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女性主义

✍ dations ◷ 2025-10-23 21:59:39 #女性主义与历史,女性历史,美国历史 (1964年-1980年),女性权利

第二波女性主义(英语:Second-wave feminism)是女性主义者的一场社会运动,最早开始于1960年代初的美国,最终波及至整个西方世界和其他地区。尽管社会运动持续到1980年代初,但是该波思潮后来在世界持续造成种种影响,影响包括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内容包括争取性别平等、生育权、堕胎、避孕、离婚、女性的工作权利等,也让社会开始关注家庭暴力及婚内强奸等社会议题。

第二波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有Camille Paglia,Germaine Greer。

第二波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Germaine Greer拒绝承认做了“性别手术的男人”是“女人”,而称其为“变性女人”。这让她遭受到了大批跨性别主义者的攻击和抗议。她还指出“变性女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所以药企在跨性别运动中获益颇丰资本,在这场LGBT权利运动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

  • 口腔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牙医学(法语:Dentisterie; 英语:Dentistr
  • 瘟病毒边界病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 古典猪瘟病毒瘟疫病毒属(Pestivirus)是黄病毒科的一个属。瘟疫病毒属的病毒主要感染哺乳动物,包括牛科和猪科的动物。瘟疫病
  • 早发性射精早发性射精(英文:Premature ejaculation)俗称早泄,是指进行性行为时男性射精过早,医学上指是阴茎于插入阴道(阴道内射精延迟时间)或肛门一分半钟内射精。现在更多医生愿意从女性角
  • 人本主义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结构 / ECOD磷酸果糖激酶2(英语:Phosphofructokinase-2;PFK2;EC 2.7.1.105)是一种生物体内双重功能酶,在某些细胞作用,扮演调节血液葡萄糖浓度的角色。磷酸果糖激酶-2与果糖二磷酸
  • 威廉·普奈尔威廉·雷诺兹·普奈尔(英语:William Reynolds Purnell,1886年9月6日-1955年3月3日)是美国海军少将,曾在一战和二战期间服役。他1908年自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在一战中指挥过若干驱逐舰
  • 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定(英语:Munich Agreement;捷克语:Mnichovská zrada;德语:Münchner Abkommen;1938年9月29日─9月30日)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首相)、达拉第(总理)、
  • 美国妇女选举权美国妇女选举权,是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间在各州逐步实现,并因1920年通过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而达到最高潮,其中规定了一段话:“美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性别因素而被联邦或
  • 里耶镇里耶镇位于湖南省龙山县南部的酉水之滨。2002年6月在里耶镇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古城、古井,并出土了36000余枚秦朝竹简(里耶秦简)。此古城是战国时楚国抵御秦兵的城堡。其中一枚写
  • 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啤酒节是亚洲最大的啤酒节,与捷克啤酒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日本札幌啤酒节一同并列为全球四大啤酒节,始于1991年。每年八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始,为时16天,将青岛夏季旅游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