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

✍ dations ◷ 2025-09-08 11:12:05 #吉野
吉野(よしの)是指过去日本大和国南部一带(现在的奈良县南部)的地名,广义的范围包括现在的吉野郡下的大淀町、下市町、吉野町、上北山村、川上村、黑泷村、下北山村、天川村、十津川村、野迫川村、东吉野村及五条市南部的西吉野町(日语:西吉野町)地区和大塔町(日语:大塔村 (奈良県))地区。狭义的范围则特别是指吉野山到大峰山之间的山区;在日文中“吉野”的名称具有适合狩猎的地方的意思,在日本的历史书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有记载应神天皇和雄略天皇在吉野狩猎的传统。在2004年,吉野和熊野三山、高野山一同以纪伊山地的圣地及朝圣路的名称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登记为世界遗产。吉野位在纪伊半岛中部、奈良盆地以南的纪伊山地(日语:紀伊山地)之内,此区域内有包括高地、盆地、山地的地形,面积达约2,500平方公里。吉野又可以分成口吉野和奥吉野,口吉野属于吉野川流域,吉野川离开山区进入和歌山县后即为纪之川,最终流入纪伊水道。奥吉野是大峰山以南,接邻熊野地区(三重县南部到和歌山县东南部之间)的大峰山脉(日语:大峰山脈)周边山区,此区域过去也称作大峰,在其中有由修验者开辟可通往熊野的道路;奥吉野属于十津川(日语:十津川)和北山川(日语:北山川)流域,这两条河川都是熊野川的支流,在汇入熊野川后注入熊野滩。吉野和熊野地区同是多雨地带,也是经常遭受台风侵袭的地方。此地是日本主要的林业地区,吉野杉(日语:吉野杉)和秋田杉(日语:天然秋田杉)、木曾桧(日语:木曽五木)被合称为日本三大美林。吉野也同时也是观赏樱花的著名景点,但是在吉野最常见到的樱花是山樱,而不是被冠上吉野地名的染井吉野樱。“吉野(吉野地方)”的范围依时代而有所不同,最初在7世纪以前的吉野原本指的是吉野川北岸与龙门山地(日语:竜門山地)之间的山谷平原,位于今天的大淀町和吉野町内;在特定的情况下,更可能是只有指吉野山及7世纪时天皇的离宫吉野宫(日语:吉野宮)的周边区域。不过之后吉野的范围逐渐往南方的山区扩大,到现在整个位于奈良县南部的吉野郡,包括已经自吉野郡并入五条市的西吉野町(日语:西吉野村)地区和大塔町(日语:大塔村 (奈良県))地区,都算是吉野的范围。吉野的地名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其中在叙述神武东征的过程时,在自熊野国前往大和国时写到了经过吉野。在日本书纪中也记载了历代天皇和贵族多次到吉野狩猎或游玩,或是皇族隐居于吉野,其中在约2世纪末的应神天皇时期首次出现了天皇离宫-吉野之宫;发生于7世纪的壬申之乱,大海人皇子最初就是隐居于吉野之宫,再从吉野起兵对抗大友皇子。此后在7世纪至8世纪期间的歌人包括柿本人麻吕、山部赤人、大伴旅人、大伴家持的作品中也大量出现关于吉野的作品。在当时吉野由于是天皇离宫所在地及度假地点,因此在8世纪时一度设立了特别地方行政机关-芳野监来管理此地。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日本的信仰是以崇拜大自然的古神道(日语:古神道)为主,在现在的川上村所发现的绳纹时代宫之平遗迹中就有发现可能是祭坛的环状石头结构。6世纪末推古天皇开始大力推广佛教,于是各地开始兴建佛教寺院,此时期之后吉野也开始出现多个寺院,吉野建于此时期的寺院包括:金峯山寺、荣山寺(日语:栄山寺)、大泽寺(日语:大澤寺)、世尊寺(日语:世尊寺 (奈良県大淀町))、龙门寺(日语:龍門寺跡);其中知名咒术师役小角在吉野的金峰山修行时,创立了藏王权现,并结合了佛教和日本传统的山岳信仰,开创修验道的信仰。平安时代后,或许是平安京的距离较远,天皇较少来到吉野,但在9世纪期间仍有清和天皇、宇多天皇来到吉野拜访各寺院的纪录。役小角开创的修验道在平安时代初期一度断绝,直到弘法大师空海的孙弟子圣保(日语:聖宝)来到大峯山修行后,再度兴起了修验道的信仰,从此吉野的金峯山开始聚集大量山岳信仰的宗教及信徒,并逐渐扩大发展到整个吉野的地区。11世纪时任左大臣的藤原道长来到金峯山参拜,带动皇族、贵族前来金峯山参拜的风潮,此后包括藤原齐信(日语:藤原斉信)、藤原赖通、藤原师通、白河上皇都有来到金峯山参拜的纪录。镰仓时代末期,后醍醐天皇企图推翻镰仓幕府引起元弘之乱,其子护良亲王即在吉野发兵对抗幕府,并在吉野城(日语:吉野城)抵抗幕府军;后醍醐天皇在瓦解镰仓幕府后实施建武新政,引起武士阶层的不满,导致延元之乱的发生,后醍醐天皇战败后携带三神器逃至吉野,重新建立朝廷,成为南朝,与新成立的室町幕府所拥立的北朝对抗,使得日本进入南北朝时代,吉野也因此曾短暂成为南朝的首都;1392年南北朝统一后,仍有部分南朝遗臣持续留在吉野山区中继续与室町幕府对抗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期支配伊势国的北畠晴具企图进军大和国,因此先控制了吉野,并在此区域与大和国的筒井氏(日语:筒井氏)、越智氏(日语:越智氏 (大和国))、十市氏、久世氏(日语:久世氏)发生多次战争。江户时代后,此区域被划为幕府直属的天领,并在1795年由位于西北侧宇智郡的五条代官所负责管理。进入吉野的铁路交通以近畿日本铁道的吉野线为主,可在奈良县中部橿原市内经橿原线、大阪线、南大阪线转乘;西日本旅客铁道的和歌山线仅可抵达吉野西北部的五条地区。

