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菁英》(英语:)是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1956年出版的著作。此书认为,经济(大型商业公司的执行长)、政治(政治领袖)与军事(高级将领)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具有共同利益,形成了美国社会的权力菁英。财富和权力的最上层是由这些人所占据,商业公司供养军事与政治,而政治与军事制订对商业公司有利的政策,军事与政治退休后被聘请至商业公司当顾问,所有一切权力与利益就在这三方团体中流动,然而数百万名普通公民仅如傀儡对此无所知觉,有所知觉者也无能为力打破这个结构。
这本书是米尔斯另一本著作《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英语: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的对应书籍,它审视了中阶干部(白领人群)在美国社会中日益增长的角色、并描述了美国中产者的轮廓。这本书的主要灵感来自德国政治学家弗朗兹·利奥波德·诺伊曼(英语:Franz Leopold Neumann)1942年的著作《巨兽:国家社会主义的结构与实践(英语:Behemoth: The Structure and Practice of National Socialism)》,它深入研究了纳粹主义和纳粹德国的统治阶级,包括四个明显不同的集团,即大工业界、政党、官僚以及军队,这些集团有着一致的利益、环环相扣、互相合作利用,最终扩张了纳粹主义的控制。这本书带给米尔斯重大的影响,他表示此书给了他“掌握整个结构的手段,并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民主中可能发生的一切”。
根据米尔斯的看法,“权力菁英”是在主导机构(军事、经济和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群人,而他们的决定(或根本没经过决策)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后果,不仅是规划控制着美国人口,也扩大为“世界的基本人口”。米尔斯认为,他们领导的机构是三大集团的成功组合:
重要的是,与现代美国阴谋论不同,米尔斯认为这些权力菁英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菁英地位,因为“他们经常不了解他们的角色”。他相信这些权力菁英是借由世袭、雄厚的家世背景才能身居今天的高位上。米尔斯认为,权力菁英通常毕业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流子弟的教育机构,一进入社会就能获得非常突出的职位。他也认为其他常春藤盟校校友发起的兄弟会与姊妹会和各种非正式的哈佛俱乐部(英语:Officially unrecognized Harvard College social clubs)(如坡斯廉俱乐部(英语:Porcellian Club)和飞行俱乐部(英语:Fly Club)),都成为权力菁英之所以获得权力的社交来源。
根据米尔斯的看法,由此产生控制美国的三大主导体制(军事、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权力菁英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