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率

✍ dations ◷ 2025-10-22 09:02:35 #多孔介质,土壤物理学,土力学,水文地质学

孔隙率(英语:Porosity)或孔隙分数是表征材料的孔隙部分的物理量,定义为孔隙的体积与材料总体积的比率,所以总是在0到1之间,用百分数表示,为0到100%之间。由于开孔或与开孔连通的孔隙才能允许液体进入,在应用上更有价值,所以多将开孔所占体积与材料总体积的比值定义为有效孔隙率(effective porosity),有效孔隙率小于等于总孔隙率。有多种方法可以测试材料的孔隙率和有效孔隙率, 孔隙率概念被广泛用于药理学、陶瓷、冶金、材料生产、土壤机理和工程等多方面。

在地质学、土壤科学和建筑科学中,多孔介质(比如岩石和沉积层)的孔隙率用于描述材料中孔隙所占的体积部分,此处的空隙中可以是空气,也可能包含水。孔隙率定义为孔隙部分和总体积的比值。

此处的V是孔隙部分的体积,T是材料的表观体积,包括固体部分和孔隙。孔隙率的值也可以通过材料的密度和微粒密度计算得出。

典型的孔隙率值为0到1之间,有时候会很小,比如固态花岗岩的孔隙率小于0.01(1%),而泥炭和黏土的孔隙率为超过0.5(50%).在评价含有水或者烃的可能体积时,岩石或沉积层的孔隙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参数。沉积层的孔隙率是很多因素的复杂函数,包括:埋藏率、埋藏深度、原生液体的性质和覆盖沉积层的性质。通常所使用的孔隙率和深度的关系是Athy于1930年提出的等式,

此处的 ϕ 0 {\displaystyle \phi _{0}} 是表层孔隙率, k {\displaystyle k} 是致密参数,而 z {\displaystyle z} 是深度

表层土壤的孔隙率随土壤微粒尺寸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因为土壤微粒尺寸较小的环境中,由于土壤的生物化作用,土壤微粒会发生团聚,这种团聚会增加微粒间的吸引,减少对致密的抵抗,从而增加了孔隙率。典型的沙土的表观密度是1.5到1.7之间,其中的微粒密度约为2.65 g/cm3。可以求得孔隙率为0.43到0.36.典型的粘土的密度是1.1到1.3 g/cm3. ,求得孔隙率为0.58到0.51. 由于重力的致密作用,下层土壤的孔隙率比表层土壤要低。土壤的孔隙率是十分复杂的,传统的模型将其视为连续变化的,但这一模型无法很好的描述出现的反常变化,也无法描述环境因素造成的孔隙几何因素的变化。很多复杂因素比如分形、气泡理论、裂纹理论、Boolean成晶过程等因素正在逐渐被考虑其中。

地下水的含量及流动与土壤岩石的孔隙率与渗透度有关,孔隙率愈高,含水量愈高。土壤孔隙为水与空气存在之场所,亦为水与空气进入或排出之通路,水与空气为植物生长所必需,故土壤中孔隙所占之体积百分率(孔隙度)及孔隙之粗细对植物生长极关重要。

渗透度是指岩石容许地下水通过的难易程度,渗透度愈大,地下水愈容易流动。一个孔隙率与渗透度均良好的地层,可以供应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即可称之为含水层(aquifer)。一般而言,砂层及砾石层多属较佳之含水层,而黏土层则多属较差之含水层。

孔隙率随岩石性质不同而有不同,和组成岩石颗粒的形状、排列、淘选度(颗粒大小一致的程度)与胶结度有关。颗粒愈圆、排列愈整齐、淘选度愈佳、胶结度愈低,则岩石的孔隙率愈高。

相关

  • 呋喃呋喃(英语:furan)是一种含有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五元芳环的杂环有机物。含有呋喃环的化合物即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液体,沸点接近于室温。
  • 性别相关演化有性生殖的演化由若干个相互竞争的科学假说所描述。所有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都来自一种单细胞、真核的共同祖先。很多原生生物,以及大多数多细胞的动物,植物和真菌,都进行有性生
  • Statistics Netherlands荷兰中央统计局(荷兰文:Centraal Bureau voor de Statistiek, CBS;英文:Statistics Netherlands)又称荷兰统计局,缩写为CBS,成立于1899年,为专门收集荷兰统计资讯的政府部门。隶属于
  • 嗜肝DNA病毒科嗜肝DNA病毒的传播指嗜肝DNA病毒科的病毒在其自然宿主人,猿,鸟之间的传播,包括在种间与种内的传播。Hepadnaviridae,又称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肝病毒科,主要在脊椎动物中出现,并
  • 马来统治者最高元首后东姑阿兹纱阿蜜娜(英语:Tunku Azizah Aminah Maimunah)副最高元首苏丹纳兹林沙(马来语:Sultan Nazrin Muizuddin Shah ibni Sultan Azlan Muhibbuddin Shah)副首相(不设
  • 旱獭旱獭(学名:Marmota bobak)为松鼠科旱獭属的动物,主要分布在东欧和中亚。它现在有两个亚种古北区的很多旱獭属生物,如喜马拉雅旱獭、西伯利亚旱獭、灰旱獭和Marmota kastschenkoi
  • 礼萨·汗礼萨沙阿·巴列维即礼萨汗(波斯语:رضا شاه پهلوی‎,1878年3月16日-1944年7月26日),伊朗沙阿(国王),巴列维王朝的缔造者。礼萨·巴列维1878年生于伊朗山区的一户贫苦人家
  • 植食性在动物学上,草食性是指主要食物为植物的动物。而一些选择不吃肉类的人则被称为素食者。实际上“草食性”并非指“吃草”的动物,还包括吃木质、花粉、花蜜、水果、谷物等。在英
  • 椋鸟科椋鸟科是鸟纲雀形目中的一科,约有30个属。这个科的鸟是一种小到中型的雀类,大多为地栖性杂食动物,叫声变化多端。英文名字叫做“Starling”,是从拉丁文”Sturnidae”翻译而来的
  • 疥螨目疥螨目(Sarcoptiformes),又作疥螨亚目,是节肢动物蛛形纲蜱螨亚纲螨形总目下的一个已不再使用的分类元。本目原来包括有1.5万个物种,可分为230个科。它们大致可以分为甲螨亚目(Or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