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哲才

✍ dations ◷ 2025-04-11 12:55:52 #1833年出生,1895年逝世,鄞县人,中国企业家,中国牧师,宁波商帮,鲍哲才家族,宁波裔上海人

鲍哲才(1833年-1895年),中国清末著名传教士,神学家。字华甫,浙江鄞县人。

祖籍浙江宁波府鄞县,生于大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鄞县陈婆渡鲍家耷村(现属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街道)。据天一阁现存清道光《鲍氏族谱》记载,其父名鲍明诚,有四子,其中鲍哲才为家中长子。

早年就读于位于宁波城江北岸槐树路的崇信义塾。崇信义塾最早在1845年由美国人麦嘉缔(Divie Bethune McCartee)创办,而麦嘉缔是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崇信义塾是中国境内最早男子教会学校,时称“洋学堂”。崇信义塾后于1868年迁往杭州,更名作“育英义塾”,后成为之江大学。

鲍哲才于崇信义塾毕业后,曾入宁波华花圣经书房担任印刷排版工,印刷英语翻译成宁波话的圣经,并因此熟练掌握英文。后赴上海任沪南清心堂牧师。其在上海创办清心书院,为上海近代新式小学的代表。清心书院后由鲍再扩建为中学。后清心书院因办学经费紧张,又改办为职业学校,成为上海近代新式职业学校的代表,学生有园艺和印刷两种专业。而其中印刷专业以印刷中文圣经和基督教传教小册为训练,是鲍的一大创造,因此鲍家走上近代印刷业。

因鲍哲才对清心书院的创设和发展贡献卓著,后来之清心中学(今上海市第八中学)在1910年新建大礼堂即以“思鲍堂”命名以示纪念。

鲍哲才有三子三女,其中以鲍咸恩、鲍咸昌二兄弟最为著名。

相关

  • 文白异读文白异读是汉语族的一种特有现象,一些汉字在汉语中有两种发音:文读和白读,两者代表不同的语音层次:汉语中的白读普遍是在《广韵》或更早的音系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来的语言固有成分
  • CuCsub2/subOsub4/sub草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C2O4。草酸铜加热可以分解。草酸铜可由草酸钾和乙酸铜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反应制备。也可由草酸与硫酸铜反应制备,反应吸热。草酸铜可以
  • 特德·特纳泰德·透纳(英语:Ted Turner,1938年11月19日-),美国新闻人,世界第一个电视新闻频道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创办者。于24岁继承其自杀父亲的遗产,并于1970年购买了亚特兰大的一家电视台,创办
  • 刺杀杰西《神枪手之死》(英语: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是一部2007年美国现代西部电影,由澳洲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英语:Andrew Dominik)(Andrew Domin
  •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西里尔·诺曼·欣谢尔伍德爵士,OM(英语:Sir Cyril Norman Hinshelwood,1897年6月19日-1967年10月9日),英国化学家,因化学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与尼古拉·谢苗诺夫一起获得1956年的诺
  • 非攻 (小说)《非攻》是鲁迅的小说,描写了战国时代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创作于1934年8月,未在报刊发表,直接收入1936年1月出版的《故事新编》。评论者认为《非攻》和《理水》意象相近,认为墨
  • 库尔特·蔡茨勒库尔特·蔡茨勒(德语:Kurt Zeitzler,1895年6月9日-1963年9月2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高级将领。蔡茨勒被认为是一个精力充沛、高效的参谋,尤其擅长指挥大规格机动部队。蔡
  • 林策林策(?-?),字直夫,福建漳州府漳蒲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福建乡试第十一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三百八名,登第三甲第九十七名进士。曾祖林普玄;祖父林弘;父林泉,母陈
  • 陈肇元陈肇元(1931年10月1日-2020年6月25日),男,浙江宁波人,中国土木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原土木工程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1931年10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52年,毕业于清华
  • 卡恩凯尔卡恩凯尔(Kanker),是印度恰蒂斯加尔邦Kanke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448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4485人,其中男性12238人,女性12247人;0—6岁人口2890人,其中男1417人,女1473人;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