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 (中华文化)

✍ dations ◷ 2025-04-26 22:07:34 #地狱 (中华文化)

地狱,是中华文化传统神话与宗教中行恶者死后进入的极苦世界,有一部分来自佛教地狱的概念。

地狱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多隔间或多层的地下空间,行恶者死后的灵魂会被带到那里,以惩罚他们在世时所犯下的罪行。在佛教和道教的释义中,地狱的层数及其主管神灵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经典也有不同的描述,因而极为多样化。每层所处理的罪行和处罚方式有所不同;但均为残酷的折磨,直到他们再度“死亡”,之后又恢复原状,以便再次遭受酷刑。

在中国宗教信仰中,相对于人世间,有鬼神所居的“幽冥”、“天界”、“仙境”一说。幽冥,又称阴间、阴司、黄泉、幽都,主管人间生死寿夭,对生前善恶赏罚,为阴曹地府之所在。其构造体系,源自古代中国掌管刑狱的司法官僚系统。

幽冥(古时凡非阳世即幽冥,甚至包括天神与山精水魅的居住地)的概念大于地府(阴间中亡魂居住的地方),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地府中犯罪亡魂被拷打的地方)。一般人死后,先到各县、州、府、都城隍处接受初审,再逐步移送地府。根据《太平经》,人在世间,“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行善之人,则其在阴曹的命簿“无恶之辞”,“天见善,使神随之,移其命籍,著长寿之曹”,不仅能长寿,而且还能让子孙得福,上善之人则能成神;行恶之人,死时则入恶曹地府判罪受罚,而以后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道教受其影响又发展出了十八层地狱的概念。

大概从汉代张道陵时,有三官大帝之说,分别为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分别管理天、地、水,而地官大帝统辖五岳名山与地府一切事宜,而又有泰山神东岳大帝为冥界主宰,因泰山是天子封禅所在,上通天庭,下通地府,故普通人死后亡魂会归于泰山之下,后来又认为酆都为冥界入口,则酆都之神酆都大帝也被奉为是冥界主宰,但两者职能、属性、部属及管辖范围几乎一模一样,民间常常视为同一神,然而在道教有说法认为两神皆共掌阴间,酆都大帝辅佐东岳大帝执掌地府,类似现今的司法院正副院长。十殿阎君则为两大帝之部下。

中国人认为地府大部分众生是安居乐业的,故相信这样的经济社会一定需要货币,中国人仿效了人间的黄金与白银,创造了地府的货币:冥纸,以焚化的方式传递给祖先,以资冥福。佛教传入后,民间受到佛教思想影响,认为阴间除了一般亡魂居住的地方,还有罪恶深重亡魂受刑罚的牢狱:是为“地狱”,一般人认为地狱是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间的“重狱”便是指“十八层地狱”。而十八层地狱分别由十殿阎君(阎罗王)掌管,地狱中最令亡灵痛苦的,是第十八层的无间地狱(即阿鼻地狱)。

另有人相信,地狱众生受尽各种苦刑的煎熬,但通过冥币能够买通地狱中的鬼卒,而免于较重的刑罚,已故亲属的家人往往会在春节、中元节、重阳节、清明扫墓节等节日,焚烧冥纸给“阴间”的亲属。

在佛教中,面燃鬼王(观音菩萨化现,道教则说是太乙救苦天尊所化身)就是地狱一切亡灵的领导者,为亡灵分衣施食,并随之于中元节升上阳世,监督众鬼。另外曾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是拯救地狱众生的救主,由于佛法传播甚广,无论是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阎君、面燃鬼王等都被民众认为是地藏王菩萨的护持者。民间还传说,曾经进入地狱拯救母亲的目连尊者,舍身于外道暗杀后,辅佐地藏王菩萨,立志普救枉死城众生。

地狱思想随着佛经的传译,由印度传入了中国。如,支娄迦谶所译《道行般若经》中有泥犁品一词,康巨译有《问地狱事经》,以及早期失译经《十八泥犁经》、《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等著作。自此至唐宋时期,源自印度教、佛教的地狱以及轮回、业报等思想,便逐渐被汉族民间接受,并为道教所吸收。

