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婆家村

✍ dations ◷ 2025-11-03 02:48:36 #穿过婆家村

《穿过婆家村》(Passing Through My Mother-in-law's Village),由胡台丽导演,中央研究院出版,于1997年上映的台湾纪录片。为导演身兼人类学研究员的田野调查与外省籍媳妇个人生命史影像作品,反映了台湾都市更新的土地规划与农村转型的变迁过程。

身为人类学家的导演,在1976年到1978年间,以外省籍媳妇的身份到婆婆家的村落,也就是台中南屯刘厝村,学习台语和农村文化,并进行人类学的田野研究。除了家庭与传统祭祀习俗纪录以外,同时也为因为1993年底规划的东西向快速道路工程,而面临土地征收的村民与被纵横贯穿的刘厝村村落,留下拆迁之际的影像纪录。影片在1997年于刘厝村土地公庙、台中万和宫与台中科博馆首映,并于台北真善美电影院正式上映。

导演由此次田调亦先后完成了散文作品《媳妇入门》(1982)及博士论文〈婆家村落:台湾农村工业化与变迁〉(My Mother-in law's Villag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ange in Taiwan, 1984)

导演2006年再次回访刘厝村,拍摄作品《穿过后》,纪录在高架快速道路下创造了新的生活模式,呈现人对环境变迁的适应能力。

制片:胡台丽

导演:胡台丽

摄影:余是庸、张毓轩

录音:李静宜、李惠正、胡台丽、陈乐人、杨雯娟

剪辑:胡台丽、陈乐人

片尾歌曲〈太阳〉:蔡振南(词作、演唱)

1998年 德国哥丁根国际民族志影展 Gottingen International Ethnographic Film Festival (Germany)

1998年 爱沙尼亚PARNU国际纪录片与人类学影片展 Parnu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and Anthropological Film Festival (Estonia)

1998年 美国玛格丽特.米德纪录片影展 Margaret Mead Film Festival (New York)

1999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民族志影展 Beeld voor beeld Film Festival(Netherland)

远见杂志选出1956年间至2016年间具台湾变迁纪事的50部各类型的电影作品。《穿过婆家村》以其首部上台湾院线的纪录片之姿,开启了戏院成为纪录片公开放映的重要管道,同时弥补了当时剧情片低迷的空缺,其开创性成为1997年至2016年间纪录片类型的代表。

相关

  • 石高石高是日本幕府时代用以表示土地生产力的一种制度,又称石高制,举凡税贡、劳务、军役等对政府的义务皆依据石高的多寡来课征。此制度始自1582年羽柴秀吉所实施的太阁检地,直到明
  • 宗室麟书麟书(1829年-1898年),爱新觉罗氏,字厚甫,号芝弇、又作芝葊。清宗室,满洲正蓝旗人。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签分宗人府主事。曾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渊阁大
  • 五加五加(学名:)为五加科五加属的植物。灌木;掌状复叶,在长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小叶常为5枚;夏季开黄绿色花,伞形花序;黑色球形核果。五加主要产于中国的中部、东部、南部和西南部,生长于
  • 刘英振刘英振(韩语:유영진,1971年4月10日-)为韩国作词人及作曲家,亦为SM Entertainment御用作曲家,曾经为H.O.T.、S.E.S. (组合)、神话 (组合)、Fly to the Sky、BoA、东方神起、天上智喜
  • 南方猛犸南方猛犸(英语:Southern Mammoth ,学名:)是一种欧洲和中亚特有的、已经灭绝的猛犸象,生活在250万-150万年前的更新世。南方猛犸高约4米(13英尺),重达10吨,是最大的长鼻目动物之一,另外
  • 精英出击《精英出击》(英语:)是一部2019年美国动作片,罗斯·克拉克森和菲利普·马丁尼兹(英语:Philippe Martinez),斯蒂芬·西格尔主演。该片于2019年5月28日发行DVD。故事描述以杰克·亚历
  • 1961年柏林危机1961年柏林危机 (德语:Berlin-Krise)发生于1961年6月4日至11月9日,这是冷战中最后一次关于德国首都柏林及其邮政地位的重要政治军事事件。柏林危机始于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所有武装部队撤离柏林,包括西柏林的西方武装部队。这场危机最终导致该城市实际上与东德竖立了柏林墙分隔开来。 1961年柏林危机期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在二战结束前苏联占领东欧之后,一些居住在东欧集团新获得地区的人渴望苏联人离开。东欧人利用相对自由地进入西德的便利,前往西德申请移民。尽管具体数字饱
  • 奥斯特斯谢拉岩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诺斯特拉语系诺斯特拉语系是一个由Aharon Dogopolsky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系(或称为“总语系”、“超语系”),其中包括了许多欧亚大陆上的土著语言,如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以及南高加索语系。通常也包括北非和阿拉伯半岛的亚非语系,印度次大陆的达罗毗荼语系,此语系的具体构成因支持者而相异。诺斯特拉语系的共同祖先被称为原始诺斯特拉语。原始诺斯特拉语的使用年代约在距今1.7至1.4万年的晚归石器时代,距末次冰期的结束很近。:240诺斯特拉假说由语言学家Holger Pedersen于20世纪初提出。名称“诺
  • 油压马达油压马达(英语:Hydraulic motor)是一种将液压油的压力和流量转成扭力和角位移(转动)的机械致动器。油压马达相当于旋转的油压缸。观念上,油压马达应该可以转为油压泵,因为它们功能相反。就如同直流马达可以作为直流发电机。然而,多数的油压泵不可作为油压马达,因为它们不可反向驱动。而且,油压马达两端有特定的工作压力。油压的泵、马达以及油压缸可组合成油压驱动系统。油压泵和油压马达组成油压变速器。油压马达特性:相同的扭力输出时,体积较电动马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