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公

✍ dations ◷ 2025-02-23 14:22:11 #武志公
武志公(越南语:Võ Chí Công,1912年8月7日-2011年9月8日),前越南共产党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导人、革命家,曾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他出生于越南广南省三圻县三春乡。早年即投身越南革命工作。 1932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前身)。1942年被法殖民当局逮捕,1945年获释,后在越南中部参加八月革命起义。1960年在越共“三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任第五联区区委书记,在抗美战争期间,任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1976年7月任政府副总理兼海产部部长,12月在越共“四大”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至1979年任农业部长。1981年当选国会代表,1982年2月越共五大再次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6年再次出任部长会议副主席,1986年越共六大再次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7年6月被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相当于国家主席)。1992年卸任。2011年9月8日,因高龄病重医治无效,在胡志明市统一医院逝世,享年99岁。9月9日,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越南国会、越南国家主席、越南政府、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联名发布了武志公逝世的讣告。9月10日上午,武志公的吊唁仪式在胡志明市、河内和广南省等三地同时隆重举行。越南党、国家、祖国阵线、武装力量、各中央部门主要领导人阮富仲、张晋创、阮生雄、黄担均在胡志明市悼念武志公。总理阮晋勇因正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而缺席,委派副总理阮春福吊唁。党中央检查委员会主席吴文谕等在河内吊唁。当地党、政府、武装力量、社会团体等代表团在武志公的故乡广南省吊唁。武志公主席的众多同志、朋友等均参与了吊唁仪式。越南临时中央政府(1948-1949)鸿庞 → 蜀 → 赵 → 第一次北属 → 征 → 第二次北属 → 前李 → 第三次北属 (唐代起事) → 自主时期 → 吴 → 十二使君 → 丁 → 前黎 → 李 → 陈 → 胡 → 后陈 → 第四次北属 (蓝山起义) → 后黎 → 莫 → 黎中兴 / 北河 / 广南 / 宣光 → 西山 → 阮 → 现代

相关

  • 头部头在解剖学上是指动物的吻端部分,通常包括脑、眼、耳、鼻、口等器官(所有这些器官都支撑着各种感官功能,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有些非常低等的动物可能没有头部,但多数两侧
  • 红州与蓝州红州与蓝州是指美国近年来选举得票数分布的倾向。红色为共和党的代表色,蓝色则是民主党的代表色。一般说来,在西部沿海、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选民投票倾向较支持民主党,故有蓝
  • 三世纪危机三世纪危机,又名军事无政府状态或帝国危机(英语: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是指罗马帝国在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杀)至284年(皇帝戴克里先即位)间受到三项同时发生的危机
  • 查尔顿县查尔顿县(Charlton County)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县,面积2,028平方公里,县治福克斯通。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0,790。查尔顿县成立于1854年2月18日,县名源自
  • 万华坐标:25°01′55″N 121°29′58″E / 25.0319327°N 121.4993322°E / 25.0319327; 121.4993322万华区,是一个位于台湾台北市西南侧的行政区划。设立于1990年,由原龙山区、双
  • 铜人铜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市境南邻黔东南州,西接遵义市,北与重庆市毗邻,东与湖南省湘西州、怀化市相接。地处黔、湘、渝三省市交界之武陵山
  • 学院哥特式学院哥特式建筑(Collegiate Gothic)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一种,吸取了英格兰的都铎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它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中,因而得名
  • 升交点黄经升交点经度(符号是☊ 或 Ω)是用来具体描述天体在空间中轨道的轨道要素之一。它是由参考方向(经度原点 )起始,在参考平面上量度至昇交点的角度。通常作为经度原点和参考平面的有:
  • 东部南极洲南极洲东部也称大南极洲或简称“东南极”,指南极洲横贯南极山脉靠近印度洋和大西洋一侧地区,约占整个南极大陆的三分之二,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麦克罗伯特森地、
  • 集体集体智能(英语:collective intelligence),也称集体智能、群智等称,此术语中intelligence即为智力、智能。(注意,有几个英文单词都有“群”的含义,当前大陆科技论文中,一般“群体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