相关

  •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卡尔·保罗·雷茵霍尔德·尼布尔(英语:Karl Paul Reinhold Niebuhr,1892年6月21日-1971年6月1日),是一位美国神学家。他最出名的工作是试图将基督信仰和现代政治外交联系起来。他
  • 拇趾外翻拇趾滑液囊炎(Bunion),也称为拇囊炎或拇趾外翻(Hallux valgus),是描述大拇趾和脚之间跖趾关节(英语: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s)的异常变形。大拇趾常常会往另外四个脚趾的方向倾斜,
  • 威廉·韦伯威廉·爱德华·韦伯(德语:Wilhelm Eduard Weber,1804年10月24日-1891年6月23日),德国物理学家,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韦伯”(缩写:Wb)是以威廉·韦
  • 地屈孕酮地屈孕酮(英语:Dydrogesterone,商品名为Duphaston等)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包括妊娠期的习惯性流产,黄体期缺陷(LPD)造成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不孕,经痛,子宫内膜异
  • 丈及仞,为东亚尺贯法长度单位。中国市制定1尺(市尺)=(1/3)米,1丈(市丈)约等于3.33米。日本尺贯法定1尺=(10/33)米,1丈约等于3.03米;台湾的“台丈”亦沿用。米(m) · 尧米(Ym) · 泽米(Zm) ·
  • β射线β粒子(英语:Beta particle),又译贝塔粒子或贝他粒子,指的是当放射性物质发生β衰变,所释出的高能量电子或正电子。β衰变有两种:β−衰变与β+ 衰变。β−衰变会产生电子,而β+ 衰
  • 北狄是中国春秋时期,周朝诸侯国对居于漠以南的北方人群称呼,传说北狄是源出黄帝的孙子始均,实际上是晚商时从华夏分裂出来的部族。与东夷、西戎及南蛮,合称四夷。春秋时,北狄分为
  • 硬骨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
  • 按蚊见内文疟蚊属(学名:Anopheles),别称按蚊或马拉利亚蚊,是蚊科(Culicidae)下的一属,成虫的特征是翅膀大多数有斑,停留时身体与停留面保持一角度。其中有30—40种是疟原虫属生物的寄主,会
  • 脑痫癫痫症(英语:Epilepsy),是一种神经性疾患(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s),特征为反复地癫痫发作,即为重复发作或长或短的严重抽搐症状,可能会造成物理性伤害,甚至骨折。癫痫症的定义是,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