至于阎罗王。被认为是地狱的主管,掌管阴曹地府。大约在南北朝期间由印度传入中国。由于阎罗王的信仰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阎罗王观念:十殿阎罗王。

另外,道教还传有驱邪考召的仪式,用以“拘捕为害鬼神精邪,并加刑询拷问,逼其招供”,并且在考召过程完成之后,依鬼律行法,对鬼魅处置或押赴地狱。对一般的亡者,则有为其“解冤赦罪”的炼度仪式,引导亡灵昇往仙界。佛教用来处理鬼魂的方式,则主要为念诵佛经、超荐拔济、施食饿鬼,以助其超脱轮回,或转生善趣。

中国民间信仰,受到中国佛教与道教的影响,有十殿阎罗王之说。此说源于唐代,相传玉皇大帝册封阎罗王,由阎罗王统领地狱,阎罗王更分为十殿,十殿各有其主和名号,称地府十王,又称十殿阎罗王,而十殿阎罗王及其一切部众受到酆都大帝与东岳大帝的管辖,负责管理地狱,还有许多的阴间事务则交由酆都六宫、阴司七十五司与四岳大帝负责,众神奉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萨为幽冥教主,并听命于旗下。

十殿阎罗王各有其主、诞辰和专职,简述如下:

相关

  • 钴化合物钴化合物是钴和其它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钴在化合物中,最稳定的价态是+2价,在特定配体的存在下,也有+3价的稳定化合物。此外,还存在着高氧化态+4、+5和低氧化态-1、0、+1的钴化合
  • 列奥纳多·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芬奇
  • 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指含有碳-磷键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用于虫害控制以作为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的氯化烃、滴滴涕等替代物。研究有机磷化合物性质和反应的有机化学分支称作有机磷化学
  • 万经万经(1659年-1741年),清朝经学家、史学家、藏书家、书法家。字授一,号九沙。浙江鄞县人,父万斯大。生于明清经学世家鄞县万氏,父万斯大。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登进士。选庶吉士,授
  • 麦克斯·毕尔邦麦克斯·毕尔邦爵士(Sir Henry Maximilian Beerbohm,1872年8月24日-1956年5月20日),英国作家,讽刺画家。
  • 汪采白汪采白(1887年-1940年),名孔祁,字采白,又作采柏,号澹庵,别号洗桐居士,是一位中国近代画家,师从黄宾虹,擅山水花鸟。汪采白是江南大族汪氏后裔,于1887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西溪,祖父为汪宗沂和
  • 马峦河马峦河,又名洽江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是郁江右岸支流,发源于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江万屯南1千米处,东北流至南宁市青秀区南阳镇马头岭以南左纳南阳江后转东流,进入横县境
  • 斯内斯卡尔凯于森峰坐标:72°2′S 13°12′E / 72.033°S 13.200°E / -72.033; 13.200斯内斯卡尔凯于森峰(英语:Snøskalkhausen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东部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属于魏普雷希特山
  • 康拉德·布莱克克罗斯港的布莱克男爵康拉德·莫法特·布莱克 KCSG(Conrad Moffat Black, Baron Black of Crossharbour 1944年8月25日-)是一名加拿大裔英国出版人、作家,主要在《国家邮报》上发表专栏,也写过十几本美国、加拿大历史相关的书籍。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父亲死后他和哥哥蒙塔古·布莱克继承父亲在拉维尔斯顿公司(Ravelston Corporation)的股份,并逐渐将公司发展成一家新闻出版公司。该公司旗下的霍林格公司(Hollinger Inc.)曾拥有《每日电
  • 阿扎尼国家公园阿扎尼国家公园是西非国家科特迪瓦的国家公园,由潟湖区负责管辖,距离首都阿比让130公里,占地194平方公里,成立于1981年1月1日,受湿地公约保护,每年平均降雨量1,624至1,678毫米,野生动物有非洲森林象、侏儒鳄、水牛、野猪、黑猩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