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里悖论

✍ dations ◷ 2025-11-24 16:16:51 #悖论,逻辑,哲学,哲学逻辑

柯里悖论(Curry's paradox)是一种悖论,这个悖论由美国数理逻辑学家哈斯凯尔·布鲁克·柯里提出,并且以其命名。它也与马丁·雨果·洛布(英语:Martin Löb)的洛布定理(英语:Löb's theorem)有关,故也被称为洛布悖论。

对于这样一个条件语句 C:“若C,则F”, 只需要一些显然无害的逻辑推导规则, 就可以推导出:仅从句子C的存在就证明了任意主张F。由于F是任意的,因此遵循这些逻辑规则的任何逻辑系统都可以证明所有命题, 这就引起矛盾(见:柯里悖论#自然语言论证), 违反了经典逻辑的无矛盾律;因此,这是一个悖论。

当今哲学家所使用的“柯里悖论”一词,指的是一类多样化的悖论,具有自指性(self-reference)或循环性(circularity),并且其悖论根源的发现可追溯到柯里(1942)和洛布(1955)的贡献。

该悖论可以用自然语言和各种形式逻辑来表达,包括集合论、λ演算和组合逻辑的某些形式。所有可以称为“柯里悖论”的悖论共同特征是,它们以连接词或谓词形式利用蕴涵,蕴含或结果的概念。

弗兰克·普伦普顿·拉姆齐于1925年最早把逻辑悖论(Logical Paradox)同语义悖论(Semantical Paradox)区别开来。罗素悖论属于前一类,说谎者悖论属于后者。 拉姆齐认为,逻辑矛盾涉及数学或逻辑术语(例如类,数),因此表明存在逻辑问题。而语义矛盾除纯逻辑术语外还涉及“思想”,“语言”,“符号”等概念, 它们是经验性(非形式)术语。语义矛盾也被称为认识论矛盾。 该方法被认为是当前的标准的悖论分类方法。

柯里悖论可以像罗素悖论一样,以集合论或属性论的悖论的形式出现(即逻辑悖论的形式); 但是,它也可以是类似于说谎者悖论的语义悖论的形式出现。

柯里悖论产生的根源和柯里悖论与罗素悖论和说谎者悖论类似,是违反了恶性循环原则(英语:Vicious-Circle Principle),具有自指性。 但也与柯里悖论与罗素悖论和说谎者悖论有不同的特点,因为它本质上并没有涉及否定的概念。

需要强调,因为柯里悖论并不在“本质上涉及否定”, 它与罗素悖论和说谎者悖论有实质性不同。一些具有弱否定原理的非经典逻辑(如次协调逻辑),可以解决罗素悖论和说谎者悖论,但仍然容易受到柯里悖论的影响。

条件命题形式为:“如果A,则B”

证明条件命题(命题形式为:“如果A,那么B”)的标准方法称为“条件证明”。 在该证明方法中,为了证明“如果A,则B”,1) 首先假设A,2) 然后在该假设下B被证明是正确的。

柯里悖论使用一种特殊的自指条件命题(self-referential conditional sentence),如以下示例所示:

按上面标准方法(“条件证明”),证明条件命题X时, 首先假设X成立, 由条件命题本身“如果X,则Y”, 则 “Y”成立; 因此推导出,X成立。 由于“Y”是任意的, 也可以用任何其他命题代替,因此,仅使用公认的逻辑推理方法,每个命题似乎都是可以证明的。不但可以证明Y,亦可以证明¬Y,这种情况是自相矛盾的。

另一个例子如下: 

尽管德国没有与中国接壤,但例句当然是自然语言的句子,因此可以分析该句子的真实性。悖论来自此分析, 分析包括下面两个步骤:

“德国与中国接壤”的命题可以用任何其他命题F代替,并且该命题F仍然可以被证明。

相关

  • 原虫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级、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类动物,属于原生生物当中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身体由单个细胞所构成,因此也被称为单细胞动物。多营自由生活,也有的生活在
  • 伊本·泰米叶伊本·泰米叶(Taqī ad-Dīn Aḥmad ibn Taymiyyah,Arabic:تقي الدين أحمد ابن تيمية)是一个争议性的伊斯兰黄金时代逊尼派神学家、法学家、逻辑学家(英语:Lo
  • 朝鲜孝宗朝鲜孝宗(朝鲜语:조선 효종/朝鮮 孝宗 ;1619年2月14日-1659年6月23日),名李淏(朝鲜语:이호/李淏 ), 是朝鲜王朝的第17代君主,1649年-1659年在位。庙号孝宗,谥号宣文章武神圣显仁明义正德
  • 电子微探针电子微探针(英语:Electron microprobe,缩写 EMP),也被称为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EPMA)或电子微探针分析仪(electron micro probe analyzer,EMPA),是一种用于非
  • 亚历山大 (奥兰治亲王)威廉·亚历山大·卡雷尔·亨德里克·弗雷德里克(Willem Alexander Karel Hendrik Frederik,1851年8月25日-1884年6月21日),是荷兰国王威廉三世的第三子,荷兰王子,奥兰治-拿骚王子,奥
  • 铑金矿铑金矿(Rhodite),亦称铑合金(英文:rhodian gold) ,为金的矿石,亦是金和铑的合金. 1825年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的矿石,金含量约34至43%。 此种合金易脆断,密度为 15.5 - 16.8 g/cm³。
  • 冬瓜美女冬瓜美女,是台湾噶玛兰族传说中出生在冬瓜里的美丽女性,因为被村子中的其他男性纠缠着而被其父亲安置在家里,却也因此而死。有个农夫在去田里工作的时候捡到一颗冬瓜种子,将它种
  • 玛格丽特·费里尔玛格丽特·费里尔(英语:Margaret Ferrier,1960年9月10日-),苏格兰政治人物,在2015年至2017件年及2019起担任拉瑟格伦和西哈密尔顿区英国议会议员。她是苏格兰民族党党员,但自2020年1
  • 周今觉周达(1879年-1949年),字梅泉、美权,笔名今觉、寄闲,清末民初集邮家。父亲周学海是进士出身,候补扬州同知,负责河防。辛亥革命后曾在上海从事房地产行业,并以集邮为副业。周今觉于45岁
  • 雅克·德·阿马尼亚克雅克·德·阿马尼亚克(法语:Jacques d'Armagnac,约1433年~1477年8月4日)法国贵族,内穆尔公爵。他的父亲帕迪亚克伯爵贝尔纳·德·阿马尼亚克和母亲埃莱奥诺尔·德·波旁都是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