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

✍ dations ◷ 2025-10-22 07:45:21 #欧陆哲学,形而上学,心灵哲学,政治哲学,自我,身份认同

他者,是由自我意识建立的意向,用于区分他人,有类似“非我族类”意味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哲学、政治学及社会学中,有着广泛的讨论。

在现象学中,他者(英语:the Other)或称建构出的他者(英语:the Constitutive Other)以别人与自己的差异来辨别其他的人类,是一个自我形象中累积性的构成因素。同时作为真实的一种确认。 因此,他者是自我、我们、同类人的相异及相反的概念。建构出的他者是人格(本质本性)及人(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是本质及个人身份(英语:personal identity)的表面特征之间的关系,它与相反但相关的自我特点对应。因为这些差异是在自我之内的内在差异。

他者拥有的特性,称为他性(英语:Otherness,或译他者性)。他性条件和质量是与一个人的社会认同有所差异,以及异于自我认同的状态.。在哲学中的“探讨”,他性定义及指出了他者的“谁人?”及“什么?”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区分并隔离自:事物的象征性秩序、真实(真确而不变)、美学(艺术、美丽、味道)、政治哲学、常规(英语:Norm (social))及社会认同、自我。因此,他性的条件是一个人对于该社会中社会常规的不一致性。同时他性是剥夺权利(英语:disenfranchisement)(政治排斥)的条件,由国家或者社会机构(例如:专业人士)作出,以相应的社会政治权力投资而得成。因此,他性的执行会将被标签为“他者”的人从社会的中央疏离,随而将他置于社会的边缘。

他者化(英语:Othering)是指标签及定义他人为一个次等人的化约性行动。它视某人作为属于社会下等类别的他者。他者化的行为将不切合社会群体的常规的人排除,这些常规也理解为是自我的一个版本。想似地,在人文地理学,他者化的行为意味着将他们由社会群体中排除并置换他们到社会的边缘,以致不再将主流的社会常规应用于他们,成为他者。

相关

  • 迦毗罗迦毘罗(Kapila),又译迦毗罗、迦维罗、加毘罗、劫比罗、迦毘梨等,是一个印度译名,可以指 :
  • 糖渍糖渍(英语:Sugaring),是一种食物保存法,常用于蔬果加工。作用原理是将食物加入大量的糖分,使食物呈现脱水状态,进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以达到食物长期保存的目的。
  • 印度宪法印度宪法为印度最高法律,是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中最长的成文宪法。其主要建构者是阿姆倍伽尔。宪法于1949年11月26日由制宪会议通过,1950年1月26日生效。自此印度自治领成为当
  • 普萨美提克三世普萨美提克三世(Psammetique III)是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他的执政期为前526年至前525年。我们对他的统治和生活所了解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
  • 电音三太子电音三太子是台湾兴起的一种表演次文化,为电音、本土次文化与传统民俗艺阵三太子的结合。电音三太子发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云林北港,一说是嘉义朴子。但可考据的是,在各地方的电
  • 词人诗人是创作诗歌的人,属于文学家一类。诗人创作的作品可以是纪事性的,描述人物或故事,如荷马的史诗;也可以是比喻性的,隐含多种解读的可能,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历
  • 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法语: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简称《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受到美国的
  • 文峰塔文峰塔是一种主要用于祈祷文运昌盛的塔,是一种中国南部及越南的传统建筑。又称文昌塔、文笔塔、文光塔、尚元塔、巽峰塔等。文峰塔是随着风水学说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建筑,与佛
  • 蓝尼·克罗维兹蓝纳德·艾伯特·“蓝尼”·克罗维兹(英语:Leonard Albert "Lenny" Kravitz,1964年5月26日-),以蓝尼·克罗维兹为人所知,美国创作歌手、多重器乐演奏者、唱片制作人及编曲家,曲风走
  • 中华职棒例行赛中华职棒至2019年已有30年例行赛球季中华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