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硕杰

✍ dations ◷ 2025-07-20 05:09:00 #蒋硕杰
蒋硕杰(1918年8月25日-1993年10月21日),湖北应城人,生于上海,杰出经济学专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蒋作宾之四子。将新古典经济学派与重货币学派的思潮带进台湾经济学界,曾与王作荣辩论经济政策,成为著名的蒋王论战。父蒋作宾曾任国民政府陆军部次长(1913年)、国民政府的第一任驻德国公使兼驻奥地利全权公使、驻日公使和首任驻日大使、内政部部长(1935年12月12日-1937年11月20日)及安徽省政府主席。长兄蒋硕民曾留学德国(1927年)取得哥廷根大学数学博士,回国任南开大学教授。蒋硕杰1921年开始与兄、姊共同受教于家庭教师朱子秋(后留日)。1926年他插班进入姨母张默君创办的神州女学附属小学四年级。1928年转学南洋中学附属高小二年级,并于翌年进入南洋中学。16岁到日本读过庆应大学预科。21岁到28岁这八年,蒋硕杰先后就读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剑桥大学,1941年获得伦敦政经学院经济学学士。1943年由经济学大师哈耶克推荐得到奖学金重回伦敦政经学院的研究所。当年11月份在经济学刊撰文批驳凯因斯人口成长与就业关系的文章。1944年又于经济学刊发表批判尼古拉斯·卡尔多股票投机学说的文章。之后撰文批评剑桥大学资深教授庇古所著《就业与均衡》部分内容之错误,庇古认错并修改其书中二章内容。1945年以流动分析(flow approach)理论探讨经济发展,获得经济学博士。在伦敦政经学院就学期间,蒋硕杰曾发表数篇论文刊登在该校主办的学术期刊《经济学刊》上,更获得象征最佳论文的“赫其森银牌奖”(Hutchinson Silver Medal)。其后,蒋陆续任职于国立北京大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回国后出任台湾经济研究院首任院长,之后又担任首任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1981年,主张稳定物价优先,与王作荣进行蒋王论战,是台湾首次在报纸上讨论国家经济方针。1982年,蒋硕杰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是首位获提名的华人经济学家,但他并未得奖。其女蒋人瑞,芝加哥大学教授,其女婿拉尔斯·彼得·汉森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相关

  •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假足伪足(英语:Pseudopodia)是细胞伸出类似足状的部分,由原生质体形成的临时细胞器。伪足会依形状分成叶形状伪足、丝形状伪足、根形状伪足,有轴伪足4种。如单细胞生物(变形虫)、黏菌就
  • FeBrsub2/sub溴化亚铁,化学式FeBr2,棕黄色潮解固体,可溶于水。在室温下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淡绿色的六水合物。温度升高时,也可结晶出四水合物和二水合物。400 °C时,在溴化氢气流中加热含水的
  • 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格鲁吉亚语:მიხეილ კალატოზიშვილი;俄语:Михаил Калатозов,1903年12月28日-1973年3月27日),苏联格鲁吉亚导演。生于第比利
  • ɠ̊清软颚内爆音(voiceless velar implosive)是一种罕见的辅音,出现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将此音记作⟨ɠ̊⟩或⟨kʼ↓⟩;另一个可直接表示此音的音标⟨ƙ⟩则已在1993年被撤回。
  • 外伤受伤或创伤,是生理创伤、损害,身体受外物力量侵害,身体功能丧失、流血、断裂、骨折等。在工作时的受伤,称为工伤;在运动时受伤,称为运动创伤,学科名为运动创伤学、运动医学,总称创伤
  • 1782年公元前1780年,最后的猛犸象在弗兰格尔岛灭绝,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和狩猎。
  • 抗霉菌药抗真菌药(英语:antifungal drugs),泛指一些能抑制或灭杀真菌的药物。抗真菌药中效果显著的主要由抗生素和合成药构成。常用的抗真菌药根据作用部位大致分为抗浅表真菌感染药和抗
  • 差别用语歧视语是语言中出于贬低、嘲讽、歧视或侮辱等目的(主要是“侮辱”),对具有某些特征的人或人群(如民族、阶级、国籍、体型、性别有差异者,残障人士及某些特定疾病的罹患者,特定职业
  • 共有30-35种。Aplopelia Bonaparte, 1855鸽属(学名:Columba),是鸠鸽科的一属,此属的鸟类称作鸽、鸽子、粉鸟,包括各种中型和大型的鸽子,其中有我们今天常见的鸽子,即原鸽。鸽属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