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1053年-1101年),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诗人。
父陈琪,官至国子监博士通判绛州,陈琪亡后,遂家道中落。娶郭概之女为妻,师道穷到无力养家,妻女皆在岳父家就食。元丰七年(1084年),郭概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师道家贫,其妻三子一女皆随郭概赴蜀,师道留长安。元佑二年(1087年),由苏轼、曾巩等表荐,担任亳州司户参军,元祐二年(1087),担任徐州教授,同年七月任太学博士,四年,苏轼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陈师道至南京送行,以擅离职守,被劾去职。五年复职,调颍州教授,绍圣元年(1094年),被目为苏轼党,谪监海陵酒税。绍圣二年(1095年),调彭泽县令,以母丧不赴,居家六年。元符三年(1100年)秘书省正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到郊外皇家祠堂守灵,天寒,其妻回娘家借一大衣,师道听说是赵挺之的大衣,大怒曰︰“汝岂不知我不着渠家衣耶!”,不穿,以病卒。
师道一生淡薄名利,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苏门六君子之一,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见黄庭坚之诗,爱不释手,把自己的旧作全部烧掉,重学黄诗,每成一诗,“揭之壁间,坐卧哦咏,有窜易至月十日乃定,有终不如意者,则弃去之。”。后致力于学杜甫;方回的《瀛奎律髓》有“一祖三宗”之说,即以杜甫为祖,三宗便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方回并说:“老杜诗为唐诗之冠,黄、陈诗为宋诗之冠。”,师道说自己做诗好像“拆东补西裳作带”,被归类为江西诗派作家。
著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门人魏衍编有《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