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女性主义

✍ dations ◷ 2025-09-07 01:34:43 #女性主义与历史,女性历史,美国历史 (1964年-1980年),女性权利

第二波女性主义(英语:Second-wave feminism)是女性主义者的一场社会运动,最早开始于1960年代初的美国,最终波及至整个西方世界和其他地区。尽管社会运动持续到1980年代初,但是该波思潮后来在世界持续造成种种影响,影响包括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内容包括争取性别平等、生育权、堕胎、避孕、离婚、女性的工作权利等,也让社会开始关注家庭暴力及婚内强奸等社会议题。

第二波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有Camille Paglia,Germaine Greer。

第二波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Germaine Greer拒绝承认做了“性别手术的男人”是“女人”,而称其为“变性女人”。这让她遭受到了大批跨性别主义者的攻击和抗议。她还指出“变性女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维持,所以药企在跨性别运动中获益颇丰资本,在这场LGBT权利运动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

  • 退伍军人菌嗜肺军团菌是一种有鞭毛,革兰氏阴性,军团菌属多形态性的短小球杆菌。嗜肺军团菌是一种原发的人类病原体,会引发军团病。嗜肺军团菌不抗酸,无孢子,无荚膜,类似于杆菌。不能分解明胶
  • 顶复门见内文顶复门(学名:Apicomplexa,亦作Apicomplexia)是原生真核生物之下一个寄生囊泡虫的门,是一个物种分类众多的大类。其中大部分含有独特的四层膜细胞器顶质体,属于色素体的一种,
  • SIRT1n/an/an/an/an/an/an/an/an/an/aSIRT1(英语:Sirtuin 1),也被称为 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Sirtuin-1(英语:NAD-dependent deacetylase sirtuin-1),是人类基因组中由SIRT1基因编码的蛋白
  • 里根经济学里根经济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经济政策,这些促进经济成长政策通常与供给面学派有关,也被称为涓滴效应学(不进行财富再分配,而是反过来使有钱人更富有,大企业
  • 核糖醇核糖醇(Ribitol)是一种从核糖还原得到的晶状戊糖醇。它是维生素B2和磷壁酸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天然存在于春侧金盏花中,还有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具体地,作为核糖醇磷酸盐,在磷
  • 威廉·贝利斯威廉·贝利斯爵士(英语:Sir William Bayliss,1860年5月2日-1924年8月27日),英国生理学家。他以揭示分泌素的作用机理而知名,此外还研究了酶的机理、心电图的原理以及血管的收缩扩张
  • 紫色经济紫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产业和服务的潜在文化价值。“紫色经济旨在在经济中融入文化因素,它通过适应全球化中的人文多样性和依托文化元素来实现产
  •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捷克语:Československá republika)指的是在1918年到1938年期间,存在于东欧的一个共和国。与其他东欧国家相比,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一直是东欧最为民主,工业化
  • 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大学,是民国时期将数所北平(今北京市)附近的高等学校合并而成的大学,并非北京大学。1927年,北洋政府因为连年军阀混战,国库空虚,且因为各大学科系重复设置,资源重复浪费,下令
  • 汝阳县坐标:34°09′12″N 112°27′55″E / 34.153336°N 112.465204°E / 34.153336; 112.465204汝阳县,原称伊阳县,位于中国河南省中西部,是洛阳市东南部下辖的一个县。2003年人口4