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穆鲁克王朝
✍ dations ◷ 2025-09-04 22:12:51 #马穆鲁克王朝
马穆鲁克苏丹国(1250年-1517年)是一个于十三世纪中至十六世纪初统治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的国家,又称马穆鲁克王朝。马穆鲁克王朝的历史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为伯海里王朝,是由钦察突厥佣兵主政。伯海里意为河洲,因为他们是在尼罗河上进行管理事务。后期名为布尔吉王朝,始于1382年,由高加索人,特别是切尔克斯人组成。前期是由阿尤布王朝最后一位苏丹萨利赫死亡而产生的。1260年拜巴尔乘战胜十字军的余威,自立为王,把叙利亚并合埃及,在阿音扎鲁特战役击败蒙古帝国,同时拥立一位阿拔斯王朝的男子为影子哈里发,象征正式回归逊尼派。外交上,重视和金帐汗国合作,以便补充年轻的突厥佣兵,以及阻止伊儿汗国入侵。疆域最南至努比亚。马穆鲁克人是由各地雇得的佣兵组成,特别是钦察人,偶尔也有希腊人、斯拉夫人、库尔德人,甚至有些西欧的拉丁人,他们大多数完全不懂阿拉伯语。马穆鲁克王朝建基于一个二元政府,军事上由雇佣兵负责,他们不许当地人充任佣兵,民政和军事都是由佣兵负责,手下有当地文书人员负责。在传位方式上,前期是世袭。在1383年开始,由势力最大的将军出任苏丹。有些像德里苏丹国。1517年,最后一位马穆鲁克苏丹图曼贝伊在里达尼亚战役中因不愿投降,被奥斯曼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杀死,马穆鲁克王朝灭亡。马穆鲁克没有具体的人口调查,根据估计在公元1300年统治了1090万居民。在经济上,重视地中海与金帐汗国贸易,后来因受帖木儿入侵和沙漠蝗虫侵袭,加上葡萄牙帝国打开了直接水路,一蹶不振,最后一位马穆鲁克苏丹图曼贝伊在1517年里达尼亚战役因不愿投降,被奥斯曼帝國苏丹塞利姆一世杀死,马穆鲁克王朝灭亡。
相关
- 排名这是于2017年推估人口超过5万的俄罗斯城市/城镇(英语:Types of inhabited localities in Russia)名单,并附上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统计数字仅包含其本身范围内的人口,而不含其
- 托勒密六世托勒密六世(笃爱母亲者)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Φιλομήτωρ(约前186年—前145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181年—前145年在位)。托勒密五世之子。在他统治期间,埃及继续与
- 葡萄酒产量下面是一个各国及地区2014年葡萄酒产量列表,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数量显示,全球葡萄酒总产量为29,105,843公吨,当中头十名的总产量占总产量的84.73%。
- 苯并环丁二烯苯并环丁二烯(Benzocyclobutadiene)是一种多环芳烃,结构上由苯环与环丁二烯稠合而成,化学式C8H6。因其有一个反芳香性的环丁二烯结构而很不稳定,很容易二聚或多聚,并且在D-A反应中
- 刚果盆地刚果盆地(斯瓦希里语:bonde la Kongo,法语:Bassin du Congo),又称扎伊尔盆地,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一个盆地。刚果盆地是非洲最大盆地,拥有仅次于亚马孙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为稳
- 胡什比莎格胡什比莎格(“Hušbišag”或“Hushbishag”)是苏美尔地狱女神。她是纳姆塔尔的妻子,并与他生下了 一位女儿-赫姆第库格(Hemdikug)。
- 康普顿效应在原子物理学中,康普顿散射,或称康普顿效应(英语:Compton effect),是指当X射线或伽马射线的光子跟物质相互作用,因失去能量而导致波长变长的现象。相应的还存在逆康普顿效应——光
- 槽齿龙槽齿龙属(属名:Thecodontosaurus)是种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三叠世瑞提阶。槽齿龙的化石大部分发现于南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三叠纪地层。这个时期的地球气候较为温暖、干燥。晚三叠世
- 白薇白薇可能指的是:
- 约翰内斯堡约翰内斯堡(南非语:Johannesburg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