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如兰(台湾话:Tēⁿ Jû-lân;1835年10月-1911年7月),字香谷,号芝田,是一位生于台湾新竹水田庄的地方仕绅。
他的父亲是淡水厅附生郑用锦,母亲是张枣娘;他是家里的第二个儿子。他的伯父是郑用锡,他的祖父是郑崇和,其家族为新竹北门郑氏家族。
有长子郑拱辰(1860-1923),次子郑神宝(螟蛉子)。历史学家郑钦仁(1936-)为其曾孙。
他的父亲在他幼年时即过世;此后,他由母亲独力抚养长大。他在成长过程中努力求学,并孝顺服侍母亲。
同治五年(1866年),他经当局考核批准后开始为母亲兴建节孝牌坊。
他曾受提学道丁日健拔擢而得以入泮,并在入泮后获选优等并成为补增广生;但是,他在参加数次秋季乡试后一直未能如愿考取。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七月,他因为办理团练事务有功,由增生授候选主事,赏戴花翎,后来又加道衔,旌表孝友。
日本政府入主台湾后,当局因其财力与声望而加以重视。
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郑如兰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他的元配是恩贡生陈缉熙的长女;她在十八岁时嫁予郑如兰。
郑如兰爱好吟咏诗词;他为北郭园诗社“吟社”创立者,并一生致力于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