏览电子版本。现在该网站已无法打开,发行频率亦改为半年发行一期。2016年,青青水杉已全面改版为青青水杉杂志。

青青水杉BBS是植物所的一个内部论坛,需要在研究所内部局域网环境下才能登陆查看。现在发帖量和浏览量都较少。

元旦晚会是植物所每年都会举行的文化活动之一,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2月份,具体主要由研究生会负责筹划和举办,举办时间一般为当天的下午或晚上。2015年元旦晚会的主题是“相约植苑·携手共进”。在繁重的科研生活之余,元旦晚会给全所师生带来诸多的欢乐,留下了很多经典搞笑的节目。2014年12月29日,植物所2015年元旦晚会如期在标本馆报告厅举行,本次除继续采用计算机抽奖系统之外,还第一次实现了微信互动与抽奖。

卡拉OK大赛是植物所每年6至7月份举行的以歌曲演唱形式为主的比赛,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比赛时间一般设定在当天的下午,参与比赛的主体是所内的研究生,同时也会有所内职工作为助演嘉宾登台献唱。评委由专业声乐老师、所内职工和学生组成。连续三届专业声乐老师均邀请的是国家一级歌唱演员林玉赤。林玉赤亦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合唱团的声乐指导老师。2016年起,该比赛已暂停。

目前。植物所内主要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武术、摄影、舞蹈协会。最近又创办了排球协会,正在筹划创建集邮协会。各个协会都会定期举办相应的活动,像球类赛事、摄影比赛展览、邮票展览、游泳活动等。

相关

  •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科学即时通常所谓的伊斯兰科学、阿拉伯科学,是指中世纪的伊斯兰黄金时代(约750年至1258年)时伊斯兰世界发展出来的科学。在这段时期内印度、伊朗,特别是希腊
  • 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
  • 直系同源在生物学种系发生理论中,若两个或多个结构具有相同的祖先,则称它们同源(Homology)。这里相同的祖先既可以指演化意义上的祖先,即两个结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在这个意义上,蝙
  • 烧酒烧酒,中国元代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又称为烧酎,是东亚传统蒸馏酒的一类,是以麹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并以谷物等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
  • 阿尔伯特·迈克尔逊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英语:Albert Abraham Michelson,1852年12月29日-1931年5月9日),又译“迈克耳孙”、“迈克耳逊”,波兰裔美国藉物理学家,以测量光速而闻名,尤其是迈克耳
  • 天道天界(梵语:Deva-loka),音译提婆界,轮回中的六道之一。人如果能够行十善业,死后将升天界享受快乐。佛教认为有二十八(层)天,不过佛经中没有明确提到过“二十八天”的概念。其中居住的
  • 三只小猪三只小猪,是一则著名的英国童话,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其出现时间可能是18世纪或更早,但正式书面出版于1840年代(但与1812年出版的《格林童话》里一则故事雷同)。目前三只小猪已
  • 智利毛皮海狮(A. philippii)智利毛皮海狮(学名:Arctocephalus philippii)主要分布于智利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是鳍足亚目中体型第二小的物种,16世纪发现。
  • 前元音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前元音(front vowel)是使用于一些口语语言中的一种元音类型。前元音的决定性特征为舌头的位置尽可能地朝向嘴巴前面,且没有会被归类为子音的
  • 香橙香橙,也称罗汉橙,日语为柚子(中文的“柚子”在日文则一般写作“文旦”),是芸香科的常绿树,柑橘类的一种。也可指其果实。外观类似橘子,外表不光滑,味酸。现经过研究,已得知其为宜昌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