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义论
✍ dations ◷ 2025-11-06 02:48:32 #神义论
神义论(英语:theodicy),是一个神学和哲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探究上帝内在或基本的至善(或称全善)、全知和全能的性质与罪恶的普遍存在的矛盾关系,这个术语来源于希腊语theos(表示“上帝”)和dike(表示“义”)。由于对其各自对圣典的强调,神义论通常与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相关联。神义论的根本论点在于人的罪恶问题:它持续的存在与上帝消灭罪恶的意愿之间的矛盾。最普遍的支持上帝的三全(全爱、全知、全能)的神义论观点认为,罪恶事实上并不像我们定义的那样存在,而且即使是我们所认为“最罪恶”的事情也是上帝能够预见和确保的。一些文献来源使用这一术语来表示对于上帝行为的解释。然而与反面辩护不同,神义论尝试在罪恶存在的前提下正面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来说明上帝的存在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虽然早期对这个问题已有各种的回应,但是“神义论”作为一个神学术语直到1710年才由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在他的著作《神义论》(Théodicée)中被首次提出。英国哲学家约翰·希克(英语:John Hick)在他的著作《罪恶与至善的上帝》(Evil and the God of Love)中回顾道德神学的历史时提出了三种主要的道德神学传统:普罗提诺神义论、奥古斯丁神义论和爱任纽神义论。其他的哲学家认为神义论主要关注的是一个现代神学的原则,因为古代的众神往往是不完美的。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将神义论视为社会学问题,并认为其基于人类解释这个令人困惑的世界的需要。美国社会学家彼得·柏格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对于社会秩序的需要,而神义论就是为了维持这种社会秩序而产生的。在二次大战中的犹太大屠杀的影响下,一些犹太神学家针对罪恶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这种观点有时被称为反神义论,它主张上帝不可能被证明是完全公义的。针对这种新的理论,人们为神义论提出了辩护,其仅仅专注于上帝存在在逻辑上的可能性。美国哲学家阿尔文·普兰丁格提出了自由意志辩护,其主张上帝与罪恶的共存在逻辑上是可能的,并且提出了自由意志来解释为什么罪恶的存在不会威胁上帝的存在。与神义论类似,宇宙义论尝试说明宇宙在本原上的正义性,而人义论尝试说明人性本身的正义性。神义论这一术语由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于1710年在他的《神义论:关于上帝美善、人类自由和罪恶起源的论文》(英语:Theodicy: Essays on the Goodness of God, the Freedom of Man and the Origin of Evil,法语:Essais de Théodicée sur la bonté de Dieu, la liberté de l'homme et l'origine du mal)一书中首次被提出。这部作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显示世界上的罪恶并未与上帝的美善冲突,并且,尽管“存在”一些罪恶的事情,这个世界仍然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个”(Best of all possible worlds)。莱布尼茨写作《神义论》是作为对皮埃尔·贝尔不久之前所作《历史批判辞典》(Dictionnaire Historique et Critique)一书的批判。贝尔是当时的一位新教怀疑主义哲学家,他没有能看到对于罪恶问题的合理解释,并对当时三种解释尝试都提出反对。他的观点是,既然《圣经》强调上帝的完美和罪恶的存在,我们必须对它们二者共存采取一种接受的态度。《天主教百科全书》(1914年)提供了另一个定义: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就像莱布尼茨那样,其他哲学家也把他们在罪恶问题上的论述称为“神义论”。由于在对问题的彻底探讨里,对于上帝存在和属性的证明不能被忽视,我们对于上帝的全部知识逐渐被带入到神义论的范畴中。这样,神义论成为了自然神学的同义词,即形而上学的部门,展示上帝存在和属性的正面证明,并解决与之矛盾的困难。神义论因此可以被定义为一门只通过推理过程来探讨上帝的科学。它是一门科学,因为它系统地梳理、展示了我们关于上帝的认识,并且演示了—在这个词语的严格意义上—其每一个命题。但是它只以自然为其证明的唯一依据,而神学通过超自然启示出发,来阐述我们对上帝的知识。在犹太教神学圈里,大屠杀后的神学(post-Holocaust theology)大部分都集中精力于对上帝美善与犹太人大屠杀、虐待儿童等事件的联系的重新思考。大卫·R·布卢门撒尔(David R. Blumenthal)在他的著作Facing the Abusing God中,引用了儿童虐待方面的数据,提出“通过抗议来崇拜上帝”(可以介定为厌神论),并以此作为大屠杀和儿童虐待幸存者的合理回应。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约翰·K·罗斯(John K. Roth),在他1982年的作品《遭遇罪恶:神义论的生存选项》(Encountering Evil: Live Options in Theodicy)中,包括了名为《抗议的神义论》(A Theodicy of Protest)的论文。根据扎迦利·布莱特曼(Zachary Braiterman)的引述,两位后大屠杀时期的犹太思想家,埃米尔·菲克汉姆(Emil Fackenheim)和理查德·卢宾斯坦(Richard Rubinstein)开创了“反神义论”(anti-theodicy)这一术语,此论解释说“尽管它(神义论)处于渎神的边界上,反神义论并未成为无神论;它甚至可能表达了人类对于上帝所有着的顽固的爱。毕竟,一个真正反神义论声明的论者必须相信上帝和罪恶存在一种确实的关系,从而对抗它;并且他们必须爱上帝,才会对这种关系感到被冒犯。”
相关
- 藻类藻类,又称作悬浮植物,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其中有属于真核细胞的藻类,也有属于原核细胞的藻类。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植物,并且一些藻类与比较高等的植物有
- 鉴别诊断指的是将某个特定疾病从其他展现类似症状的疾病中区分开来。医师对病患作鉴别诊断,诊断特定的疾病,或著至少消除立即致命的情有时每个可能的病因都被称为一个鉴别诊断(例如:在评
- 身体依赖身体依赖(英语:Physical dependence),或生理依赖(Physiological dependence),是一种因常年服用能够产生耐药性的药物而产生的生理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若减药或停药,身体会出现一些很
- 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缩写RABV),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为丽沙病毒属,是狂犬病的致病因子。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RABV是有囊膜的病毒,
- 武装力量合众国武装力量(英语: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中文通称美军,是美国的联邦武装部队,为目前世界整体军事实力最强的军队,其规模和装备均位于世界第一。美军分为六大军种,即陆军、
- CASCAS台湾优良农产品证明标章是台湾优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最高品质代表标章,用以证明国产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之安全性及优良性。每一种食品标章都有其代表意义, 像是GMP是指制造工
- Ds5f14 6d8 7s2(预测)2, 8, 18, 32, 32, 16, 2(预测)第一:955.2(估值) kJ·mol−1 第二:1891.1(估值) kJ·mol−1 第三:3029.6(估值) kJ·mol−1 (主条目:
- 晒伤晒伤是一种由于过度暴露于紫外线(通常为日光)下导致的射线烧伤。它促进细胞凋亡,引起的症状为皮肤发红、发痛,在少数极端案例中会导致生命危险,而轻度暴露于紫外线下则只会导致晒
- 温带温带(英语:Temperate climate、德语:Gemäßigte Zone、法语:Climat tempéré),在地理学上,是位于热带和极圈之间的气候带。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北纬23.5°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
- D07(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